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位於新疆尉犁縣荒漠中,是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的焉耆鎮所屬的軍事設施,證實了唐王朝對西域的有效統治。

2021年3月26日,入選“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 地理位置:新疆尉犁縣荒漠中
  • 所處時代:唐代
  • 所獲榮譽:入選“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 發掘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遺址介紹,重要遺蹟,出土文物,歷史價值,所獲榮譽,

遺址介紹

新疆尉犁克悼鴉酷故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初步推斷是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焉耆鎮下設軍事設施。考古工作基本搞清了烽燧遺址結構,出土大量珍貴文書、木牘等文獻材料,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學諸多方面內容,詳細記錄了孔雀河沿線的各級軍事設施名稱。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2019至202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300平方米,取得重大收穫。這也是國內首次對唐代烽燧遺址進行的主動性考古發掘,系統地揭露了遺址全貌,明確其為唐代“沙堆烽”故址。考古成果先後入選2019年度“考古中國”絲綢之路重大項目成果和“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位於新疆尉犁縣東南90公里處的荒漠無人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2019年至202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300平方米,取得重大收穫。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平面圖

重要遺蹟

烽燧修築於孔雀河北岸的一處橢圓形紅柳沙堆上,是由烽燧本體、居住房屋等建築構成的一處軍事設施。紅柳沙堆東西長60米、南北最寬35米、高9.8米,古環境研究表明,沙堆最後形成時間約為魏晉時期。
以沙堆為中心,清理烽燧本體、房屋、土埂、拳滲整踏步、水塘、木柵欄、灰堆等遺蹟12處。烽燧築於沙堆頂部東側,平面呈方形,立面呈梯形,下底邊長9.4米、現殘高約5.6米,東、北兩側因風蝕坍塌嚴重。烽燧由三層或四層土坯夾一層蘆葦草,中部夾放胡楊栣木壘砌而成。在沙堆頂部西側,以“減地法”掏挖修築三間房屋,面積約80平方米,屋內有涼炕、灶、柱洞等遺蹟,牆內壁抹草拌泥皮和白灰面。沙堆南坡下偏西部有一道人為堆積的土埂。南坡中部沿斜坡走勢修建有上下沙堆的踏步,現尚存外側護欄。
在烽燧南側的沙堆下,有一道南北向木柵欄,可能為牲畜圈的一道牆。在沙堆西南十餘米,發現一處呈不規則圓形的水塘,水源為地下淡水,水面距現地表5.5米。在塘內淤泥層中出土有陶片、石塊及灰燼。在沙堆四周半坡上發現了六處灰堆遺蹟,其中五處灰堆為各類生活垃圾的堆積,一處為烽燧風蝕坍塌後,烽燧頂部“突灶”垮塌後形成的堆積。倒塌“突灶”堆積中發現未燃盡的“積薪”——蘆葦束、紅柳桿等。
通過全面發掘,基本明確了烽燧各區域布局結構,烽燧築於地勢高敞的紅柳沙堆上,沙堆頂部為將士戍守和起居場所,下部為經年累月形成的生活垃圾堆積和牲畜活動區域。烽燧及房屋建築等就地取材,並採用當地傳統的構築方式,顯示了因地制宜的特點。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南立面(南至北)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俯視(上為北)
烽燧修築於孔雀河北岸的一處橢圓形紅柳沙堆上,是由烽燧本體、居住房屋等建築構成的一處軍事設施。紅柳沙堆東西長60米、南北最寬35米、高9.8米,古環境研究表明,沙堆最後形成時間約為魏晉時期。
以沙堆為中心,清理烽燧本體、房屋、土埂、踏步、水塘、木臘煮雄束柵欄、灰堆等遺蹟12處。烽燧築於沙堆頂部東側,平面呈方形,立面呈梯形,下底邊長9.4米、現殘高約5.6米,東、北兩側因風蝕坍塌嚴重。烽燧由三層或四層土坯夾一層蘆葦草,中部夾放胡楊栣木壘砌而成。在沙堆頂部西側,以“減地法”掏挖修築三間房屋,面積約80平方米,屋內有涼炕、灶、柱洞等遺蹟,牆內壁抹草拌泥皮和白灰面。沙堆南坡下偏西部有一道人為堆積的土艱甩埂。南坡中部沿斜坡走勢修建有上下沙堆的踏步,現尚存外側護欄。
在烽燧南側的沙堆下符喇櫻,有一道南北向木柵欄,可能為牲畜圈的一道牆。在沙堆西南十餘米,發現一處呈不規則圓形的水塘,水源為地下淡水,水面距現地表5.5米。在塘內淤泥層中出土有陶片、石塊及灰燼。在沙堆四周半坡上發現了六處灰堆遺蹟,其中五處灰堆為各類生活垃圾的堆積,一處為烽燧風蝕坍塌後,烽燧頂部“突灶”垮塌後形成的堆積。倒塌“突灶”堆積中發現未燃盡的“積薪”——蘆葦束、紅柳桿等。
通過全面發掘,基本明確了烽燧各區域布局結構,烽燧築於地勢高敞的紅柳沙堆上,沙堆頂部為將士戍守和起居場所,下部為經年累月形成的生活垃圾堆積和牲畜活動區域。烽燧及房屋建築等就地取材,並採用當地傳統的構築方式,顯抹院道示了因地制宜的特點。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水塘(東北至西南)

出土文物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沙堆烽燧考古隊領隊胡興軍說:“該遺址累計清理出土各類文物1450餘件(組),均為戍邊將士放格熱日常生活、工作實用器物。”文物中有木質的杯、碗、筷、勺,陶質的缸、罐、碗、碟,染織衣服、麻鞋,武器裝備弓、箭、鎧甲,以及上傳下達的公文信函等。其中以883件文書(紙文書758、木簡119、帛書4、刻辭2)最為引人注目,這不僅是國內遺址考古出土數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書資料,也是首次發現的唐代漢文木簡實物標本。
文書所記錄內容豐富,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法律、交通、社會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諸多內容均為首次發現,具有極高的史料研究價值。如文學作品《遊仙窟》為國內現存最早且唯一實物標本,《韓朋賦》《孝經》《千字文》等文書豐富了相關版本。書信、勛告、借貸、佛經、祿命書等文書是還原唐代社會生活的鮮活素材。軍事文書數量最多,有上級傳達的時局戰報、下發的軍情命令,基層上報的日常巡查記錄、將士的換防升遷、武器資裝的報廢申領、軍糧的收支賬目、戰馬的病疫處理等。記載“計會交牌”“平安火”“都游弈”巡檢制度的木簡實物更為國內首次出土,彌補了唐代軍事文獻記錄不詳的缺憾。各類文書包羅萬象,內容極其豐富,大自典章制度、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活動,小到私人生活的瑣事均有涉獵,可以說發掘到了一座全面反映唐代邊防生活、邊疆治理的檔案館。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貝飾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毛筆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鎧甲殘片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獸夾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銅花押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帶有墨書的絹片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文書 開元四年八月四日牒下界內所由為加遠番探侯防備等事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木簡
灰堆中還出土有大量動植物標本,目前已發現40餘種植物,如水稻、青稞、大麥、小麥、粟、黍、黑豆、豌豆等糧食作物;桃、杏、棗、蔥、甜瓜、西梅、亞麻等園藝作物;苜蓿、草木犀等飼草和雜草。
動物標本初步鑑定有馬鹿、黃羊、野豬、野兔、馬、牛、羊、驢、狗、雞、駱駝、天鵝、魚等,以野生動物骨骼為主。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骨鳴鏑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骨骰子
多學科分析研究顯示,文書紙張多為麻紙,少量為皮紙,均用松煙墨書寫;織物染色使用茜草、黃檗、靛藍等天然植物或礦物染料;銅器材質有鉛錫青銅和黃銅兩種,且青銅均為鑄造成型,黃銅為熱鍛製品;鐵器包括碳鋼和熟鐵;殘留物分析,在葫蘆器物片上發現有丁香酸成分,結合遺址文書中“蒲陶酒”的記載,證明葡萄酒的存在;糞便樣品經過GC-MS檢測其甾醇構成,確定在灰堆中既有人和狗的糞便,也有暫時無法明確種屬的食草類動物的糞便。

歷史價值

這是國內首次對唐代烽燧遺址進行的主動性考古發掘,系統揭露遺址全貌,明確烽燧為唐代“沙堆烽”故址,為邊塞軍事建置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實物資料。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證實了唐王朝對西域的有效統治,填補了歷史文獻關於唐代軍鎮防禦體系記載的空白,為了解唐代邊塞生活和軍事管理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實證了唐王朝對西域的有效管治和各民族對中央政府的認同。
在新疆修築烽燧是中央政府管理西域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萬里長城向西的延續,是家國天下的邊陲記憶。在維護絲路交通暢達、保障國家統一和西域社會穩定等方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唐代中央政府對西域的管理大為加強,先後設立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統轄天山南北。以克亞克庫都克烽燧為代表的眾多軍事設施的修築,構成了安西四鎮完備的鎮防體系,保證了唐代中央政府對西域的有效管轄和治理。
考古發掘首次揭露了唐代沙堆烽遺址的全貌,為我們了解唐代戍邊生活,認識羈縻府州政治管理體制,研究古代軍事制度,特別是邊塞烽堠機構的運行等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新發現掩耳守捉、焉耆守捉、榆林鎮、通海鎮、麻澤鎮、臨河烽、馬鋪烽、橫嶺烽、慳泉谷鋪、豬泉谷鋪、蘇累鋪等軍事機構及樓蘭路、麻澤賊路、焉耆路等防禦線路,這些軍事機構及線路均不見於任何記載,填補了歷史文獻關於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焉耆鎮軍鎮防禦體系記載的空白。樓蘭路、麻澤賊路等路線的發現,對樓蘭地區古代交通和絲綢之路的變遷也提供了新的資料。在遺址中還出土有用焉耆文書寫的紙文書和木簡,說明不但有來自中原的漢兵,也有當地蕃兵蕃將參與烽燧戍守,體現出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對中華文化的深刻認同,共同參與西域開發建設,保衛祖國家園的歷史事實。

所獲榮譽

2021年2月25日,入圍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名單。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2021年3月26日,入選“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名單。
2022年3月31日,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以沙堆為中心,清理烽燧本體、房屋、土埂、踏步、水塘、木柵欄、灰堆等遺蹟12處。烽燧築於沙堆頂部東側,平面呈方形,立面呈梯形,下底邊長9.4米、現殘高約5.6米,東、北兩側因風蝕坍塌嚴重。烽燧由三層或四層土坯夾一層蘆葦草,中部夾放胡楊栣木壘砌而成。在沙堆頂部西側,以“減地法”掏挖修築三間房屋,面積約80平方米,屋內有涼炕、灶、柱洞等遺蹟,牆內壁抹草拌泥皮和白灰面。沙堆南坡下偏西部有一道人為堆積的土埂。南坡中部沿斜坡走勢修建有上下沙堆的踏步,現尚存外側護欄。
在烽燧南側的沙堆下,有一道南北向木柵欄,可能為牲畜圈的一道牆。在沙堆西南十餘米,發現一處呈不規則圓形的水塘,水源為地下淡水,水面距現地表5.5米。在塘內淤泥層中出土有陶片、石塊及灰燼。在沙堆四周半坡上發現了六處灰堆遺蹟,其中五處灰堆為各類生活垃圾的堆積,一處為烽燧風蝕坍塌後,烽燧頂部“突灶”垮塌後形成的堆積。倒塌“突灶”堆積中發現未燃盡的“積薪”——蘆葦束、紅柳桿等。
通過全面發掘,基本明確了烽燧各區域布局結構,烽燧築於地勢高敞的紅柳沙堆上,沙堆頂部為將士戍守和起居場所,下部為經年累月形成的生活垃圾堆積和牲畜活動區域。烽燧及房屋建築等就地取材,並採用當地傳統的構築方式,顯示了因地制宜的特點。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水塘(東北至西南)

出土文物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沙堆烽燧考古隊領隊胡興軍說:“該遺址累計清理出土各類文物1450餘件(組),均為戍邊將士日常生活、工作實用器物。”文物中有木質的杯、碗、筷、勺,陶質的缸、罐、碗、碟,染織衣服、麻鞋,武器裝備弓、箭、鎧甲,以及上傳下達的公文信函等。其中以883件文書(紙文書758、木簡119、帛書4、刻辭2)最為引人注目,這不僅是國內遺址考古出土數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書資料,也是首次發現的唐代漢文木簡實物標本。
文書所記錄內容豐富,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法律、交通、社會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諸多內容均為首次發現,具有極高的史料研究價值。如文學作品《遊仙窟》為國內現存最早且唯一實物標本,《韓朋賦》《孝經》《千字文》等文書豐富了相關版本。書信、勛告、借貸、佛經、祿命書等文書是還原唐代社會生活的鮮活素材。軍事文書數量最多,有上級傳達的時局戰報、下發的軍情命令,基層上報的日常巡查記錄、將士的換防升遷、武器資裝的報廢申領、軍糧的收支賬目、戰馬的病疫處理等。記載“計會交牌”“平安火”“都游弈”巡檢制度的木簡實物更為國內首次出土,彌補了唐代軍事文獻記錄不詳的缺憾。各類文書包羅萬象,內容極其豐富,大自典章制度、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活動,小到私人生活的瑣事均有涉獵,可以說發掘到了一座全面反映唐代邊防生活、邊疆治理的檔案館。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貝飾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毛筆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鎧甲殘片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獸夾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銅花押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帶有墨書的絹片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文書 開元四年八月四日牒下界內所由為加遠番探侯防備等事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木簡
灰堆中還出土有大量動植物標本,目前已發現40餘種植物,如水稻、青稞、大麥、小麥、粟、黍、黑豆、豌豆等糧食作物;桃、杏、棗、蔥、甜瓜、西梅、亞麻等園藝作物;苜蓿、草木犀等飼草和雜草。
動物標本初步鑑定有馬鹿、黃羊、野豬、野兔、馬、牛、羊、驢、狗、雞、駱駝、天鵝、魚等,以野生動物骨骼為主。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骨鳴鏑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骨骰子
多學科分析研究顯示,文書紙張多為麻紙,少量為皮紙,均用松煙墨書寫;織物染色使用茜草、黃檗、靛藍等天然植物或礦物染料;銅器材質有鉛錫青銅和黃銅兩種,且青銅均為鑄造成型,黃銅為熱鍛製品;鐵器包括碳鋼和熟鐵;殘留物分析,在葫蘆器物片上發現有丁香酸成分,結合遺址文書中“蒲陶酒”的記載,證明葡萄酒的存在;糞便樣品經過GC-MS檢測其甾醇構成,確定在灰堆中既有人和狗的糞便,也有暫時無法明確種屬的食草類動物的糞便。

歷史價值

這是國內首次對唐代烽燧遺址進行的主動性考古發掘,系統揭露遺址全貌,明確烽燧為唐代“沙堆烽”故址,為邊塞軍事建置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實物資料。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證實了唐王朝對西域的有效統治,填補了歷史文獻關於唐代軍鎮防禦體系記載的空白,為了解唐代邊塞生活和軍事管理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實證了唐王朝對西域的有效管治和各民族對中央政府的認同。
在新疆修築烽燧是中央政府管理西域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萬里長城向西的延續,是家國天下的邊陲記憶。在維護絲路交通暢達、保障國家統一和西域社會穩定等方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唐代中央政府對西域的管理大為加強,先後設立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統轄天山南北。以克亞克庫都克烽燧為代表的眾多軍事設施的修築,構成了安西四鎮完備的鎮防體系,保證了唐代中央政府對西域的有效管轄和治理。
考古發掘首次揭露了唐代沙堆烽遺址的全貌,為我們了解唐代戍邊生活,認識羈縻府州政治管理體制,研究古代軍事制度,特別是邊塞烽堠機構的運行等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新發現掩耳守捉、焉耆守捉、榆林鎮、通海鎮、麻澤鎮、臨河烽、馬鋪烽、橫嶺烽、慳泉谷鋪、豬泉谷鋪、蘇累鋪等軍事機構及樓蘭路、麻澤賊路、焉耆路等防禦線路,這些軍事機構及線路均不見於任何記載,填補了歷史文獻關於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焉耆鎮軍鎮防禦體系記載的空白。樓蘭路、麻澤賊路等路線的發現,對樓蘭地區古代交通和絲綢之路的變遷也提供了新的資料。在遺址中還出土有用焉耆文書寫的紙文書和木簡,說明不但有來自中原的漢兵,也有當地蕃兵蕃將參與烽燧戍守,體現出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對中華文化的深刻認同,共同參與西域開發建設,保衛祖國家園的歷史事實。

所獲榮譽

2021年2月25日,入圍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名單。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
2021年3月26日,入選“202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名單。
2022年3月31日,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