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火龍,是一種民間藝術,流行於河北井陘地區一帶,目前已成為河北省省級“非遺”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斗火龍
- 遺產級別:中國河北省省級“非遺”項目
- 性質:民間藝術項目
- 別稱:斗活龍
歷史淵源,工藝流程,準備工作,出演過程,代表節目,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清朝末年,井陘縣人李家祥,在外地觀看了木偶劇後突發奇想,人能在幕後操縱木偶進行表演,當然也能操縱其他動物模型在空中活動。於是,他回鄉籌集資金,找來鄉親們協助,自製道具和演出設備,研製出了“懸空斗偶”的民間藝術,取名為“斗火龍”。後來,人們在長期的實踐和生活中逐步改進,從而形成了“斗火龍”這一獨特的民間藝術,並一代代傳承下來。
工藝流程
準備工作
表演前要做好準備工作,首先搭起帆布棚,棚內是滑車、道具和表演人員。棚對面25米處搭有兩根高六米左右的木樁支撐的木架,上有滑車,木架到棚內的滑車,拉有用白蠟打光的三根繩索,兩頭固定,作為動物的“跑道”,另有用白蠟打光的六條循環繩索,滑車到木架都安裝有滑輪。道具主要是用粗布等材料製作而成,用棉花填滿,一般有龍、蟒、蛇、狗、兔、魚、龜、蜘蛛、猴等動物造型。
出演過程
表演時,一般需要四至六名操作者,根據故事情節扯動繩索,使道具角色做出複雜的動作,類似懸線木偶。“斗火龍”一般在晚上表演,在繩索下方點燃三堆篝火,一是為了讓觀眾能看清來回跑動的動物,二是利用火光煙霧增加色彩效果,使動物在空中如騰雲駕霧,增強演出效果。表演時大鼓大鑔助威、煙火助興,號角長鳴,雲天霧罩。
代表節目
“斗火龍”表演的主要節目有空中飛龍、龍蛇爭鬥、三蟒出林、蟒蛇飛舞、龍抓蠍子精、神龜馱碑、蜘蛛吐絲、二鬼爭帽等40多個,現今又增加了魚躍龍門、猴打跟頭、哈巴狗攆兔、老虎吃羊等20多個節目。
社會影響
每年的農曆二月二,井陘縣都會上演精彩絕倫的“斗火龍”。紅黃青綠紫各色龍,在夜空中翻騰,嘴裡吐出艷麗的火花,亦真亦幻。“斗火龍”的藝術特徵鮮明,創意獨特,動物形象逼真,表演場面宏大。後人逐步改進,表演方式煥然一新,現在利用彩燈光照,效果更加惟妙惟肖。這一獨特的民間藝術,已經成為井陘春節期間民俗文化活動的保留節目。
此外,井陘的“斗火龍”源於社會群體生活的文化需要,這一民間藝術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還增加了人們的凝聚力。“斗火龍”表演得到了觀眾的喜愛,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旅遊開發。“斗火龍”展現了井陘民俗文化的歷史印記和傳奇,也使得民間文化藝術得以傳承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