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批判導論(第二版)

新媒體批判導論(第二版)

《新媒體批判導論(第二版)》是2016年08月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李斯特(Lister,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媒體批判導論(第二版)
  • 作者:[英]李斯特(Lister,M.)
  • 譯者:吳煒華 付曉光
  • ISBN:978-7-309-12112-4/G.1567
  • 頁數:473頁
  • 定價:65 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520千字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技術是文化、媒介和歷史分析中無所不在的一個元素。本書向技術與文化哲學及其歷史領域拓展研究視野,全面介紹新媒體研究之起承。
紮根於英國媒介與文化研究的批判方法之中,本書融合視覺文化、媒介與文化史、媒介理論、媒介製作、哲學與科學史、政治經濟學與社會學等學科背景。知識全面、綜合且開放,是其研究新媒體的獨創方法。
本書第一版已被全球很多大學選為課程核心讀物,被各個層次的高等教育者所使用,是這一學科的師生必不可少的一本手邊書。

作者簡介

馬丁·李斯特(Martin Lister),英國布里斯托西英格蘭大學創意藝術學院視覺文化教授。他著述廣泛,涉足攝影、視覺文化與新媒體等領域,論著包括《數字文化的攝影影像》《電子影像時代的攝影術》等。
喬恩·多維(Jon Dovey),英國布里斯托西英格蘭大學創意藝術學院銀幕媒介教授。他的研究聚焦於技術與文化形式,編著的《分形之夢:社會語境中的新媒體》是英國最早的關於新媒體研究的專著之一。還出版了專著《詭譎之秀:第一人稱媒介與真實電視》《遊戲文化》。
賽斯·吉丁斯(Seth Giddings),英國布里斯托西英格蘭大學創意藝術學院數字媒介與批判理論資深講師。主講媒介實踐批判與新媒體研究等課程,尤其關注新媒體通俗文化與日常生活研究。目前的研究領域包括戲劇的民族志生產與技術文化,並在寫作與電影形式研究上有所建樹。
伊恩·格蘭特(Iain Grant),英國布里斯托西英格蘭大學社會與人文學院哲學部主任,致力於形上學、當代法國哲學、技術哲學與自然哲學。他對後康德歐洲哲學和科學廣有涉獵,專著有《後謝林的哲學基本》《後謝林的自然哲學》等。
基蘭·凱利(Kieran Kelly),英國布里斯托西英格蘭大學文化研究資深講師,主講媒介理論。他二十年前在政府公共部門的計算機服務領域工作,當下對新媒體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結合了其經濟史學的學術背景與早年計算機工作的經驗。

目錄

插圖目錄
案例目錄
二版前言
引論
第一章 新媒體與新技術
1.1新媒體:我們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1.2新媒體特徵:某些概念的界定
1.3改變與延續
1.4什麼樣的歷史?
1.5誰不滿意舊媒體?
1.6新媒體:待定或已然確定?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新媒體與視覺文化
2.1虛擬現實(VR)怎么了?
2.2虛擬和視覺文化
2.3數字虛擬
2.4沉浸:一段歷史
2.5透視、相機、軟體
2.6虛擬影像
2.7數字電影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網路、用戶與經濟學
3.1引言
3.2網際網路是什麼?
3.3賦予網路研究歷史意義
3.4經濟學和網路的媒介文化
3.5政治經濟學
3.6新媒體的社會形態
3.7商業影響的局限性
3.8全球化、新自由主義與網際網路
3.9數字鴻溝
3.10信息經濟的繁榮與蕭條
3.11智慧財產權,確定與決定
3.12作為新媒體的音樂
3.13長尾理論
3.14病毒式傳播
3.15碎片化與融合
3.16維基世界與Web 2.0
3.17身份認同與線上社區
3.18匿名
3.19歸屬
3.20在界面中生存
3.21網際網路與公共空間
3.22用戶生產內容:我們現在都是冬粉
3.23YouTube和後電視機時代?
3.24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中的新媒體
4.1賽博空間中的日常生活
4.2媒介家庭中的日常生活
4.3日常生活的技術形塑
4.4後人類時代的日常生活:新媒體和身份認同
4.5電子遊戲
4.6小結:日常中的賽博文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賽博文化:技術、自然與文化
5.1賽博文化和控制論
5.2重訪決定論:物理主義、人文主義和技術
5.3生物技術:自動機的歷史
5.4賽博文化理論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