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企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理論與政策研究

新常態下企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理論與政策研究

《新常態下企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理論與政策研究》是2021年企業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海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常態下企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理論與政策研究
  • 作者:崔海龍
  • 出版時間:2021年3月
  • 出版社:企業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16422885
  • 類別:經濟學理論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自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國民經濟發展逐漸由要素推動轉向創新推動。技術創新績效成為影響國家、企業發展的主要力量。技術創新能力是把技術創新資產轉化為技術創新績效的重要中間變數,但是環境的日益動態性使得原來基於靜態環境的技術創新能力理論逐漸不合時宜。基於動態能力觀和企業變革理論,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理論應運而生。本書主要是基於戰略管理資源學派“資源—能力—績效”的理論框架,研究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提升以改善技術創新績效。本書研究認為,技術創新動態能力對互補資產和創新績效的中介效應顯著,並受到組織學習的調節。本書主要分為以下幾部分:基礎概念部分,主要闡述相關概念的範式;文獻綜述部分,主要對本書所涉及到的各概念的既有研究進行歸納分析;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部分,主要是對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概念界定、評價體系、以及基於“資源—能力—績效”框架下對技術創新動態能力、互補資產、組織學習與技術創新績效間的關係機制進行理論推導論證,並通過選取案例企業進行實證研究;政策建議部分。基於以上分析,提出提升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政策建議,以供相關部門採取。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互補資產視角下的企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提升研究”、2020年度青島市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青島市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績效提升研究--基於技術創新動態能力視角”、青島農業大學項目“新常態下企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提升的研究”和“基於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企業技術創新研究”、與吉林大學青島汽車研究院合作項目“基於實景調研的物流車輛駕駛員行為模型開發與套用”等項目的資助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

崔海龍,管理學博士,青島農業大學管理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企業戰略與技術創新管理研究、農業經濟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主持地廳級以上課題3項;參與國級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6項,地廳級課題8項。獲得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其他各種獎勵10餘項;發表科研論文10餘篇。

圖書目錄

章 導論 1
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問題的提出及本研究擬解決的問題 5
三、研究的意義 8
第二節 研究內容 11
第三節 研究的技術路線與研究方法 14
一、技術路線 14
二、研究方法 16
第二章 相關文獻綜述 17
節 企業技術創新績效研究綜述 18
一、對技術創新的界定 18
二、技術創新績效影響因素的研究 21
三、技術創新績效評價指標 25
第二節 互補資產與技術創新關係的研究綜述 28
一、關於互補資產的界定問題 28
二、互補資產對技術創新影響的研究 28
第三節 企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相關研究綜述 30
一、動態能力的含義 30
二、動態能力的形成及影響因素 34
三、動態能力的測量 36
四、動態能力對企業績效和創新影響的研究 37
五、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提出 38
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與企業技術創新關係的研究 40
第四節 組織學習相關研究綜述 41
一、關於組織學習概念的界定 41
二、組織學習研究的結構維度 43
三、組織學習的測量維度 43
四、組織學習和技術創新及技術創新績效之間的關係 44
第五節 文獻簡評 47
第三章 技術創新動態能力概念界定和實證檢驗 49
節 技術創新動態能力概念界定 50
一、引言 50
二、企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是高層次的技術變革能力 51
三、企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內含的變革理念 53
四、企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構成 55
第二節 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維度驗證及其與互補資產關係研究 58
一、互補資產與企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關係分析 58
二、變數的測量 64
三、量表設計 67
四、數據收集 73
五、數據分析方法 75
六、數據分析與假設檢驗 76
附錄 90
第四章 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評價研究 93
節 理論推導 94
一、建立技術創新動態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意義 94
二、建立技術創新動態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 95
三、建立技術創新動態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方法和流程 97
四、技術創新動態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設計與構建 99
第二節 案例企業分析評價 111
一、案例企業簡介 111
二、案例企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評價對比分析 121
附錄1 133
附錄2 135
第五章 技術創新動態能力與技術創新績效關係研究 137
節 理論推導 138
一、概念模型的建構 138
二、概念模型中的要素及其維度 139
三、技術創新動態能力與技術創新績效的關係分析 140
第二節 實證研究 144
一、變數的測量 144
二、量表設計 145
三、數據收集 146
四、數據分析方法 147
五、數據分析 148
六、技術創新動態能力與技術創新績效的關係分析 158
附錄 162
第六章 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中介效應研究 165
節 理論分析與推導 166
一、概念模型的建構 166
二、概念模型中的要素及其維度 166
三、互補資產與技術創新績效間的關係分析 167
四、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中介效應分析 170
第二節 實證研究 175
一、變數的測量 175
二、量表設計 176
三、數據收集 176
四、數據分析方法 177
五、數據分析 178
六、互補資產與技術創新績效間關係實證分析 199
七、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中介效應檢驗 201
附錄 219
第七章 組織學習的調節效應研究 223
節 理論分析與推導 224
一、概念模型的建構 224
二、概念模型中的要素及其維度 225
三、組織學習的調節效應分析 225
第二節 實證研究 228
一、變數的測量 228
二、量表設計 230
三、數據收集 231
四、描述性統計分析 232
五、信度檢驗 239
六、效度檢驗 240
七、相關分析 243
八、多重共線性檢驗 245
九、組織學習的調節效應檢驗 245
附錄 253
第八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257
節 研究結論 258
一、數據分析的發現 258
二、研究結論的闡述 260
第二節 本研究主要的創新點 261
一、提出了互補資產的新內涵和維度構成 261
二、提出了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新內涵和維度構成 261
三、提出了新的研究視角 262
四、實證了技術創新動態能力對互補資產與技術創新績效的中
介效應 262
五、提出基於互補資產視角下的提升技術創新動態能力的政策
和建議 263
第三節 政策建議 263
一、企業應意識到互補資產的重要性,並積極獲取內部互補
資產 263
二、構建戰略聯盟,整合供應鏈資源,有效利用外部資源 264
三、改變重物輕人的傳統觀念,加強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265
四、培育學習型企業文化,創建利於技術創新的組織氛圍 266
五、建立敏銳的管理信息系統,提高企業反應速度 266
六、提升技術創新動態能力,改善企業技術創新績效 267
第四節 研究的局限和未來的研究 272
參考文獻 27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