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代人群的來源:顱骨測量學和古DNA研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譚婧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古代人群的來源:顱骨測量學和古DNA研究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譚婧澤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以新疆境內考古墓葬中出土的古代人類遺骸作為人類學和遺傳學的研究材料,進行體質測量學和古DNA多態性研究,套用一些在傳統體質人類學研究中從未嘗試過的,而在遺傳學等領域已被廣泛套用於群體關係比較上的統計分析軟體和方法處理數據,並結合考古學和語言學等人文學科的背景知識,探究新疆古代人群的起源和遷徙,新疆古代人群的體質形態特徵、遺傳結構和文化特點,以及各民族間的交流與融合等信息,為考古學、語言學、民族學、歷史地理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更為可靠、有價值的人類學和遺傳學數據及線索。並用科學的數據和實事求是的研究結果,證實自古生活在新疆地區的居民就是由多民族群體構成,是多元文明和多元文化長期和諧共存的結果,這對進一步加強新疆各兄弟民族之間的傳統友誼,維護多民族地區和國家的團結與穩定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結題摘要
1、新疆古代人骨體質測量學和DNA多態性研究:中國新疆及西北地區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東西方人群交流與融會的重要地帶。在以往的考古人類學研究中,新疆青銅時代的人群往往被認為具有更多西方的特徵。然而我們通過對新疆古代人群的體質測量特徵、形態觀察特徵、非連續性特徵、牙齒形態特徵,以及DNA多態性的研究,發現東西方基因的混合普遍發生在新疆各群體。我們完成了約1000多個個體的體質測量,並獲得一些地區古DNA多態性研究數據,系統分析新疆及西北地區古代人群的體質特徵和遺傳結構,用大量數據證實“東亞人群是新疆地區的最早居民之一”,推翻了某些西方學者的早期新疆人群純粹“西來說”的觀點。東西方人群在新疆開始混合的時間可能發生在青銅時代早期或更早時期,混合地點廣布於整個新疆境內,甚至包括河西走廊地區。新疆古代群體的東方混合比例約為60.8% (34.4-87.3%),而東亞群體均表現出較高的東方貢獻比例(92.6-100%),東歐、西伯利亞和中亞的群體則表現出較低的東方貢獻比例(0-23.3%)。60.8%的東方混合比例,充分證實“東亞人群是新疆地區的最早居民之一”。通過對新疆古代人群的DNA多態性研究進一步證實,其基因貢獻者來自於東亞、中亞、南亞、西伯利亞等周邊各個方向,這也充分證明新疆是古代四大文明的交匯點和交流通道。相關研究結果發表SCI論文2篇,國核心心期刊論文3篇,完成研究型學術專著1本(待出版)。 2、東亞(包括新疆)人類體質測量特徵的遺傳學研究:通過基於大樣本量和全基因組多態性分子標記的體質測量特徵相關表型的關聯研究及功能分析,揭示東亞人群(漢族、維族、藏族、蒙古族、黎族等群體)的體質特徵的遺傳學進化機制。通過分析新疆維族的牙齒形態特徵及相關基因,首先確認新疆維族的牙齒形態特徵表現為東西方混合性狀,其混合程度與群體遺傳學研究結果一致。進而發現EDAR基因的變異V370A影響新疆維族牙齒形態特徵——鏟形門齒和雙鏟形門齒,並可以解釋18%的表型變異度。我們的研究還發現EDAR基因不僅與牙齒形態特徵相關,還與東亞人群的毛髮、汗腺、乳腺、耳垂形狀等特徵具有顯著相關性。本研究結果證實3萬年前在東亞出現的遺傳變異EDARV370A是產生鏟形門齒、雙鏟形門齒、毛髮密度和捲曲度、汗腺密度等體質特徵的重要因素。相關研究結果發表SCI論文3篇,國核心心期刊論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