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廣東省中山市東區街道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新村位於東區街道西南部,距離東區辦事處約2.5千米。北靠紫馬嶺公園,南為中山市教體局和中共中山市委黨校,西與亨尾村、庫充村以起灣道為分界,東與小鰲溪村和大鰲溪村相望。宋代中葉,已有胡、何兩姓在村東大王嶺山下墾耕。元皇慶元年(1312年),劉姓從縣內隆都角(今沙溪鎮雲漢村、龍瑞村)遷此開村,稱大王村。明中葉,村民逐漸遷至紫馬嶺南麓山腳重新建村。由於新址依山傍水,故名新溪村,簡稱新村。因部分村民從庫充分支而來,也稱庫充新村。新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市政道路博愛路和起灣道分別從村西和村南經過。該村位於原石岐九曲河東河段,北靠紫馬嶺公園後門山,南臨開坑河。鄰近的山嶺還有大王嶺山、金字山、鴨春山、蟛蜞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廣東省中山市東區街道
歷史沿革,經濟,人口,歷史文化,村民姓氏,本地方言,傳統建築,傳統習俗,公共設施,

歷史沿革

該村宋元時屬香山縣永樂鄉,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屬得能都,清宣統二年(1910年)屬第四區;1925年屬中山縣第四區,1949年屬中山縣建成鄉,1951年屬第四區,1967年歸人環城公社;1984年屬中山市環城區亨新鄉,1990 年屬東區,2002年至今屬東區新鰲嶺社區。

經濟

改革開放以前,村民的主要收人來源為種植業和養殖業,以種植水稻、番薯等為主,所產水果中石硤龍眼、儲良龍眼較出名。改革開放後,因地處中山市城區東部,工業、商貿業發展迅速,務工、商業經營、房屋出租、股份分紅成為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村中現有新華街工業園,占地1.1萬平方米,駐村企業有新升鞋業公司、精晶電子有限公司、中光塑膠廠、藝莎製衣廠等。

人口

2015年末,戶籍人口1024人。其中:男性495人,女性529人;80歲以上31人,最年長者90歲(女);實際在村居住戶籍人口1012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120人,澳門同胞約80人。祖籍該村的華僑華人約120人,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

歷史文化

村民姓氏

新村現為多姓村,劉姓、陳姓、連姓為主要姓氏。

本地方言

世居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通用粵方言石岐話。

傳統建築

現存舊民居及華僑屋 80多座。其中較有特色的是劉錦棠祖屋,位於新村大街185號,建於民國時期,中西合璧風格,共三層,第三層為頂樓小屋,屋頂有英式拱形英倫雕柱,二層陽台護欄和三層女兒牆有藍色灰塑裝飾。
村中現存碉樓2座,其中的黃氏石樓 2012年被中山市政府公布為中山市不可移動文物。黃氏石樓位於新村大街120號,建於民國時期。樓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面闊4.6米,縱深5米,高五層、約15米,面積約23平方米,占地面積60平方米。樓80% 由花崗岩構成,一至四層以花崗岩條石橫砌,五層為混凝土構築。一層南面開門;二層每面均開長方豎形射擊孔;三層開窗,兩側開兩個長方豎形射擊孔;四層開兩個小通風口;五層四面外挑,底部開射擊孔,四角施斜撐,南北外牆各開一小窗。中山市現存建造於清末民初的 300多座碉樓中,黃氏石碉樓是唯一一座五層中除頂層全部為花崗岩建造的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村里唯一的陳氏宗祠被分給沒有房子的村民居住,故村中現無祠堂。
新村三聖廟,又稱大王廟,始建於清代,2005年重建,廟內供奉諸葛亮、關羽、康公。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村民前去燒香。每年臘月,村民統一選取吉日集中祭拜。

傳統習俗

清明節期間,村中陳姓族人自發到庫充村祭拜陳天覺,劉姓族人則到五桂山天葬墳祭拜先人。祭拜結束後,各姓族人分別聚餐。
新村婚喪習俗與石岐區其他村落一樣,喜慶宴席不能上七道菜。特色節慶食品有煎堆、年糕、茶果、角仔等。臘月二十八日,每家每戶折“街衣”(紙衣),到村裡的焚紙爐焚燒,祈求幸福、平安。

公共設施

新村於20世紀70年代通電,1990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1991年通自來水,1994年通電話,2000年通網路。村中有新村幼稚園、新村籃球場、星光老人活動中心。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