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物理實驗測量引論-數據分析與不確定度評定基礎

新概念物理實驗測量引論-數據分析與不確定度評定基礎

《新概念物理實驗測量引論-數據分析與不確定度評定基礎》是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鶴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概念物理實驗測量引論-數據分析與不確定度評定基礎 
  • 作者:朱鶴年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09396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新概念物理實驗測量引論:數據分析與不確定度評定基礎》作者打破從常態分配講起的傳統思路,結合計量物理學的研究進展,調和了兩類不確定度評定體系的矛盾,闡述了它們的共通物理內涵和使數學結果趨同的約定方法,創建了科學嚴謹的簡明理論架構,闡述了方便實用的分析計算步驟,說明了深淺不同的教學要求層次。書中論述或引述了多處與以往教材有所不同的新概念、新論點、新解法,還介紹了用積木式儀器構建研究性組合實驗平台、實驗物理學與數學結合、實驗中融入科學方法論教學環節等典型例子,反映了作者對物理實驗測量理論、對物理實驗課程建設的創造性成果與哲學思考。

目錄

第1部分 數據分析與不確定度評定基礎知識
§1 物理量與測量
§2 誤差的定義、分類及簡要處理方法
§3 直接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evaluating uncertainty)
§4 方和根合成時標準差或不確定度的微小分量判據(Criterion fornegligible components of standard deviation or uncertainty)
§5 間接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合成
§6 直線擬合方法概述
§7 有效數字的修約方法簡介
§8 結束語
第2部分 數據分析與不確定度評定24例
[E1] 電壓源輸出電壓的平均值及其不確定度
[E2] 自組電橋測電阻
[E3] 伏安法內外接法比較實驗的五個教學層次
[E4] 彈性模量的靈敏係數及不確定度計算
[E5] 轉動慣量平行軸定理的實驗驗證
[E6] 測角儀實驗中折射率n的靈敏係數與不確定度
[E7] 玻璃色散曲線方程的直線化擬合
[E8] 測量空氣中的聲速
[E9] 牛頓環法測球面曲率半徑的不確定度
[E10] 邁克耳孫干涉儀實驗中易被疏忽的首要誤差分量
[E11] 直線擬合的自變數選擇與異常值剔除舉例(熱敏電阻實驗)
[E12] 變偏法測表內阻——方程與因變數的選擇
[E13] 模擬式電錶測電源電動勢實驗中的有效信息與加權回歸
[E14] 吸收係數測量公式的合理簡化與模型誤差
[E15] 功函式實驗電路中的一種系差
[E16] 圓半徑回歸中的最佳方法與不確定度
[E17] 塞曼效應測磁通密度
[E18] 數字溫度計設計中的合理要求討論
[E19] 冷卻法測液體質量熱容的三種散熱模型的初步比較思路
[E20] 在比較法測溫度感測器非線性實驗中重視誤差分析的教學思路
[E21] 光柵常量的不確定度與加權平均方法
[E22] 穩腱直線擬合的經驗調和法及套用簡介
[E23] 三等線紋尺示值誤差的測量不確定度
[E24]量塊(端度規)校準
第3部分 新概念問答30組
[Q1] 為什麼說在區間±uc內的置信機率約為2/3,而不是0.683Q
[Q2] 為什麼說“任何測量結果都可能具有誤差”,而不說“都有誤差”
[Q3] 為什麼要弱化誤差分布律和機率密度函式的有關概念
[Q4] 隨機誤差的定義為何與《國際通用計量學基本名詞(第二版)》不同
[Q5] 為什麼說“分析可能產生的各種誤差”、“對各種誤差因素全面考察,既不遺漏,也不重複“的要求欠妥
[Q6] 為何不能說“標準電阻、砝碼的示值誤差對製造廠是隨機誤差”
[Q7] 如何理解誤差的隨機性
[Q8] 如何推導出不確定度的修約間隔規則
[Q9] 不確定度未知時為何不能做數值運算有效數字正確與否的判斷
[Q10] 教學中如何評判兩個不確定度評定結果之間的一致性
[Q11]驗證性實驗如何給出“驗證成功”的判據
[Q12] 為什麼說方和根合成是約定甲為什麼u。合成模式有uR=uR/3,並按常態分配均值規律求t,而u合成模式將分量擴大到1.2倍
[Q13] 為什麼uc合成模式中約定分布未知的u。自由度取20,而u合成模式中A類分量未按文獻[3]也乘以1.2
[Q14] 本書採用以前比較少見的數據處理架構,出發點是什麼甲
[Q15] 一般測量有哪些特點為何強調一般測量
[Q16] 單次測量不算A類分量是否不確定度更小(單次測量佯謬)
[Q17] 如何說明大多數情況下系統性誤差起主要影響甲
[Q18] 為什麼不能用相關係數r來評價直線擬合的質量優劣
[Q19] 為什麼單次測得值的置信限用式(33),而不用兩條平行線y=(b。+b1x1)±2sr表示因變數的預報區間
[Q20] 為何說測多組散布數據擬合的方法主要為減小未定系差影響
[Q21] 為什麼大學物理實驗中不宜用逐差法
[Q22] 擬合時不用相關係數判據,為何給出斜率與截距的相關係數
[Q23]平均值的有效位數如何取甲什麼是“廣義平均值”
[Q24] 有何實例能說明誤差分析的重要性(多次運用誤差理論的案例)
[Q25] 常態分配直方圖教學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Q26] 什麼是未定系統誤差隨機化方法
[Q27] 如何粗略判斷直線擬合中的異常值
[Q28] 人稱理論物理學是數學物理學,實驗物理教學如何與數學結合
[Q29] 誤差分析與數據處理部分的要點如何歸納
[Q30] 為什麼要在兩類不同教材體系的不確定度評定方法之間調和
附錄1 中國計量科學院《對GUM95的建議修改意見》摘錄
附錄2 教學中部分重點概念、公式與要點一覽表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