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洞真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玉梅村的爛柯山,創建於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現存建築為清朝時期重修遺存。
新安洞真觀分兩區,南為洞窟區,北為古建築區。洞窟區,現存有五窟,大小不一。古建築區坐北向南,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現存的三進院落,由南向北為山門、三清殿、官廳、玉皇殿主體建築,分列於中軸線上;王母殿、奶奶廟、廂房、道房、道坊院分列兩廂,形成一組布局嚴謹的古建築群。新安洞真觀三清殿現存牆壁均有壁畫,大殿及山門等建築內還有彩繪壁畫30多幅。洞真觀是一處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建築,有著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2019年10月7日,新安洞真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歷史文化,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新安洞真觀創建於元大德年間(1297~1307年)。
明成化年間,新安洞真觀重修。
清乾隆年間,新安洞真觀重修。
清鹹豐年間,新安洞真觀重修。
1999年,新安縣文管所對新安洞真觀部分碑刻進行拓印整理。
建築格局
綜述
新安洞真觀分兩區,南為洞窟區,北為古建築區。洞窟區,現存有五窟,大小不一。洞窟區一帶為石灰岩質,石置水中可自升,俗稱“上水石”。其中最大的為“王喬仙洞”,高約4米,面積約30平方米,洞口狹中寬,洞口左側嵌有石碑一通。洞口內東壁及洞外東側有皇帝聖旨碑,陰刻漢、八思巴文及皇帝印章。古建築區坐北向南,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現存的三進院落,由南向北為山門、三清殿、官廳、玉皇殿主體建築,分列於中軸線上;王母殿、奶奶廟、廂房、道房、道坊院分列兩廂,形成一組布局嚴謹的古建築群。
山門
洞真觀山門是硬山式建築,三開間,內有壁畫4幅,山門與三清殿之間有一空地,中有古柏三株,其一乾枯。
三清殿
洞真觀最主要的建築為三清殿,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外圍東西長14.95米,南北寬11.1米,台基寬1米,高0.35米,內東西長13.7米,南北寬9.4米,高約10米,木結構,單層歇山頂,兩面坡琉璃瓦覆面,脊飾陶獸及半浮雕牡丹。挑檐下一斗二拱,殿內立柱八根,直徑50厘米。全部結構皆用斗拱的巧妙銜接和精確的榫卯技術承託了整個殿堂屋頂的重量。大殿梁架上繪有龍、雲紋等圖案,殿內尚存壁畫23幅,輪廓清楚、典雅莊重、內容豐富,有宗教故事、山水、人物,花鳥等。
文物遺存
壁畫
新安洞真觀三清殿牆壁均有壁畫,大殿及山門等建築內還有彩繪壁畫30多幅。這些壁畫輪廓清楚、內容豐富。
碑刻
新安洞真觀現存:豐題河南府爛柯山鐵斧詩碑、元成宗鐵穆耳聖旨碑、逢師一著碑、遊人題記碑及各時期重修碑記碑刻60餘通。王喬仙洞口左側嵌有石碑一通,大元大德五年歲次辛丑十一月下旬,洞口外兩側鑲有石刻,洞內兩側有“透靈碑”;洞口前平台上,另立一方元碑。上雕刻有“爛柯山真人仙跡喬仙洞”字樣。
歷史文化
相關傳說
據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晉代有個樵夫名叫王質,也有人喚他作“王樵”或者“王喬”。這天,他進山砍柴,看見兩位老者正坐在桃樹下下棋。王喬便停下觀看。一陣風吹落了桃花,樹上掛滿了紅桃。王喬感覺餓了,就摘了一個桃子吃。他發現,一盤棋還沒下完,桃樹已花開花謝、桃熟桃落了多次;山上的樹木也由綠變黃,由黃變綠多次。王喬驚奇不已,低頭一看,才發現自己的斧頭柄已經腐爛,只留下生鏽的斧頭。
王喬回到村里,發現村子跟以前不一樣了。一位長者說:“聽上一輩人說,一百多年前,村裡有個樵夫叫王喬,上山砍柴,一去無回。”王喬這才明白自己在山上遇到了神仙。王喬急忙返回,找到兩位老者,要拜他們為師。兩位老者沒有回應,走進了一個山洞。王喬尾隨著他們而去,因此成仙。
後來,人們把王喬砍柴的山稱為爛柯山(柯,“斧頭木柄”的古稱,爛柯,即斧柄朽爛之意),把仙者進入的洞稱為王喬洞。
文物價值
洞真觀是一處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建築,碑刻內容豐富,壁畫藝術都有著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新安洞真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洞真觀(王喬洞)
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新安洞真觀,路程約15.6千米,用時約29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