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國電影

新德國電影

“新德國電影”運動發軔於1962年春天的奧伯豪森電影節。當時有26位德國青年電影家聯名發表《奧勃豪森宣言》,稱“舊電影已經死亡,我們對新電影滿懷信心。德國電影的未來在於運用國際性電影語言……我們要創造的電影應該從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這個宣言本身就是人類對話精神的體現,此後德國電影逐漸擺脫傳統電影和好萊塢電影的影響,走向世界,成為當時歐洲電影與世界電影對話的新的一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德國電影
  • 外文名:New German Film
  • 時間:1962年春天
  • 地點:奧伯豪森電影節
  • 國家:德國
  • 同義詞條:新德國電影運動
  • 德文名:das neue Kino
新德國電影的起源“奧伯豪森宣言”。60年代初期,德國電影所出現的危機主要表現為:政府對電影停止實行經濟保險。導致了大公司的倒閉或合併;影片質量下降,但對娛樂片所繳納的稅卻不降低;以及電視的發展和競爭等。在1961年中,“德國電影獎”評審會竟然找不到一部值得授予“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的人選。德國電影在經濟與藝術上處於了歷史的最低點,在60年代中期,德國年產量僅為60部影片,觀眾人次也降為1億人左右。
“新德國電影”的電影家在電影的題材、敘事結構、風格以及造型語言的運用上各有建樹,異彩紛呈。然而,他們對歷史和現實的關注與思考,對電影藝術學特徵的探索卻有著某種美學的一致性。即重新確認電影的敘事功能,並將其納入巨觀的歷史視野,將歷史創傷和戰後德國重建的陰暗畫面交織展開,賦予歷史思辨色彩和哲學深度。他們重視電影的大眾性文化特徵,從而克服了現代主義曲高和寡的藝術封閉性,在較高層次上達到了理性思辨與現實形象、電影審美與大眾觀賞性的生動融合與有機統一。
按主題分類,可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①反思——從對納粹的揭露到對民族文化的反思;
②絕望——對歷史的絕望和對當前的絕望;
③尋找——對已然陌生的心靈家園的尋找;
④殘缺——對現代都市化的另一種命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