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春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華南地區
- 地理位置: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小漠鎮
歷史沿革,人口民族,經濟發展,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清代,屬歸善縣稔山區平政司。民國時期,先後屬惠陽縣第五區、六區、十八區、八區、十二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東江行政區惠陽縣;1953 年,屬海豐縣鮜門區小漠鄉;1960 年,屬鵝埠人民公社小漠大隊;1965 年,屬小漠人民公社;1984 年,屬小漠區公所;1987 年,屬小漠鎮東旺行政村;1988 年,屬汕尾市海豐縣小漠鎮東旺行政村;2011 年 2 月,納入深汕特別合作區;2017 年 9 月,納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人口民族
村民主要有林姓。清嘉慶年間,林姓先祖由惠州府鹽州遷至小漠龍蝦頭港口燒窯。因為靠海,常有土匪騷擾,加之颱風等自然災害影響,清道光年間,林奕惠、林奕熙由龍蝦頭港口遷至此地開基立村。村民均為漢族,潮汕民系,通用方言為閩南話(福佬話)。
2020 年末,該村戶籍總戶數 51 戶,戶籍人口 199人,其中男性 104 人,女性 95 人;80 歲以上 7 人,最年長者 91 歲(女);實際在村人口 97 人。
經濟發展
傳統經營以漁業為主,兼種水稻、水果、蔬菜等。改革開放後,少數村民在家裡做水糍出售。村裡有專門做水糍的地方,每年過年前,村民到這裡使用專用的電動工具舂米。現村民主要種植水稻及外出務工。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漁業收入、工資性收入。自然資源主要有海產品。村中有古榕樹,自立村便栽種。特色農產品有蝦蟹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水糍、年糕。
國道 G324 線、縣道 X121 線經過該村。20 世紀80 年代通電,90 年代通電話、自來水,2002 年通網際網路。2020 年實現村道水泥底硬化。村內有東旺國小,2020年有 3 個教學班,在校學生 21 人,教師 6 人。
歷史文化
傳統民居現存 8 座。現存宗祠 2 座,均為林氏宗祠。2 座宗祠均始建於清道光年間,重修於 20 世紀 90 年代。現仍作宗祠使用。
村記憶體有《林氏族譜》,林觀祥於 2005 年主編。
該村每年正月十三過“開燈節”。凡上年家裡添男孩的村民,次年正月十三要在宗祠點燈,當天要請親戚朋友來家中喝酒。
冬至日,村民做“冬節蛤”。用粘米粉和成麵團,捏成圓餅形的粿皮,再將餡料(蘿蔔絲、椰菜、綠豆芽、沙葛、芹菜、蒜仔、肉丁、魷脯、蝦乾、花生仁、“鐵脯”粉末等)包入粿皮中,用手捏緊。冬節蛤形似餃子,但比餃子大,因此要用猛火蒸熟。
農曆十月初一,恰逢秋後新米上市,村民休息一天,買些魚肉並做米粿、糍粑等點心,一家人或邀上親朋會餐一頓,以示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