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文學的焦慮敘事研究

新時期文學的焦慮敘事研究

《新時期文學的焦慮敘事研究》是江臘生創作的文學研究著作,首次出版於2014年12月。

社會的快速轉型,不斷將人們帶入一個物質與精神層面的焦慮狀態。該書以中華民族身上表現出來的焦慮心態作為考察文學的基本出發點,結合新時期文學走過的精神歷程和文化蹤跡,探究其中政治話語與人性話語的相互衝突,欲望與現實的巨大落差,傳統美學與現代形式的碰撞,從而著力探討各種文學思潮的互動關係,分析當代文學如何體現中國整體意義上的民族心態與生命歷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新時期文學的焦慮敘事研究
  • 作者:江臘生
  • 類別:文學研究著作
  • 字數:275千字
  • 首版時間:2014年1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全書除“引言”外,以七章的篇幅系統梳理了新時期文學對於焦慮的表現歷程和表現形態。第一章從政治與人性焦慮的視角重新闡釋傷痕與反思文學思潮,第二章從現代焦慮與理想困惑的角度反思改革文學與知青文學的焦慮特質,第三章從民族記憶與文化焦慮角度討論鄉土文化小說與尋根小說,第四章對先鋒小說隱藏在現代技巧和實驗快感背後的詩學焦慮進行挖掘,第五章探討女性小說和新生代小說瀰漫的世俗焦慮,第六章闡析新歷史小說和80後青春寫作所呈現的話語焦慮,第七章反思新寫實小說和21世紀底層寫作背後的精神焦慮。

作品目錄

引論
第一章 政治與人性的焦慮
第二章 現代焦慮與理想困惑
第三章 民族記憶與文化焦慮
第四章 現代技巧與先鋒焦慮
第五章 墮入世俗的個性焦慮
第六章 青春激情與歷史想像
第七章 精神焦慮與人文關懷

作品思想

該書重要觀點有:①文學焦慮建立在新時期人的觀念的變化的基礎上。一定時代的人的觀念的變化,反映了一定時代的焦慮狀態。人的觀念的變化,各種人的觀念的衝突與撞擊,直接影響了一定時代的焦慮程度。新時期文學是對“五四”人的觀念的尋找與恢復。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文化尋根文學與先鋒文學,都持續著這種人的觀念的尋找、恢復與再深入、再探索。其中人道主義和現代主義人的觀念是新時期主要的人的觀念。
②中國現代文學的焦慮是始終與中國的文化、政治、革命歷史、人道主義等諸多範疇聯結在一起。朱曉進等人提出的“非文學的世紀”正是從政治意識形態的視角反觀中國百年現代文學的發展歷程。一方面,中國文化土壤沒有西方心理層面個體精神挖掘的傳統,另一方面,《周易》及儒家等傳統文化顯著的“天人合一”,將個體內在的精神世界與外在的外化追求相互融合在一起,因此,在中國文人的身上,無所不在的焦慮總是自動投射到外在的國家、民族、天下等層面。分析中國文學的焦慮,必然不能單純套用西方純粹的焦慮理論,忽視其中憂患的精神與意識。對於中國文學而言,焦慮與憂患既相互差別,又相互滲透、相互轉換。
③對於中國文學而言,文學焦慮注定要與憂患相融合,在作家作品中既有內在的衝突,又富有傳統的憂患責任感,在力與美之間尋求一種美學平衡點。中國文化或文學的憂患傳統,決定了文學深層的責任意識與精神擔當,無論作家如何注重打造個體的自由空間,都無法逃離中國文人身上的憂患傳統。只有幾者互相融合,作家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形成一個穩定的社會歷史文化系統,反覆咀嚼和釋放內在的焦慮與衝突,並以內心的和諧澄明加以穿透,才能打造出富有人文情懷又具審美張力的文學世界。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2015年6月,該書獲江西省第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新時期文學的焦慮敘事研究》
2014年12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4906-5

作者簡介

江臘生,男,江西婺源人,九江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博士後,江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江西省首屆青年哲學社會科學專家,碩士生導師;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江西省文藝學會理事、江西省現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6項,先後獲江西省優秀社科成果獎4項,其中二等獎3項;發表核心以上刊物論文88篇,其中權威期刊《文學評論》5篇,成果先後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載摘錄,已出版學術專著5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