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田嶺村
- 行政區類別: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萬華岩鎮
- 面積:16672.8畝
- 人口:1280人
新田嶺村,隸屬於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安和街道。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在各省(區、市)推薦基礎上,經專家委員會審查,擬將新田嶺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新田嶺 新田嶺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地名,因地理實體特徵而得名。地名含義 該村建在山腳下,村前是新開墾的田地,故名。歷史沿革 清朝乾隆初年建村,現已搬遷。
新田嶺崗村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竹山鄉疊水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竹山鄉東邊,距離村委會1 公里,距離鄉17.5公里。國土面積1.25畝,海拔1500米,年平均氣溫16.51 ℃,年降水量84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76畝,其中人均耕地0.83畝;有林地1131畝。有農戶23戶,有鄉村人口95人,其中農業...
新田嶺學校 新田嶺學校,該地名起源於解放後,因其所在行政區域及職能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位於新田嶺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後成立至 今。
新田嶺村 新田嶺村,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萬華岩鎮下轄村。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萬華岩鎮新田嶺村與禮家洞村、大樹下、坦山村相鄰,擁有人口1280人,總面積16672.8畝,水田面積2485.1畝,旱地面積1096.8畝,農產品以"新田嶺生薑"形成一村一品。
新田嶺村村民委員會 新田嶺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該地名來源於其政府命名。歷史沿革 1961年為新田嶺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時為新田嶺村;2015年撤鄉合鎮時新田嶺村撤銷 。地名含義 因其行使對新田嶺村辦理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的職能,故名。
田家洞村村民委員會 田家洞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田姓住於此地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命名為田家洞大隊。1984年改區建制時,命名為田家洞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區劃調整與大竹漯村、新田嶺村三村合併,改名為新田嶺村村民委員會。
序》,地名含有人口學、宗族學、姓氏學研究意義。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禮家洞中隊,隸郴縣華塘公社新田嶺管理區;1962年成立禮家洞大隊管理委員會,隸屬郴縣安和公社;1968年改名禮家洞大隊革命委員會;1977年改稱禮家洞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因體制改革變更,更名為禮家洞村民委員會;2016年與新田嶺村合併。
安和街道位於北湖區西南部。東鄰增福街道,南接石蓋塘街道,西界保和瑤族鄉,北連華塘鎮。辦事處駐雷大橋村攸溪鋪,轄6個行政村(原9個行政村合併為6個),1個社區,分別為雷大橋村、安和村、大樹下村、新田嶺村、坦山村、下鳳村和萬華社區。安和街道因轄區的安和村而得名。建於1950年,1958年併入郴縣華...
截至2014年10月31日,洑水灣鄉下轄14個行政村:洑水村、新田嶺村、青江屯村、新民村、合農村、蓮花村、沅江村、楓香村、沅水村、白沙村、和平村、土橋村、金橋村、荊峰村,鄉人民政府駐洑水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洑水灣鄉地處漵浦縣西部,東鄰江口鎮,南與辰谿縣長田灣鄉接壤,西抵辰谿縣火馬沖鎮,北與...
截至2015年9月,保和鎮轄1個社區、19個行政村:保和社區、保和村、花園村、小埠村、新華村、大律村、太白洞村、宋家洞村、長坪村、乘馬坪村、頂上村、禮家洞村、新田嶺村、大樹下村、坦山村、下塘村、安和村、下鳳村、張家坪村、雷大橋村,鎮人民政府駐地保和圩。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保和鎮地處北湖區...
2011年末,上梧江瑤族鄉轄上梧江、蔣家田、楓木山、山峰、新華、坪漯、福祿、大竹漯、新田嶺、新田鋪、下嶺鋪、盤家、新立、青春、禾山岌、高梘、北源、進寶、馬家、林家、熊家、田家洞、羅家等2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77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上梧江瑤族鄉下轄13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上梧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