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布村(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同心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新布村,位於龍崗街道東部,距街道辦事處約10千米。相鄰自然村有丁甲嶺村、陽和浪村和嚇坑村。始建於明代,劉、葉、周姓先祖帶領族人南遷至此定居而形成。相傳很久以前此地為一片汪洋大海,後陸地上升,像一塊布,故名新布村。附近有松子坑水庫、上禾塘水庫、茅湖水庫。1997年村民在原地重建新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布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同心社區
  • 地理位置:龍崗街道東部
明清時期,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街道同樂社區;2015年,屬同心社區。
世居村民按人口數多少排序依次是劉姓、葉姓、周姓,均於明朝從粵北地區遷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550人,其中男性274人,女性276人;80歲以上25人,最年長者98歲(1男2女);實際在村人口54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92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50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泰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種植水稻,兼種甘蔗、花生等,養殖雞、鴨,培育菌類等,還有部分從事手工業,自給自足。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工業,成立股份公司,建設廠房及商業市場物業;部分村民經營小店鋪、餐飲,出售建材等;部分村民務工。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村集體經濟分紅、商業營等。村內有樹齡約200年的古榕樹1棵。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蓮蓉糕(用紅糖、糯米飯等製作)、煎堆,清明節的艾糍(用艾草和糯米製作),祭祖、喜事祈福的喜粄(用麵粉、酒麴等製作)。特色農產品有糯米糍、荔枝、龍眼、番石榴等。瀋海高速G15線、新布路、新布新路經過該村。1970年通電,1987年通電話,1997年通自來水,2000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1年通網際網路。村內有新布公園、協天宮公園、籃球場、健身廣場、村民活動中心等。
傳統民居為客家圍屋,現存11座。代表性民居有新布老圍,正面朝西偏南25度,面闊約60米,進深78米,占地面積約4600平方米,由三排房屋和兩座炮樓組成。第一排是一炮樓拖一排屋建築,炮樓位於南面,高3層,平面呈方形,天台女牆方桶式,四面開小窗,二、三層開射擊孔,頂層南面有炮樓(攝於2020年,同心社區供稿)兩個錦鯉吐珠排水口;與之相對的是另一座炮樓,高3層,平面呈長方形,四面開窗;第二排是11開間的三間兩廊式房屋,硬山頂,整體保存一般。現老圍周邊都是一些現代樓宇建築,原居民已搬出,房屋部分改建,將原有的三間兩廊布局改成單間用於出租。圍屋內原有劉氏宗祠、周氏宗祠,在20世紀60一70年代受到損毀。該村有關帝廟,始建於明朝,供奉關帝、財神。村民於除夕、正月初二、農曆六月二十四前往祭拜。其中,六月二十四為關帝誕,附近村的村民會參與祭祀活動。每年重大傳統節日,村民到先祖墓地祭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