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斗笠縣令
- 外文名:無
- 類型:劇情
- 主演:劉昌東
相關資料,主演介紹,內容簡介,演出狀況,
相關資料
劇名:斗笠縣令
類型:劇情
主演:劉昌東
王海升
荊富賓
王雪鵬
徐連奇
主演介紹
獲得榮譽:曾獲“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優秀演員獎”“河南省戲劇大賽文華表演一等獎”,“黃河戲劇獎”。主演過戲曲電影《同根異果》、電視連續劇《虎符》、故事片《村官》等。
曹夫人的扮演者:馬剛良
國家一級演員。
代表劇目:《嵩山長霞》飾演女主角任長霞、《繡花女傳奇》飾演女主角繡花女、《花木蘭》飾演女主角花木蘭、《秦雪梅》飾演女主角秦雪梅、《風流才子》飾演女主角秋香、《穆桂英掛帥》飾演女主角穆桂英、《春秋出個姜小白》飾演女主角菁菁、《清水灣》飾演女主角水蘭、《老子·兒子·弦子》飾演女主角周金妹。
獲得榮譽:獲中國戲曲“金三角”個人一等獎(國家文化部頒發)、河南省第四屆戲劇大賽個人表演一等獎;第七屆河南省戲劇大賽個人表演一等獎及文化部新劇目獎;第八屆全國人口“廣廈杯”戲曲二等獎。
讓號的扮演者:王海升
國家二級演員,主攻文武小生。
獲得榮譽:1997年曾榮獲鄭州市青年演員匯演表演一等獎,河南省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並於2002年隨鄭州市文化交流演出團赴美國演出受到專家和大學生的高度讚揚;2001年在《榆樹古宅》中飾“柯龍”獲河南省戲曲大賽表演一等獎。2003年獲全國“紅梅杯”河南賽區金獎。2005年河南省戲劇大賽《珠簾秀》飾演“關漢卿”榮獲文華表演一等獎。2009年,《雲錦人家》獲河南省戲劇大賽表演二等獎。
海妹的扮演者:徐俊霞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主攻青衣、花旦,河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河南中華豫劇文化促進會理事,河南豫劇音樂學會理事,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省青聯委員。
代表劇目:在《紅菊》中飾演紅菊,《朝陽溝》中飾演銀環,《香魂女》中飾演環環,《劉胡蘭》中飾演劉胡蘭,《小二黑結婚》中飾演小芹,《兒大不由爹》中飾演李淑真,《紅果、紅了》中飾演小菊,古裝戲《麻風女傳奇》中飾演邱麗玉。
獲得榮譽:榮獲第2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多次榮獲河南省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第二屆“黃河戲劇”表演獎金獎,河南省第四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青年鼓勵獎”,2005年榮獲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第八屆“香玉杯”藝術獎等。
依魯伯、劉公公的扮演者:荊富賓
鄭州市豫劇院主要演員,嗓音洪亮,真假聲運用自如,主攻“老生”兼演“醜行”。
代表劇目:在《瘋啞怨》飾演男主角梁路、《老子、兒子、弦子》飾演趙明智、《繡花女傳奇》飾演柳二、《金殿抗婚》飾演郭況;《鳳山行》飾演龍老伯和劉公公。
獲得榮譽:獲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優秀演員獎、鄭州市青年演員匯演表演一等獎、河南省七屆戲劇大賽伴唱獎、鄭州市優秀劇目匯演表演一等獎、
董良的扮演者:王雪鵬
國家二級演員,主攻文武老生。
代表劇目:《周瑜歸天》飾周瑜、《轅門斬子》飾楊六郎、《狸貓換太子》1—3部飾陳琳。
獲得榮譽:榮獲“河南省第二屆戲劇大賽”個人表演金獎;領銜主演的大型現代戲《山東漢子》榮獲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獎;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文華新劇目獎”;第十一屆中國人口文化獎戲曲金獎等。
林興扮演者:孫飛
鄭州市豫劇院優秀青年演員,主攻鬚生。
獲得榮譽:2010年鄭州市戲曲青年演員大賽表演二等獎
門官的扮演者:徐連奇
鄭州市豫劇院主要演員,主攻醜、花臉,1986年拜豫劇表演藝術家牛得草為師。
內容簡介
《斗笠縣令》集中了眾多河南省內外優秀的舞台藝術專家,劇作家羅懷臻和姚金成共同擔綱創作,李利宏擔任導演,鄭州市豫劇院的中青年實力派演員參演。一流的主創班子,為觀眾搭建出寫意純淨的舞台,唯美的燈光和舞美,講究且有韻味的表演,展現了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歷史課題——當官執政,就該造福一方。作品為今天的人們架通了一個穿越古今的橋樑,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演出狀況
2013年4月11日晚,由鄭州市豫劇院精心打造的新編歷史劇《斗笠縣令》在河南藝術中心大劇院上演,拉開了癸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原文化活動周“優秀劇目展演活動”的大幕。
《斗笠縣令》脫胎於鄭州市豫劇院2003年創作的《曹公外傳》,講述清朝道光年間,河南懷慶人曹謹在擔任台灣鳳山縣令期間勤政愛民、造福百姓的感人故事。該劇以現代人的視角和當代人的情懷,通過對曹謹這個不同於一般“清官”的藝術形象的塑造,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表現了一種連結兩岸、貫通古今的“親民”情懷,呼喚了當今社會所倡導的“執政為民”的民本思想和責任意識,具有強烈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該劇感人至深的情節和演員韻味醇厚的演唱,為前來參加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海內外嘉賓獻上了一道文化大餐。
《斗笠縣令》主創團隊可謂星光熠熠:著名劇作家、中國劇協副主席羅懷臻和著名劇作家姚金成共同擔綱編劇,著名戲劇導演李利宏執導,國家一級演員劉昌東、馬剛良等主演。該劇曾獲河南省“文華大獎”和第二屆中國豫劇節一等獎,赴重慶、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時廣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