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嶺古道在餘姚梁弄鎮東面約三公里處有一條古道,全長十餘里,上、下坡共有4000多級石級,皆由不規則的石塊鋪成,一路彎曲盤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斤嶺古道
- 地理位置:餘姚梁弄鎮
- 長度:10餘里
- 入口:斤嶺下村
- 出口:鹿亭鄉中姚村
基本信息,地名由來,古道情況,人文歷史,
基本信息
其間有時斷時連的卵石路和幾座石板橋,沿途還能見到三四座石木構成的古涼亭,供挑山工和路人歇息。一條山溪忽左忽右隨嶺而上,兩旁毛竹繁生,遮陽蔽日,溪泉淙淙,鳥鳴枝頭,四周群峰起伏。
地名由來
此嶺從梁弄集鎮翻越到南端的鹿亭鄉中姚村正好十六華里,古時十六兩為一斤,所以當地百姓習慣稱之“斤嶺”。無獨有偶,明代有個老和尚路過這裡,在半嶺上休息,他俯身觀玩山景,頓覺整條嶺猶如一桿巨秤,他坐著的岩石就像一隻秤砣,連聲讚嘆,並取出筆,蘸上硃砂,在大石岩上寫上“斤嶺”兩字。後人觀之,把它鑿刻,至今字跡尚能依稀可見。自此,人們把這塊岩石亦稱為“鑿字岩”。
古時,斤嶺乃是杭、紹經梁弄通明州(寧波)、奉化的必經之路,歷來是商郵往來驛道,也是四明山百姓竹木柴筍、淘籮飯籃、糧食雜貨運輸出入的交通要道。成群的挑山工,無數的“白袋皮”(舊時為方便在山嶺上行走,盛貨物的器具都是用白布縫製的大口袋),竹木削制的扁擔,還有哼著號子的山裡人,都成“摺尺形”在嶺路上甩步行進。“上磨肩胛,下磨腳底”、“出門爬斤嶺,飯包掛頭頸,累了歇涼亭,渴了冷水飲……”這些都是千百年來,當地老百姓的生活寫照。不過,有了斤嶺,山民進出方便,受福良多,從這個角度來說,當時的斤嶺確也成“金嶺”了。
古道情況
斤嶺始步於嶺腳下的斤嶺下村,從村東的“牛角橋”開始起步,就算正式登嶺了,迎面兩棵幾人合抱粗的古楓樹像迎賓似的分立兩旁,以示歡迎。往上攀登,過“小洋岩”,跨“鑿字岩”,穿過“石門檻”,到第一座涼亭,再登千餘級石級,就到了位於半嶺的“它(讀tuo)山殿”。它與餘姚的“它山廟”、鄞州的“它山堰”同出一宗,是北宋時期,民間百姓為紀念水利功臣———它山廟神而建造的廟宇。它山殿里廂是正殿,內塑廟神、判官、四大金剛等佛像;外面是一座穿路涼亭,供人們歇息閒聊。盛夏酷暑,當你因登嶺而汗流浹背之時,坐上那陰涼的石條凳,喝上一竹勺清泉,享受陣陣清風,頓覺暑熱與疲勞全消。
“它山殿”正對面的山壟里滲出一小泓山泉,形成一水潭,名曰“神泉井”,據說喝了它,保健康,治百病。我想,這也許與山壟內的地質構造、礦物元素有關吧。
過了它山殿,拾級而上,山勢石級稍見平坦些,涼風助程,邁步也輕鬆多了。不出20分鐘,就能登上仰慕已久的斤嶺之巔———鬥風嶺崗。嶺頂原是座古涼亭,現被善男信女們改建為“仙姑娘娘廟”,廟旁有近年建造的名為“鹿回頭”的六角亭一座,供遊人休息、攝影、望遠觀景等。登上鬥風嶺,頓覺心曠神怡,揚眉吐氣,南望四明七十二峰連綿起伏,雲霧繚繞;回首北望,四明湖盡收眼底,水平如鏡,連姚城高樓也能依稀可見。
人文歷史
斤嶺,它不僅是交通古道,而且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傳說南宋時期,金兵追尋小康王來到良嘉弄(即梁弄),忽聞牛皋大將帶領數萬“岳家軍”將金兵團團圍住,金兀朮走投無路向斤嶺撤退。可是金兵剛上斤嶺頂,來不及辨清方向,就被埋伏在亂柴叢中的牛皋精兵以迎頭痛擊,打得金兵抱頭鼠竄,大敗而逃。當地百姓為作紀念,故一度稱斤嶺為“金牛嶺”,簡稱“金嶺”。
明嘉靖年間,餘姚泗門人謝志望率部伏守斤嶺幾天幾夜,襲擊來犯倭寇。謝雖戰死於嶺上,但他的部下英勇死戰,最終把倭賊打得落荒而逃。說來真神,凡是入侵之敵踏上斤嶺,必敗而歸。其實,這與斤嶺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地形有著密切的關係呀!
如今,歷盡歲月滄桑的斤嶺古道已被蜿蜒寬闊的柏油公路割離得時斷時續,宛若文字中的省略號。而那些石步階也早已被雜草、小竹所覆蓋,石橋成了擺設,涼亭成了廢墟,唯有潺潺的東溪之水還唱著歡歌,融入到四明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