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十分落後;今天,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二石油和化學品生產、消費大國,《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發展史(1949—2009)》將真實再現1949—2009這60年來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歷經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難而輝煌的歷程,將實證研究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發展在每一個階段對當時的內政外交、國民經濟、人民民眾的物質及文化生活等社會各重要方面的客觀影響,同時通過“口述史”來再現新中國“石油人”和“化工人”的奮鬥歷程。
基本介紹
- 書名: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發展史
- 出版社: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 頁數:415頁
- 開本:16
- 品牌: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 作者:黃時進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283831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發展史(1949-2009)》獲第三屆文匯·彭心潮優秀圖書出版基金的出版資助,並得到了教育部“2010華東理工大學交叉學科與重大項目培育基金”的資助。
作者簡介
作者:黃時進
湖南長沙人。復旦大學科技哲學博士,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後,現任華東理工大學人文科學研究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科學傳播、科學技術史、企業文化等。著有專著《科學傳播導論》,已在《哲學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技術哲學》《學術界》《新聞界》《求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系統科學學報》等國內重要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獨立主持完成過多項教育部、中國科協、上海市委、上海科委、上海科協、上海市浦東新區、上海市黃浦區等縱向研究課題及上海汽車集團等橫向企業課題。
湖南長沙人。復旦大學科技哲學博士,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後,現任華東理工大學人文科學研究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科學傳播、科學技術史、企業文化等。著有專著《科學傳播導論》,已在《哲學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科學技術哲學》《學術界》《新聞界》《求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系統科學學報》等國內重要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獨立主持完成過多項教育部、中國科協、上海市委、上海科委、上海科協、上海市浦東新區、上海市黃浦區等縱向研究課題及上海汽車集團等橫向企業課題。
圖書目錄
第四章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高質量快速發展階段(1978—2000年)
第一節十一屆三中全會及改革開放後(1978—2000年)政治經濟概略
第二節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高質量快速發展階段(1978—2000年)整體發展情況
第三節此階段石油化學工業對當時的內政外交、國民經濟、人民民眾的物質及文化生活等社會各重要方面的客觀影響
第四節吉化記憶(1978—2000年)
第五章進入新世紀的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2001—2009年)
第一節進入新世紀(2001—2009年)政治經濟概略
第二節進入新世紀的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2001—2009年)整體發展情況
第三節此階段石油化學工業對當時的內政外交、國民經濟、人民民眾的物質及文化生活等社會各重要方面的客觀影響
第四節吉化記憶(2001—2009年)
第六章展望未來的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
第一節“中國夢”引導的強國之路
第二節未來的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的整體發展藍圖
第三節未來石油化工工業發展對以後內政外交、國民經濟、人民民眾的物質及文化生活等社會各重要方面的客觀影響預測
第四節走向未來的吉化
附錄中國石油化學工業大事年表(1978—2009年)
參考文獻
第一節十一屆三中全會及改革開放後(1978—2000年)政治經濟概略
第二節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高質量快速發展階段(1978—2000年)整體發展情況
第三節此階段石油化學工業對當時的內政外交、國民經濟、人民民眾的物質及文化生活等社會各重要方面的客觀影響
第四節吉化記憶(1978—2000年)
第五章進入新世紀的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2001—2009年)
第一節進入新世紀(2001—2009年)政治經濟概略
第二節進入新世紀的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2001—2009年)整體發展情況
第三節此階段石油化學工業對當時的內政外交、國民經濟、人民民眾的物質及文化生活等社會各重要方面的客觀影響
第四節吉化記憶(2001—2009年)
第六章展望未來的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
第一節“中國夢”引導的強國之路
第二節未來的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的整體發展藍圖
第三節未來石油化工工業發展對以後內政外交、國民經濟、人民民眾的物質及文化生活等社會各重要方面的客觀影響預測
第四節走向未來的吉化
附錄中國石油化學工業大事年表(1978—2009年)
參考文獻
序言
石油化學工業包括石油煉製工業和以石油、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學工業(簡稱石油化工)。石油化學工業是基礎性產業,它為農業、能源、交通、機械、電子、紡織、輕工、建築、建材等工農業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及服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國的支柱產業部門之一,同時石油化學工業也與國防和國家戰略安全緊密相關,一定程度上還影響著國家的內政外交,可謂國家工業的基石。
石油煉製工業是將原油經過常減壓蒸餾、催化裂化、加氫精制、冷凍脫蠟、催化重整等煉製過程,生產出包括各種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潤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氣、石油焦炭、石蠟、瀝青等。石油化工則以輕質油品(凝析油、石腦油、輕柴油等)、天然氣、石油氣為主要原料,經過裂解、分離、合成等工藝過程,生產出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有機化工原料合成樹脂和塑膠、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合成氨等產品,然後再進一步加工成生產資料和消費品。
《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發展史(1949-2009)》通過真實記錄和描述新中國1949年以來廣大石油化工幹部職工,在舊中國“一窮二白”薄弱基礎上艱苦創業,無私奉獻,至2009年我國石油化學工業已經發展為世界第二石油和化學品生產及消費大國的過程,並總結經驗,展示成果,弘揚石油化工人的奮鬥精神,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石油化學工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發展史(1949-2009)》的出版,希望能填補石油化學工業史著述的空缺,完善從古代、近代直到當代的中國石油化學工業史的研究體系,也希望能為中國石油化學工業史及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 “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關注和指導。由於本人學術水平有限,加上課題要求的時間緊張,史料收集及處理難免有所紕漏,敬請讀者批評和指正,並補充資料和展開討論。
《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發展史(1949-2009)》獲得了第三屆文匯·彭心潮優秀圖書出版基金的出版資助,並得到了教育部“2010華東理工大學交叉學科與重大項目培育基金”的資助,對於幫助過本項目的校內外領導、專家和朋友,筆者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謝。
石油煉製工業是將原油經過常減壓蒸餾、催化裂化、加氫精制、冷凍脫蠟、催化重整等煉製過程,生產出包括各種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潤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氣、石油焦炭、石蠟、瀝青等。石油化工則以輕質油品(凝析油、石腦油、輕柴油等)、天然氣、石油氣為主要原料,經過裂解、分離、合成等工藝過程,生產出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有機化工原料合成樹脂和塑膠、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合成氨等產品,然後再進一步加工成生產資料和消費品。
《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發展史(1949-2009)》通過真實記錄和描述新中國1949年以來廣大石油化工幹部職工,在舊中國“一窮二白”薄弱基礎上艱苦創業,無私奉獻,至2009年我國石油化學工業已經發展為世界第二石油和化學品生產及消費大國的過程,並總結經驗,展示成果,弘揚石油化工人的奮鬥精神,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石油化學工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發展史(1949-2009)》的出版,希望能填補石油化學工業史著述的空缺,完善從古代、近代直到當代的中國石油化學工業史的研究體系,也希望能為中國石油化學工業史及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 “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關注和指導。由於本人學術水平有限,加上課題要求的時間緊張,史料收集及處理難免有所紕漏,敬請讀者批評和指正,並補充資料和展開討論。
《新中國石油化學工業發展史(1949-2009)》獲得了第三屆文匯·彭心潮優秀圖書出版基金的出版資助,並得到了教育部“2010華東理工大學交叉學科與重大項目培育基金”的資助,對於幫助過本項目的校內外領導、專家和朋友,筆者在此表示由衷地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