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簡介
新清華創刊時間及歷史
《新清華》於1953年正式創刊。是清華大學新聞中心所屬的面向全校師生員工的周報。54年來,《新清華》如實地記錄了清華大學在風雨中前進的歷程,生動地反映了清華大學在各個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新清華使命與欄目現況
《新清華》以“辦報育人”為宗旨,堅持黨的新聞方針與教育方針的結合。及時、全面報導清華大學的建設成就和校園生活,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宣傳學校的工作,為廣大師生員工服務。
《新清華》編輯部現有專職人員5人,並有一個擁有20餘人的學生記者團參與辦報。
《新清華》周報現設欄目《清華人剪影》、《清華園論壇》、《黨的生活》、《在團旗下》、《科學館》、《理論園地》、《社會課堂》、《荷塘隨筆》、《大學生之家》、《水木清華》、《清華體育》、《校友足跡》、《清華史苑》、《聞亭鐘聲》、《編讀沙龍》、《瞭望窗》、《文萃》等。
《新清華》現為四開八版,每周一期,每期9000餘份。我們還根據各院系和部門的需要,不定期出版增刊。
新清華背景詳述
新清華歷史
清華校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清華學校時期,《清華校刊》便於1926年創刊。報紙為4開4版,內容以校方公告為主,截止1927年停刊,共出版18期。當時編者姓甚名誰,現已無從查考,僅知由周刊社主辦。
清華大學成立不久,《國立清華大學校刊》於1928年10月29日創刊。報紙仍為4開4版,設有文告、校聞、專載、學術訊息、餘墨等5個欄目。正刊每周一、三、五出版,周六出版國際文藝、科學社會問題研究增刊。編輯部設總編1人,編輯2人,特約新聞通訊員及增刊特約撰稿人若干。郭廷以出任首任總編輯,二位編輯為戴克光、徐雄風。首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羅家倫及朱自清、馮友蘭、葉企孫等著名學者都是特約撰稿人。抗戰時期,學校南遷,校刊於1937年4月停刊,復員後又於1947年2月復刊,1948年10月1日出至復刊第50期時停刊。此時曾一度由4開改為8開版。
截止2012年9月7日《新清華》共發刊1891期。
新中國成立以後
《人民清華》於1950年11月1日創刊。報名為集毛澤東主席筆跡,報紙每周一期,仍為4開4版,由《人民清華》出版委員會負責編輯出版。學生張信傳擔任總編輯,兩位編輯是中文系教授余冠英和物理系學生錢寧。創刊號上發表有《發刊詞》、《哀悼任弼時同志》、《建立職工人事制度》、《訪問東歐歸來的華羅庚教授》等文章。清華校報首次成為黨和人民的宣傳陣地。在解放初期,校報在宣傳人民當家做主、推動思想改造運動、貫徹黨的方針政策、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952年院系調整期間《人民清華》停辦。
1952年,蔣南翔校長來校主持工作,在他的親自關心和倡導下,1953年4月2日《新清華》創刊。報名為我國著名機械工程學家、副校長劉仙洲教授題寫。學校專門設立了《新清華》編輯出版委員會,編輯部設在工字廳外院西側,60年代遷入工字廳東院現址。報紙設有公告、校內新聞、校聞簡訊、教學簡訊、團的生活、系級動態、文化體育生活、讀者來信等欄目。最初的報紙在北方印刷廠印刷,1953年下半年學校成立了印刷廠後改為校內印刷。從1953年創刊到1966年6月4日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刊,《新清華》共出版了791期。
“十年動亂”期間,清華成為“重災區”。於1970年創刊的《清華戰報》成為那個時候的輿論工具。《清華戰報》共出版223期,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後停辦。
文革結束後
全國高校處於恢復、整頓時期,高校校報紛紛以校名為刊名。1978年1月,我校校報採用《清華大學》的刊名開始出版,與校名一樣,報名使用毛澤東主席給我校親筆題名的手跡。這一時期的校報作為新黨委的機關報,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撥亂反正及恢復、整頓的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撥亂反正的進一步深入,1979年3月,清華校報也恢復了《新清華》刊名,期號沿續《新清華》原來的號數。復刊後的《新清華》為旬報,逐步設立了聞亭鐘聲、改革之窗、中青年學者述林、在社會的課堂里、社團生活等欄目,恢復或設立了“水木清華”、“時代”等副刊,印數達7000份,期數已逾一千期。
1992年,《新清華》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進行了改版。改版後的《新清華》按照“堅持方向,充實內容,突出重點,貼近生活,增強時效,活躍版面”的要求,固定為每星期五出版的周報,由創刊後沿用近40年的手工排版、鉛印,正式改為計算機排版、膠印,出版周期大大縮短,每期容量擴大到2萬字。在新聞報導上,緊密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把改革、建設作為宣傳重點,大力提倡“短、實、深、活”的文風,開闢多種報導形式,努力提高新聞性、思想性、可讀性;同時,推出了清華人剪影、清華園論壇、黨的生活、在團旗下、荷塘隨筆、清華體育、水木清華、社會課堂、理論園地、校友足跡、編讀沙龍、大學生之家、?望窗、文萃等20多個生動活潑的專欄、專刊和副刊,並經常舉辦由讀者參加的徵文、競賽、筆談、討論、評選等活動,如一年一度的“清華大學十大新聞”評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筆談”、關於“市場經濟與人生坐標”的討論、“清華學子迎香港回歸”徵文、“愛清華照清華”攝影競賽等。
目前,《新清華》編輯部是全國高校校報協會和北京高校校報研究會的團體會員。面對新形勢的要求,《新清華》編輯部明確提出以“辦報育人”為校報工作的根本任務,不斷提高辦報質量。《新清華》的作品多次在全國教育好新聞(大學校報系列)、全國高校校報好新聞、北京高校校報好新聞等評選中獲獎,並已連續四屆獲北京新聞獎。《新清華》編輯部先後榮獲了清華大學先進集體、清華大學優秀青年教師群體、北京高校先進校報編輯部、中國高校先進校報編輯部等稱號。
新清華自創刊以來
歷任主編如下:郭道暉(任期為1953年~1957年),唐紹明(任期為1958年~1961年),張正權(任期為1961年~1966年和1979年~1985年),謝新佑(任期為1985年~1989年),汪廣仁(任期為1989年~1993年),范寶龍(任期為1993年~2000年),梁恩忠(任期從2000年起)。前後數十名編輯、編務為辦好這張報紙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如今,他們中不少人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或重返教學、科研第一線,一些同志成為了新聞、出版戰線的骨幹力量,許多人在各自的崗位上作出了成績。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來《新清華》始終擁有一支業餘記者和通訊員隊伍,他們是來自基層的教職工或大學生、研究生,不少好文章,都出自他們之手。他們是編輯部的好助手,為辦好《新清華》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