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場構造須家河組四段氣藏描述》是由中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張世華、葉泰然、錢玉貴、楊映濤、李定軍、付菊、蔣能春、蒙欣、伍玲、劉興艷、葛忠偉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場構造須家河組四段氣藏描述
- 成果登記號:20160116
- 第一完成單位:中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20160116 |
項目名稱 | 新場構造須家河組四段氣藏描述 |
第一完成單位 | 中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 |
主要完成人 | 張世華、葉泰然、錢玉貴、楊映濤、李定軍、付菊、蔣能春、蒙欣、伍玲、劉興艷、葛忠偉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0-03-01 |
研究終止日期 | 2011-12-01 |
主題詞 | 砂礫岩互層氣藏;儲層量化預測;富集模式;多參數預測評價技術 |
任務來源 | 部門計畫; |
成果摘要
"四川盆地陸相須家河組氣藏已提交天然氣探明儲量的儲層岩性均為砂岩,而新場氣田須四段儲層岩性複雜,砂岩、砂礫岩和礫岩並存,有井證實含氣性較好。那么這種新型儲層是否具有富集聚集的條件呢?是否具備規模儲量呢?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特設立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新場構造須家河組四段氣藏描述》,探尋新場須四段的勘探潛力,為西南分公司增儲上產尋找新的陣地。項目取得的主要成果:1、明確了須四段內部含氣差異性的控制因素。新場須四段下含氣組合含氣性優於上組合,主要控制因素為:主要烴源岩生、排烴強度的差異決定了油氣充注的豐度;儲層展布方式以及岩性的差異導致了側向封堵能力的不同;上亞段主要成藏期構造與有利相帶的配置影響了天然氣的富集程度。2、建立了砂礫岩互層氣藏的富集聚集模式。新場須四段屬於辮狀河三角洲沉積體系,下亞段為平原-前緣亞相沉積,表現為砂岩、砂礫岩和礫岩儲層共存,在整體緻密的背景下仍有相對優質儲層的發育,有利於油氣的聚集。砂岩儲集是必要條件、礫岩封堵是關鍵條件、裂縫發育是高產條件。須四下亞段砂礫岩互層氣藏的富集區主要位於構造高部位的砂岩、礫岩均發育的區域。3、形成了砂礫岩互層儲層的有效地震預測技術。形成了適用於砂礫岩互層氣藏的疊前地質統計學儲層量化預測技術,對砂岩、礫岩厚度等儲層參數開展了定量預測,其儲層的預測精度達到88%以上。同時在地質成因分析基礎上,結合成像測井以及多種地震預測方法,形成了裂縫綜合預測技術。4、建立了砂礫岩互層氣藏多參數天然氣富集預測評價技術。建立了須四下亞段砂礫岩互層氣藏富集區多參數評價標準,開展了須四下亞段的天然氣富集區評價。項目成果在生產上及時套用。2010-2012年期間在富集區部署了7口,6口達到工業氣流標準,鑽井成功率達到85.7%。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2012年向國家提交天然氣探明儲量408.09億方,成為四川盆地首個規模性的砂礫岩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