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分析法學中的方法論問題研究:由哈特的描述性法理學引發的爭議

《新分析法學中的方法論問題研究:由哈特的描述性法理學引發的爭議》是2010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映涵。

基本介紹

  • 書名:新分析法學中的方法論問題研究:由哈特的描述性法理學引發的爭議
  • 作者:沈映涵
  • ISBN:9787511809957
  • 定價:¥25元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法律理論的建構方式問題正日益成為新分析法學中的爭論焦點。本書以哈特所提出的描述性法理學主張為研究起點,分別對由這一主張體現出來的描述性方法和概念分析方法所引發的兩個方面的方法論之爭進行具體的梳理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重新審視和反思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論進路,以期釐清這場方法論之爭的發展脈絡以及爭論各方所採用的方法論進路的有效性及其限度。
本書認為,不僅哈特的描述主義進路並不能成立,而且自然主義進路也不足以從根本上徹底取代概念分析,然而,儘管如此,哈特的描述主義主張以及萊特的自然主義主張卻有可能使我們重新思考法律理論的建構目的這個根本性的問題,並在尋求更為適當的法律理論建構方式的同時,為討論範圍日趨狹隘的新分析法學提供擺脫困境的契機。
本書強調,法律理論的建構應當以更好地理解社會實踐和法律實踐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為根本目的,相應地,對法律理論建構方式的探討不應僅僅拘泥於單純的方法論的派別之爭,而應當結合傳統的概念分析方法與自然主義所提供的經驗研究方法,這樣不僅可以使法律理論的建構重新回到其所試圖實現的根本理論目的上來,而且也有可能進一步為處於困境中的新分析法學提供更為寬泛的研究路徑和更為開放的研究空間。

作者簡介

沈映涵(1981-),女,遼寧鞍山人,法學博士,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治學方向為西方法律哲學與政治哲學,側重研究新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方法論問題及德沃金的平等自由主義觀念。至2010年,已在《政法論壇》、《法制與社會發展》、《中國社會科學輯刊》、《社會科學報》、《中國書評》、《西方法律哲學家研究年刊》等獨立發表論文十餘篇、譯文數篇。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
1.1論題的確定及其意義
1.2新分析法學中的方法論問題研究現狀
1.3本書論題的限定
1.4本書的論述路徑及結構安排
第2章 哈特的描述主義進路——方法論之爭的緣起
2.1描述主義進路的提出
2.2規則模式的確立
2.2.1規則觀念的引入——從"命令"到"規則"
2.2.2兩類規則的結合——法律的核心特徵
2.2.3 承認規則——法律體系的基礎
2.3 內在觀點——參與者的視角
2.3.1規則的內在方面
2.3.2 內在觀點
2.4 第三種類型的陳述——觀察者的立場
第3章 德沃金的解釋主義進路——對描述主義進路的批判
3.1 規範性法理學的提出
3.2 “語言學之刺”的主張
3.3 建構性的解釋主義進路
3.4 後續的爭辯
3.4.1哈特對德沃金的回應
3.4.2 德沃金金對哈特的再批判
第四章 法律理論與道德評價——進一步的爭論
4.1 對德沃金解釋主義進路的推論——佩里的主張
4.1.1 哈特的兩項方法論主張
4.1.2 描述性主張與規則模式
4.1.3 內在觀點與預測論
4.1.4 功能主義與描述性法理學
4.1.5 溫和的內在主義解釋進路
4.2 對哈特描述主義進路的捍衛——科爾曼的主張
4.2.1 經由“語義學之刺”的規範性法理學
4.2.2“自我觀念主張”與“弱褒揚屬性”
4.2.3 解讀哈特的描述性主張——對佩里的回應
4.3 中間立場——迪克森的主張
4.3.1 中間評價理論的提出
4.3.2 對佩里主張的批判
4.4小結
第5章 法學中的"自然主義轉向"——對概念分析的挑戰
5.1哲學中的"自然主義轉向"——奎因的自然化的認識論
5.1.1對經驗論"兩個教條"的批判
5.1.2自然化的認識論
5.2超越哈特與德沃金之爭——萊特的自然化的法理學
5.2.1對法學中的概念分析方法的批判
5.2.2自然化的法理學
第6章結語:對新分析法學中的方法論之爭的再思考
6.1描述主義進路的可能性
6.2自然主義進路的有效性
6.3對概念分析方法的反思
6.4法律理論的建構方式與新分析法學的未來
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