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媒:2014·1》是2014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新傳媒:2014·1
- 作者:宮承波主編
- 出版社: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437187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新傳媒(2014.1)》匯集了關注傳媒現實,研究傳媒理論,既重視對新媒體的研究,也在傳統媒體的研究中引入新思維的優秀文章。《新傳媒(2014.1)》分為特稿、焦點話題:微電影研究、新媒體前沿、廣播電視前沿、新聞與傳播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媒體創意與策劃、創新傳媒教育、讀書樂園、封面人物介紹等9個版塊的內容。
圖書目錄
主編絮語
特稿
新媒體時代人文精神的重建與弘揚——“人文精神再討論”會議綜述
焦點話題:微電影研究
解讀當前微電影發展的失范與規制
不求重建世界,但求重建你的眼睛——波蘭動畫微電影《白寡婦行動》創意分析
廣告微電影創意探尋——以耐克廣告微電影《科比就是黑曼巴》為例
當愛情成為一種“符號”——愛情微電影《符號》創意分析
科學的浪漫——科學微電影《白眼之殤》創意分析
微電影為品牌“化妝”——廣告微電影《逆時·恆美》創意分析
此心安處是吾鄉——廣告微電影LEAVE ME創意分析
溫暖親情 人間大愛——親情微電影《心酸的恩情》創意分析
創新思維在微電影中的運用——以微電影《拾荒少年》為例
微電影鏡頭語言創意分析——以《吾時將近》(Our Time Is Up)為例
未來的視界——微電影Singt創意分析
武漢系列城市宣傳片的創意分析
新媒體前沿
淺析新聞客戶端”手機人民網”的現狀和前景
淺談傳統媒體微信訂閱號的運營——以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為例
試論網路新聞評論專題的特色與功能——人民網觀點頻道《聚焦改革2014兩會言論》專題評介
新媒體背景下的新聞職業道德建設——以北京電視台與郭德綱的微博罵戰為例
中國媒體中的外國領導人形象探析——以中青線上對奧巴馬的報導為例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智慧型手機功能探析——使用與滿足理論視角的省察
廣播電視前沿
留守兒童視界中的卡通片暴力場景分析——基於S省W縣L中心國小留守兒童的調查
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研究綜述
英國廣播公司電視新聞頻道建設的成功之道
新聞與傳播研究
全媒體時代的媒介特徵分析
影像邏輯的內在構成探析
淺析新記《大公報》對新聞專業主義的實踐與發展
企業報構建“走轉改”長效機制的路徑——以《中國海洋石油報》為例
品牌跨文化傳播中形象代言人作用機理與匹配性研究
傳播學的歐洲哲學思想溯源
文化創意產業研究
“微”時代下網路社區的盈利模式探析——以依託於社區文化的天涯為例
新世紀網路動畫初探
媒體創意與策劃
《故事新語}電視節目策劃案
《年代建築資料室》電視節目策劃案——追憶年代故事,暢遊年代蹤跡
《失落的美食》電視節目策劃案
《老“玩”童》電視節目策劃案
《誰是精英》電視節目策劃案
創新傳媒教育
媒體轉型中我國新聞教育的困惑
讀書樂園
規範與自由:方法論上的矛盾二重性——讀《電視與鄉村社會變遷》有感
詳而不繁,概而不陋——讀《廣播電視概論(第二版)》有感
以變局思策略,以創意謀變革——《廣播電視創意與策劃》評述
《春晚三十年》讀後
封面人物介紹
青年學者范松楠
作者簡介
宮承波(1966~),山東章丘市人。山東大學文學(文藝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法學(民族社會學)博士後。
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傳播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任網路與新媒體(媒體創意方向)專業委員會主任、媒體創意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主要致力於傳媒理論、媒體創意及文化創意產業方面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