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教條又譯“斯密信條”。指亞當·斯密由其收入決定價值論所導致的一個錯誤觀點。他認為社會總產品的價值只分解為工資、利潤和地租三種收入,即分解為 (v+m),而不包括生產資料 (即不變資本c) 的價值。這一觀點後來為許多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所承襲,馬克思譏稱之為“斯密教條”。斯密這個錯誤的實質就在於把產品的全部價值 (c+v+m) 與產品中所包含的新創造的價值 (v+m) 混同起來,而忽略了不變資本 (生產資料) 的價值 (c),這導致了許多理論上的混亂和錯誤,堵塞了他對資本主義再生產進行科學的理論分析的可能性。斯密有時也感到商品價值中應當包括生產資料的價值。為了自圓其說,他便通過區分一系列概念迂迴曲折地維護自己的信條。首先,是總收入與純收入的區分。總收入是年總產品 (c+v+m),純收入是從年總產品中扣除了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之後的餘額 (v+m),通過這樣的劃分,斯密便在“總收入”的名義下,將自己原先丟掉的生產資料的價值偷偷地又塞進了商品的價值當中。其次,是單個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區別。他認為不變資本作為商品價值的第四個要素被引進,這隻適用於單個資本。從整個社會來說,某部門所需的生產資料乃是另一部門所生產的產品,其價值最終也分解為社會三種收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斯密教條
- 外文名:Smith's faith
- 學科:經濟學
- 創立者:亞當·斯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