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銀行IT架構》是2019年6月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
基本介紹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出版信息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ISBN:9787111624776
- 版次:1
- 商品編碼:12526755
- 品牌:機工出版
- 包裝:平裝
- 叢書名:銀行業信息科技風險管理高層指導委員會銀行業信息化叢書
- 開本:16開
- 出版時間:2019-06-01
- 用紙:膠版紙
- 頁數:184
內容簡介
本書由國內*家網際網路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先生領銜編寫。書中結合微眾銀行成功實踐經驗,從分散式架構的誕生背景、理論體系、歷史演進、實現原理、技術特性、實踐理念等多個維度對新一代銀行IT架構進行了全面介紹,並對新一代銀行IT架構涉及的運營操作、系統監控、版本發布等管理框架進行了詳盡說明。
本書既是對新一代銀行IT架構抽絲剝繭般的詳細解構,又是該架構設計者們對銀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深度思考,非常適合金融機構及網際網路金融科技從業者、IT架構師、信息安全從業者、高校學生等人士閱讀。
作者簡介
銀行業信息科技風險管理高層指導委員會(簡稱“高層指導委員會”)
是由銀監會發起,20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自願參與建立的行業性、專業性高層組織。高層指導委員會的宗旨是:以全面風險管理為導向,提升銀行業信息科技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提升銀行業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科技風險管理整體水平,推動銀行業信息科技持續、健康發展,維護金融穩定和國家安全。高層指導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對銀行業信息化建設與信息科技風險管理工作進行研究、指導,並提供諮詢、建議,研究銀行業信息化建設重大發展問題,深入傳導貫徹信息科技監管政策,開展專業指導和風險分析,開展信息科技課題研究,推動銀行業信息科技領域新興技術研究,促進銀行業信息科技領域的交流合作。高層指導委員會自2011年成立以來,相繼建立了風險分析、課題研究、專業指導等常態化工作機制,編印內部刊物《金融科技治理與研究》,組建銀行業信息科技發展與風險管理專家庫,組織編著銀行業信息化叢書,開展“銀行業信息化高級人才提升計畫”,有效提升了銀行業信息化工作的整體性、科學性和前瞻性,為銀行業信息科技領域的經驗交流、知識分享和資源互補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1章 引言 / 1
1.1 全球商業銀行信息科技運用的發展 / 1
1.2 “網際網路+”戰略下的中國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 / 3
1.2.1 擁抱“網際網路+”,普惠金融帶來銀行IT新挑戰 / 3
1.2.2 跨界融合,尋找平衡點 / 4
1.2.3 關係國計民生,銀行技術安全可控提上議事日程 / 6
1.3 基於安全可控技術構建新一代銀行IT架構 / 6
1.3.1 新挑戰 / 6
1.3.2 架構關注點 / 8
第2章 分散式架構理論及典型實踐 / 11
2.1 CAP理論 / 12
2.2 分散式架構典型技術介紹 / 13
2.2.1 分散式資料庫 / 14
2.2.2 分散式快取 / 21
2.2.3 分散式存儲 / 24
2.2.4 分散式訊息匯流排 / 31
2.2.5 分散式負載均衡網關 / 35
第3章 當前主流的IT架構分析 / 43
3.1 集中式松耦合架構理論和實踐 / 44
3.1.1 耦合性架構 / 44
3.1.2 集中式架構 / 48
3.1.3 從集中式緊耦合架構到集中式松耦合架構 / 50
3.2 網際網路行業高性能的有損服務 / 52
3.2.1 從集中式到分散式 / 52
3.2.2 從ACID到CAP/BASE / 54
3.2.3 分散式架構在網際網路行業中的典型套用 / 59
3.3 對新一代銀行IT架構的匹配性分析 / 62
3.3.1 傳統銀行IT架構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 63
3.3.2 新一代銀行採用網際網路分散式架構的可行性 / 64
3.3.3 新一代銀行如何實現核心業務系統的技術轉型 / 67
第4章 新一代銀行IT架構分析 / 69
4.1 設計原則 / 69
4.1.1 高性能 / 70
4.1.2 高彈性 / 71
4.1.3 高可用性 / 72
4.1.4 高規範性 / 72
4.1.5 低成本 / 73
4.1.6 低風險 / 75
4.2 與當前主流架構的對比 / 75
4.2.1 分散式松耦合架構 / 76
4.2.2 分散式單主多副本架構 / 80
4.3 新一代架構概念模型解析 / 84
4.3.1 分散式松耦合一主多從多副本強一致架構 / 84
4.3.2 新一代架構的關鍵概念定義 / 86
4.4 實施成果 / 88
第5章 新一代銀行IT架構實踐 / 89
5.1 微眾銀行的安全可控技術實踐 / 89
5.1.1 實施理念 / 89
5.1.2 整體技術堆疊 / 93
5.1.3 核心技術介紹 / 95
5.2 解構微眾銀行新一代網際網路架構 / 104
5.2.1 架構總覽 / 104
5.2.2 關鍵技術難點分析 / 110
5.2.3 以客戶為單位的分散式架構 / 118
5.2.4 通過安全可控技術構建新一代套用架構 / 122
第6章 新一代架構下的運維管理 / 128
6.1 新一代架構下的運維管理體系 / 128
6.1.1 運維管理體系介紹 / 128
6.1.2 體系架構 / 129
6.2 體系關鍵點 / 131
6.2.1 運維閉環 / 131
6.2.2 高可用資源分配 / 132
6.2.3 靈活可配的IT服務管理 / 132
6.2.4 運維流程方法及指引 / 134
6.2.5 灰度發布機制 / 135
6.3 體系的關鍵工具系統 / 136
6.3.1 DE專家設計工具 / 136
6.3.2 ITSM IT服務管理系統 / 136
6.3.3 IRAA智慧型資源管家 / 137
6.3.4 CMDB配置管理資料庫 / 138
6.3.5 AOMP 自動化運維平台 / 139
6.3.6 IMS監控 / 140
6.3.7 WeDOS雲平台管理系統 / 141
6.4 系統效能 / 143
6.5 服務治理 / 143
6.5.1 服務治理的簡介 / 143
6.5.2 分散式架構下的服務治理 / 144
6.5.3 服務的生命周期管理 / 151
第7章 架構效能分析 / 155
7.1 架構特性的實現效果 / 155
7.1.1 高性能 / 156
7.1.2 高可用性 / 156
7.1.3 高規範性 / 159
7.1.4 高可擴展性 / 161
7.1.5 低成本 / 163
7.1.6 低風險 / 163
7.2 架構效能 / 165
7.2.1 經濟效益 / 165
7.2.2 社會效益 / 169
後記 / 172
前言
第1章 引言 / 1
1.1 全球商業銀行信息科技運用的發展 / 1
1.2 “網際網路+”戰略下的中國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 / 3
1.2.1 擁抱“網際網路+”,普惠金融帶來銀行IT新挑戰 / 3
1.2.2 跨界融合,尋找平衡點 / 4
1.2.3 關係國計民生,銀行技術安全可控提上議事日程 / 6
1.3 基於安全可控技術構建新一代銀行IT架構 / 6
1.3.1 新挑戰 / 6
1.3.2 架構關注點 / 8
第2章 分散式架構理論及典型實踐 / 11
2.1 CAP理論 / 12
2.2 分散式架構典型技術介紹 / 13
2.2.1 分散式資料庫 / 14
2.2.2 分散式快取 / 21
2.2.3 分散式存儲 / 24
2.2.4 分散式訊息匯流排 / 31
2.2.5 分散式負載均衡網關 / 35
第3章 當前主流的IT架構分析 / 43
3.1 集中式松耦合架構理論和實踐 / 44
3.1.1 耦合性架構 / 44
3.1.2 集中式架構 / 48
3.1.3 從集中式緊耦合架構到集中式松耦合架構 / 50
3.2 網際網路行業高性能的有損服務 / 52
3.2.1 從集中式到分散式 / 52
3.2.2 從ACID到CAP/BASE / 54
3.2.3 分散式架構在網際網路行業中的典型套用 / 59
3.3 對新一代銀行IT架構的匹配性分析 / 62
3.3.1 傳統銀行IT架構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 63
3.3.2 新一代銀行採用網際網路分散式架構的可行性 / 64
3.3.3 新一代銀行如何實現核心業務系統的技術轉型 / 67
第4章 新一代銀行IT架構分析 / 69
4.1 設計原則 / 69
4.1.1 高性能 / 70
4.1.2 高彈性 / 71
4.1.3 高可用性 / 72
4.1.4 高規範性 / 72
4.1.5 低成本 / 73
4.1.6 低風險 / 75
4.2 與當前主流架構的對比 / 75
4.2.1 分散式松耦合架構 / 76
4.2.2 分散式單主多副本架構 / 80
4.3 新一代架構概念模型解析 / 84
4.3.1 分散式松耦合一主多從多副本強一致架構 / 84
4.3.2 新一代架構的關鍵概念定義 / 86
4.4 實施成果 / 88
第5章 新一代銀行IT架構實踐 / 89
5.1 微眾銀行的安全可控技術實踐 / 89
5.1.1 實施理念 / 89
5.1.2 整體技術堆疊 / 93
5.1.3 核心技術介紹 / 95
5.2 解構微眾銀行新一代網際網路架構 / 104
5.2.1 架構總覽 / 104
5.2.2 關鍵技術難點分析 / 110
5.2.3 以客戶為單位的分散式架構 / 118
5.2.4 通過安全可控技術構建新一代套用架構 / 122
第6章 新一代架構下的運維管理 / 128
6.1 新一代架構下的運維管理體系 / 128
6.1.1 運維管理體系介紹 / 128
6.1.2 體系架構 / 129
6.2 體系關鍵點 / 131
6.2.1 運維閉環 / 131
6.2.2 高可用資源分配 / 132
6.2.3 靈活可配的IT服務管理 / 132
6.2.4 運維流程方法及指引 / 134
6.2.5 灰度發布機制 / 135
6.3 體系的關鍵工具系統 / 136
6.3.1 DE專家設計工具 / 136
6.3.2 ITSM IT服務管理系統 / 136
6.3.3 IRAA智慧型資源管家 / 137
6.3.4 CMDB配置管理資料庫 / 138
6.3.5 AOMP 自動化運維平台 / 139
6.3.6 IMS監控 / 140
6.3.7 WeDOS雲平台管理系統 / 141
6.4 系統效能 / 143
6.5 服務治理 / 143
6.5.1 服務治理的簡介 / 143
6.5.2 分散式架構下的服務治理 / 144
6.5.3 服務的生命周期管理 / 151
第7章 架構效能分析 / 155
7.1 架構特性的實現效果 / 155
7.1.1 高性能 / 156
7.1.2 高可用性 / 156
7.1.3 高規範性 / 159
7.1.4 高可擴展性 / 161
7.1.5 低成本 / 163
7.1.6 低風險 / 163
7.2 架構效能 / 165
7.2.1 經濟效益 / 165
7.2.2 社會效益 / 169
後記 /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