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斑鳳蝶
- 拉丁學名:Chilasa clytia
- 別稱:擬斑鳳蝶、黃邊鳳蝶
- 二名法:Chilasa clytia (Linnaeus,1758)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鱗翅目
- 亞目:錘角亞目
- 科:鳳蝶科
- 屬:斑鳳蝶屬
- 種:斑鳳蝶
形態,生物學,寄主,本種在中國南方有不同的型,分布地區,
形態
成蟲:翅展80—101mm。雌雄異型。雄蝶翅黑褐色或棕褐色,基半部色深。前翅外緣及亞外緣區各有1行斑列;頂角和亞頂角處的淡黃白色斑較大,亞外緣區的斑列有的斑錯位。後翅外緣波狀,在波凹處有淡黃色斑,亞外緣區有1一2列新月形或角棱形斑。翅反面棕褐色斑顯得十分清晰。雌蝶翅黑色或黑褐色,所有斑紋淡黃色;前翅斑紋外緣及亞外緣區與雄蝶相同,基部及亞基部有放射狀條紋,中區和中後區的斑紋散亂而大小長短不一。後翅外緣及亞外緣與雄蝶相同,其他斑紋都是順脈紋呈放射狀排列,大部分斑紋端部呈齒狀。翅反面與正面相似,但斑紋清楚而色濃。本種鳳蝶常出現翅面白斑化型。
雄性外生殖器上鉤突短,中間細,端部稍膨大而圓;顎形突小,好似兩隻小鳥相對耳語;抱器瓣半橢圓形,但端部較窄;內突中間大而突出,腹面有大齒突,端部突出而不尖,外緣有1列小齒突;陽莖較短,彎曲,等寬。
卵:略呈球形,底面淺凹。顏色呈鮮綠色,表面散布黃色的顆粒狀附著物。直徑1.21—1.30 mm,高0.95一1.00 mm。
幼蟲:1齡幼蟲頭寬0.75–0.78 mm。頭部黑褐色有光澤,上生黑毛。前胸背板黃褐色,兩側有1對突起,具黑毛。臭角淡褐色,透明。從中胸到第9腹節的背線兩側有1對剛毛,其斜後方的亞背線上有1對生黑毛的肉瘤。肛上板幾丁質化,黑褐色,有1對瘤,瘤上各有9根黑毛。體色褐色,從第2腹節側面到第3—5腹節背面有淡黃色的大斑,第8、9腹節背面有白色大斑。2齡幼蟲頭寬約1.90 mm,3齡幼蟲頭寬約2.72—2.80mm,4齡幼蟲頭寬約3.88 mm。末齡幼蟲頭寬約4.02—4.25 mm。前胸背板淡黃色,上有l對突起。臭角黃褐色。中央有1條天鵝絨般的粗黑帶,全體生短黑毛。體色天鵝絨般的暗褐色,散生有黑點。中胸至第7腹節亞背線上的肉瘤基部的背線上各有1個紅點。後胸、第1、2、4、5、6腹節的氣門上線上及第1一8腹節的氣門下線上也各有1個紅點。肛上板黑色有光澤,板寬約3.02—3.42 mm,上生黑色短毛。
蛹:圓筒形,細長。頭部有1對低矮的突起,頭頂有1個大的深凹,其後方有1個小的淺凹。中胸背面有1個瘤狀突。前翅基部尖。從第2腹節氣門後方經第3腹節的氣門上到第4腹節氣門上方有1對U字形的溝。第2、3腹節的氣門後方及第4腹節氣門下方有小的疣狀突,其中第3腹節的疣突特大,從腹面也能看到。後胸背面有3對突起,第1—10腹節的亞背線及第5—7腹節氣門上線上各有1對黑褐色的疣突。體表極其粗糙,淡褐色,有朽木狀的線紋。第2—4腹節的背線上有l條寬的暗色縱帶。第5腹節以後的背面色暗,各節的前、後緣有數個小黃紋。第5—7腹節亞背線上有“八”字形的亮色紋。體長約37mm。
生物學
成蟲常見於低海拔平地及丘陵地,在熱帶森林高空或丘陵上空周旋,受驚後便飛逃;飛行緩慢,飛行力強,在季風來臨的晴天時,飛翔數小時才休息;有時主動攻擊其它蝴蝶,然後逃之。成蟲喜訪花。卵產在寄主植物新芽、嫩葉的背腹兩面或葉柄與嫩枝上。幼蟲從1齡到末齡都棲息在葉的正面。老熟幼蟲在比手指粗的枝條、樹幹或附近的建築物上化蛹。
寄主
樟科的樟屬、潺槁樹 Litsea glutinosa等植物。
本種在中國南方有不同的型
斑鳳蝶基本型 Chilasa clytia f. clytia (Linnaeus):翅面各翅室無黃白色條紋;
斑鳳蝶異常型 Chilasa clytia f. disimilis (Linnaeus):翅面各翅室有黃白色條紋;
斑鳳蝶異型 Chilasa clytia f. dissimilima Evans:翅色更暗,翅面各翅室有較窄的白色條紋,後翅邊緣的黃斑變小。
分布地區
四川、雲南、海南、廣東、廣西、福建、台灣、香港;印度、不丹、尼泊爾、緬甸、泰國、巴基斯坦、菲律賓、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