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大樓建造到一半時,亨利·摩爾接到了為該組織設計一個大型雕像的委託。這件雕像將放置在大樓主要入口的正前方。作為一個雕塑家,摩爾以前從不去關心對作品的題材要作什麼通俗或深邃的解釋,而這次他意識到自己是在為一個思想目的性極強的機構搞創作,因此認為選擇人類應有社會責任感的題材是適宜的。他仔細研究了有關家庭成員、文化教育、國際團結這些思想產生的來龍去脈,並從中得到了啟發。經過反覆推敲,在拋棄了許多初稿後,摩爾決定雕刻一個不帶任何故事情節的斜倚像, 既避免了任何俗套的比喻性,又能使人們產生各種遐想。這件作品是摩爾創作的“斜倚像”主題中最成功的一件。
雕像使用了大理石,白色的石質與後面大樓的部分白顏色相呼應,使作品與環境有機地融為一體。石像的頭部高昂,目略偏斜,眼睛的造型雖然相對簡單,但也絕非輕率雕刻而成。這一雙眼睛所表達的思想和感情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整個石雕人像精神面貌的基調。 作品在完成後,深受公眾的好評。至今,無論是作為一件藝術品還是一件主題性的雕塑,它都有著很高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