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英文俗名,瀕危狀態,形態特徵,棲所生態,地理分布,漁業利用,
英文俗名
Diagonal shrimpgoby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13;臀鰭:Ⅰ/13;胸鰭:19~20。縱列鱗75~79;橫列鱗21~22;背鰭前鱗15。標準長為體高的5.2~6.7倍。尾鰭長大於頭長,標準長為尾鰭長的2.8~3.6倍。腹鰭癒合處非常低,僅像分叉般。體呈乳白色,背側較深;體側具有5條明顯的橘色至紅褐色寬斜斑帶,斜帶的寬度略小於斜帶間距,斜帶間的體背側零散的分布一些碎斑點,腹側則沒斑點;眼後方另有1條橘色邊的深色細斜帶,貫穿眼睛亦有1條細斜帶。各鰭透明而偏黃,第1背鰭沒有暗色眼斑,但密布橘色細點;第二背鰭的上半部亦密布橘色細點,下半部與體同色,並有藍色緣斑點:臀鰭具1條藍邊的橘褐色縱帶;尾鰭具C-型的紅褐色斑紋。。(林上智、林沛立編寫2012/10)
棲所生態
暖水性中小型底層魚類,生活於熱帶沿岸珊瑚礁區或沙礫底上,常與槍蝦營共生生活。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包括肯亞、馬達加斯加、紅海、波斯灣、斯里蘭卡、生島、安達曼海、瓜達康納爾島、所羅門、弗洛勒斯海、印尼,南至大堡礁等。陳等(2010)首次紀錄於墾丁地區。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