新疆石人

新疆石人

漢、唐雕刻。在今新疆阿勒泰地區的阿勒泰、富蘊、青河等縣,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伊犁地區的昭蘇、蔡布查爾等縣以及巴里坤、伊吾、烏魯木齊縣柴窩堡等地。是墓前石雕人像立像,一般高2米左右, 大多面向東方,臉型寬圓,蓄八字鬍須,身著翻領大衣,腰束帶,佩劍或短刀,腰間懸掛飾物,往往左手扶劍柄,右手舉杯至胸前。有的有髮辮, 有的身體上刻有古代少數民族文字。 均是利用石材簡單加工,形象用大輪廓表現,一般沒有細部刻畫,形體呈粗大的扁平形,古樸,威嚴,與內地的漢代石人雕刻在形式上有某些相似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石人
  • 年代:漢、唐時期
  • 位置新疆阿勒泰地區
  • 發現時間:1927年
簡介,相關研究,歷史發展,

簡介

2005年夏天,一件特殊的文物被人們從野外運到新疆博物館。對於眼前這尊高2.85米的石人,負責驗收的博物館考古部主任——王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作為一位在新疆從事了近三十年考古工作的專家,王博認為,這尊發現於博爾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溫泉縣阿爾卡特墓地的石人,生動反映了自公元6世紀起活躍在北疆草原、尚武好戰的西突厥貴族武士的形象。
根據王博的調查,在新疆遼闊的土地上,分布著大小兩百多座石人,其中,數量最多,年代距離人們最近的,就是類似阿爾卡特石人這樣雕刻成武士形象的突厥石人。
沿著新疆阿爾泰山北行,在喀納斯風景區一個叫阿貢蓋提草原的地方,矗立著十幾座形態各異,雕刻或精美或粗獷的石人。他們默默而立,見證了橫跨新疆的亞歐大草原幾千年來的風雲變幻。
實際上,除了新疆的天山以北、阿爾泰山以南的廣闊地區,向東與之相連的蒙古國、南西伯利亞草原,以及中國內蒙古部分地區,向西穿越中亞腹地,一直到裏海和黑海沿岸,都存在著石人。他們沒有國界的區分,成為北方草原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相關研究

由於現在生活在石人地區的民族,無論是哈薩克、維吾爾,還是蒙古族都沒有立石人的習俗。因此,專家一致認為,石人的族屬,必須到古代民族中去尋找。在中國北方草原,曾先後生活過塞人、匈奴、突厥、回鶻、蒙古等遊牧民族,這些民族長期處在頻繁的遷徙和戰爭之中。
新疆石人新疆石人
其實,新疆石人的存在,很早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1927年,由中瑞科學家共同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團,在新疆烏魯木齊柴窩堡附近發現了石人,並發表了照片。60年後,全疆文物普查期間,考古工作者在伊犁、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阿勒泰地區也都發現了不少石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面向東方太陽升起的方位而立,身後一般會有形制各異的石制古墓。出於研究和保護的需要,這些石人大部分被保存到了新疆各地的博物館。
由於沒有直接的證據,鑑定石人身份的問題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在野外尋找考古證據的同時,專家們也把目光投入到歷史資料當中。“表木為塋,立屋其中,圖畫死者形儀及其生時所經戰陣之狀”,這是中國古代史籍中,關於尚武好戰的突厥人的一段生動敘述。但是,就是這段不長的文字,謎倒了新疆眾多的文物考古專家。
中國西北地區考古學的奠基人黃文弼先生,就推測認為:突厥人死後,一般葬於方形石棺墓之內。不僅在墓前樹立木雕像或石雕像作為紀年標誌,還要在石棺範圍內,建築一個木結構的祭堂,圖畫死者的形象和他生前所經歷的戰爭狀態。因為歷史久遠,大多數木結構祭堂已經消失,只剩下石棺裸露於野。還有這些石人,一如既往地守候在墓前。對於這種流傳很廣的觀點,王博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如果把文獻資料中的“圖畫”理解為“雕刻”,更符合草原石人的現狀。
在《周書·突厥傳》中,也有突厥人死後,要“於墓所立石建標”的文字記載,這說明古代突厥人就有在墓地立石的風俗,再加上,目前所發現的突厥石人身後,大多有墓地存在,這樣聯繫起來是否可以推斷為,墓地所立石人,刻畫的正是墓主人自己的光輝形象呢?
保存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博物館裡的這幾尊石像,一直被認為是比較典型的突厥石人,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右手持杯,左手握劍,石人之所以握劍,很可能就是因為突厥人有尚武的風俗,而它另一隻手托著一個杯子,則是一種權利的象徵。王博認為:刻畫石人的意義,大概是認為它具有通靈的作用,即使人死之後,他的靈魂也會依附在石人身上,只要石人不倒,他的靈魂就不會消失。
王博一直在進行著一項艱苦的工作:就是把所有新疆境內發現的草原石人,進行類型學劃分、比對,從而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他發現:草原石人上雕刻的人像,遠遠不止突厥武士這一種類型。這尊不知被何人停放在樹林裡的黑石頭人像,雕刻的就根本不是武士,它的選材也十分特殊,似乎來自更遠古的時代。
新疆石人新疆石人
站在新疆阿勒泰市切木爾切克鄉的一處典型墓葬前,人們一定會有相同的發現:五尊立於墓東面、由黑色岩石雕成的石人,都不是常見的武士造型。石人的臉廓和眼睛,大都呈圓形,面頰上還刻有三角狀飾紋,其中一尊,經過考證,王博判定它還是一個女性石人。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考古學家已經注意到石人身後的這個墓地。在這裡出土的文物里,有一類陶罐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這種陶罐呈橄欖形,上面雕刻著水波樣的弧線紋,經過比較,他們認為陶罐屬於一種叫卡拉蘇克文化的範疇。卡拉蘇克文化大約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而突厥人生活於隋唐時代,它們至少有上千年的差距。這個發現,打破了新疆石人即突厥武士石人的論斷,無形之中,也印證了王博關於石人斷代的猜想。
1976年春天,考古工作者在尼勒克縣的奴拉賽古銅礦坑遺址內,發現了一塊白冰銅錠。經測定,距今竟有3000年的歷史。隨後,伊犁地區陸續出土了一批青銅器,經與奴拉賽銅礦發現的白冰銅錠比較,它們都是由媽奴賽出產的礦石冶煉而成,由此也證明,新疆青銅時期的年代上限,大約是公元前2000年,它與中原地區的青銅時代相比,幾乎出在同一時期,也就是中國古代王朝中的商代。
在中國早期古籍《莊子·逍遙遊》當中,記述有一極北之國被稱為“窮髮國”,同時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其著作《歷史》中說,阿爾泰山下居住著一種“禿頭人”、“禿頭”、“窮髮”很可能就是指某個民族不留髮辮的習俗,意思相近,不謀而合。
而這些黑石頭石人的典型特點,就是圓形的頭頂上沒有任何髮飾,希羅多德的著作中還說:禿頭人長著“獅子鼻和巨大的下齶”,這種蒙古人中的臉型恰恰在這些石人身上表現得非常突出。有意思的是,希羅多德說禿頭人在山中看守著黃金,而阿爾泰山的確自古以來就有金礦。當然,中外古籍對新疆青銅時代的居民稱謂多種多樣,把新疆早期石人都歸結為所謂“禿頭人”的遺留物,是否過於簡單呢?
新疆石人新疆石人
在西方史料中,曾把亞歐草原的一些早期遊牧部落稱作斯基泰人,國內部分學者認為,這正是中國先秦史料中提到的塞人。1981年在新疆新源縣鞏乃斯河南岸墓葬出土的這件銅武士,經考證,就是古代塞人的一個分支——尖頂塞人的遺存。銅武士最明顯的特徵之一是深目高鼻,具有某些歐羅巴人種的特點,這似乎說明塞人和禿頭人並不是一個民族。
其實塞人也好,禿頭人也罷,作為新疆的古代先民們,他們都已經創造了歷史,都曾在這遼闊的大草原上創造了絢爛的草原文化。想通了這一點,眼前的石人仿佛又都有了生命,仿佛在冥冥之中保護著繼續生活在這裡的後人們。具有靈魂保護含義的草原石人,出現的根源,實際上就是對石頭本身的崇拜。或許正是這個原因,石人身後的墓葬一般也是用石碓壘砌而成。在這些石碓的周圍,還可以看到半隱半現的散石,其實他們是圍繞著石碓的同心圓,圓圈和石碓由放射狀的線條連線,它們構成的圖形只有站至高點上才能看得清楚。
在某些墓地上,可能和石人並排或單獨存在著一種奇特的石柱。今天,出於保護的需要,它們大多被收藏在博物館裡,石柱上雕刻的基本都是鹿形圖案,因此就被叫做鹿石。鹿石上的鹿群具有抽象化的美感,更為奇特的是,所有的鹿嘴都被拉成細長的鳥喙,這種鹿身鳥喙的造型為神靈安上了翅膀。學術界認為,鹿石和石人可能屬於同一個時代,但相對來說,鹿石要早於石人出現,而且很可能就是石人的前身。
有一種被稱為非典型的鹿石,因為石柱上只有一些抽象的符號,上面是三道斜線,中間是一個小圓圈,下面是一把劍。是否可以這樣理解,斜線意味著五官或者人臉,小圓圈則是脖子上的項鍊,而劍代表的部位正是下半身,這三部分代表的恰好是一個抽象的人體。
薩滿教是一種以祖先崇拜為主的原始多神教。在中國,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許多古代民族都曾經信仰過薩滿教。薩滿教相信萬物有靈,崇拜自然,最突出的特點是對祖先的崇拜。他們相信人死了以後靈魂不滅,祖先們雖然已經去世,但他們的靈魂始終和活著的人在一起。新疆草原石人和鹿石,就是薩滿教的一種表現形式。
但是,也有人認為,那些高大的鹿石、石人,都是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徵。從新疆草原墓地石人的演變也可以看出,在青銅時代,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對男女始祖的崇拜是並存的,而到了隋唐以後,就再也看不到女性石人了,突厥人雕刻的武士型石人當中,就沒有發現一尊女性石人。就這樣,原始的生殖崇拜,開始逐漸演化為祖先崇拜。
不管怎樣,正是這些石人,作為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偶像,給予了草原民族精神的力量,並目睹著他們走上歷史的舞台,再從歷史的舞台中慢慢消逝。

歷史發展

石人,主要指墓地石人,是典型的山地草原民族文化現象之一,廣泛分布於亞歐草原。目前新疆已發現了200多尊石人,主要分布於阿爾泰山、天山、準噶爾西部山地的10個地、州、市境內。這些形態各異的石人,是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產物。
新疆是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古代世界東西方眾多部落、族群的遷徙和交往活動都在這裡留下了印跡,使新疆成為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
中國先秦時期的史書中,將當時新疆的古代部落或民族群體稱為西戎。西漢的司馬遷在《史記》中稱古代新疆一帶為西域。漢代,活躍在西域的古代民族主要有塞人、月氏、烏孫、羌人、匈奴和漢人。
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遷徙往來頻繁,又有許多民族進入了西域地區,如柔然、高車、嚈噠、吐谷渾等。這一時期,為躲避戰亂,不少漢族人遷入河西,又輾轉到西域。他們和漢代屯田士卒的後裔匯聚在今吐魯番地區,先後建立了闞氏、張氏、麴氏政權。
隋唐時期,突厥、吐蕃等民族對西域的歷史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突厥是繼匈奴、鮮卑、柔然之後,活動在我國北方草原的又一個古代遊牧部族。從公元6世紀中葉突厥首領土門自稱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政權,逐漸形成以漠北為中心的地域遼闊的突厥汗國,到9世紀中葉突厥汗國滅亡,前後歷時約280餘年。它對我國北方和西域產生過巨大影響。
公元840年,大批回鶻人進入西域,使西域民族分布的格局發生了根本變化。回鶻,原稱回紇,是鐵勒諸部之一。最初活動在蒙古色楞格勒河和鄂爾渾河流域,後遷居土拉河北。公元744年,發展壯大了的回鶻於漠北建立回鶻汗國。隨著回鶻汗國的崩潰,一部分回鶻人向西遷徙。其中一支遷到今吉木薩爾和吐魯番地區,建立高昌回鶻政權;還有一支前往中亞草原,與噶邏祿、樣磨等當地操突厥語諸族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受其影響,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圍地區於9世紀末至10世紀初,開始了回鶻化的進程。
阿勒泰地區是中國草原墓地石人最豐富的地區,已發現80餘尊石人。經考古研究, 阿勒泰地區在青銅時代已出現了墓地石人。這些石人有的只注重表現臉面器官,有的不僅雕刻出了臉面也雕刻出了手臂。據目前的研究情況看,阿勒泰地區青銅時代石人與中國歷史上記載的“鬼國”人的文化聯繫密切。
鬼國由若干個小國或者是部落組成,其中“獨目人”和“窮髮人”就屬於鬼國人的兩個附屬國,或者是兩個部落。據《山海經》記載,鬼國人的特徵是:人的面部長一隻眼睛,眼睛居於面部中央。而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歷史》一書中也有關於獨目人的記載。有關學者認為,這裡所說的“獨目”,很有可能是一種面具,說明該部落的人有戴面具的習俗,或者是以獨眼面具作為該部落的圖騰。類似這樣的面具,在博爾塔拉和伊犁都曾出土過。
阿勒泰地區也發現了鐵器時代的墓地石人。石人僅雕刻出了臉面,皆立於墓葬的東邊,面向東。其中男性石人居左,女性石人居右。從文化溯源上看,有的學者提出這一時期的石人屬於狄人文化系列,可以視為丁零人一支的文化現象。丁零、敕勒、鐵勒,都是同一突厥語名稱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漢語譯名。也有學者認為這是呼揭人文化的遺存。呼揭是戰國至漢朝時期活動在西北草原上的一個遊牧部族。
公元6世紀中葉至9世紀,是草原石人的興盛時期,分布比較廣,這一時期的石人大多是具有寫實效果的武士型石人。之所以稱他們為武士型石人,是因為這類石人的腰帶上都掛著佩劍和短刀,右臂上屈,手裡拿著杯子,有的拿著罐子,左手撫劍或握刀,一副凜然威武的英雄氣概。此外,他們穿的衣服也較為講究,身著的長袍明顯地雕刻出了雙翻領或單翻領,面部雕刻也更具肖像化,大都佩戴耳環,從鼻子、眼睛、嘴的塑造來看,武士型石人有著較明顯的個體形象特徵。經學者考證,這些石人屬於突厥石人,是突厥汗國留在草原上的歷史見證。
突厥退出歷史舞台之後,石人文化開始急速衰退。隨著伊斯蘭教在草原的廣泛傳播,石人便徹底消失了,這個時間的下限大約在公元11世紀。
在石人存在的上下2000年中,草原上的民族頻繁發生戰爭並不斷地遷徙和融合。草原石人在千百年風雨的洗禮中見證著曾在這裡繁衍生息的民族的歷史,向今人講述著草原部族的光輝歲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