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坑村(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岩街道浪心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料坑村,位於石岩街道西部,距離街道辦事處約6千米。相鄰自然村有麻布村和西鄉街道九圍村。因當地人稱山坳為“坑”,最早是廖氏夫妻逃荒至此山坑耕種,故村名為廊坑圍。後來陳氏、張氏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遷移至此,廖氏遷往他處,村名改為料坑村。自1992年之後,村民在原村址北部規劃建設新村,並陸續在老村周邊新建和擴建形成現在村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料坑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岩街道浪心社區
  • 地理位置:石岩街道西部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烏石岩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石岩鄉;1951年,屬寶安縣第三區石岩鄉;1958年10月,屬超英公社;1959年,屬南頭公社上屋大隊;1961年7月,屬南頭區石岩公社;1963年1月,屬南頭公社上星大隊;1975年8月,屬石岩公社上屋大隊;1979年1月,屬深圳市石岩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石岩公社;1983年7月,屬寶安縣石岩區石岩鄉;1986年10月,屬石岩鎮石岩行政村;1993年,屬深圳市寶安區石岩鎮石岩行政村;2004年,屬石岩街道浪心社區。
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村民主要有陳、張、蔡、成等姓。第一大姓為陳姓,明清時期從福建遷移至廣東長樂(今五華);清乾隆年間從長樂遷移至當地。第二大姓為張姓,清乾隆年間從長樂遷移至當地。第三大姓為蔡姓,清朝從長樂遷移至徑貝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從徑貝村遷移至當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162人,其中男性82人,女性80人;80歲以上3人,最年長者96歲(女)。非戶籍外來人口28383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2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00人,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加拿大和越南。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和水果。現村集體經營以工業廠房出租、物業出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特色農產品有荔枝、龍眼、芒果、黃皮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油角、清明節雞屎藤粄、端午節粽子、農曆十月糍粑粄。
瀋海高速G15線、南光高速S33線、縣道X253線洲石路、料坑大道經過該村。1970年通電,1980年通電話,1998年通網際網路,2004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10年通自來水。村中料坑學校,有9個年級,42個班級,2015年在校學生2280人,教職工112人。有料坑幼稚園,2015年在園幼兒200人,教職工25人。村內建有料坑籃球場、料坑體育館(可容納3000人)、料坑社區公園和料坑乾禧文化廣場。還有料坑圖書館,藏書1000冊。村中有料坑人工濕地,是九圍排污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解決料坑村未納人截污系統污水出路問題而建設。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磚木石結構,大多數牆體使用三合土夯築而成,硬山頂,灰瓦覆蓋。民居建築相連成排,代表性民居有村西南石牆民居,建於民國時期,坐西北向東南,為單開間兩層房星,牆體使用麻石塊砌築,硬山頂,灰瓦覆面。前牆正面瓦面上徹築女兒牆,女兒牆兩端凸起,正中裝飾五角星灰塑。料坑老村碉樓,始建於民國時期,坐西北朝東南。平面呈長方形,高三層,土木結構,主體牆為三合土夯築而成。頂為平頂。設女兒牆,外飾一周黑色帶。東角、西角各設一射擊掩體,俗稱“燕子窩”。東南、東北兩面牆上各開一處排水口。現為寶安區不可移動文物。
村民每年清明節、重陽節都要到山墳祭拜祖先。民俗吃大盆菜,形成於清朝,流行至今。每年冬至組織全村人吃大盆菜,祭祖。
1968年,寶安縣革命委員會在料坑村開辦寶安縣五七幹校,要求全縣幹部和知識青年接受革命教育。
2003年5月3日,料坑村發生山體滑坡,泥沙從山坡上衝下,將工地的圍牆衝倒,緊鄰圍牆而建的工棚當即被壓塌,正在睡覺的50多名建築工人被壓在下面,造成3人死亡,13人受傷。
料坑村有“籃球第一村”的美譽。每年9月,舉辦籃球賽。2015年料坑村將參加省市籃球比賽獲獎總獎金提高到20萬元,創下了深圳業餘籃球賽總獎金的最高紀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