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斑魚狗雄鳥前額、頭頂、冠羽、頭側黑色,綴以白色細紋;眼先和眉紋白色。後頸呈黑白色斑雜狀,頸側各具一大塊白斑。背、肩及兩翅覆羽黑色,具白色端斑,形成黑白斑駁狀。飛羽黑褐色,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在翅上形成顯著的白色翅斑。內側次級飛羽除基部和端斑白色外,外緣亦綴有白色斑。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色次端斑。尾白色,具寬闊的黑色次端斑。下體白色,胸具兩條黑色胸帶,其中前面一條較寬,後面一條較窄。兩脅和腹側具黑斑。
斑魚狗雌鳥和雄鳥相似,但僅具1條胸帶,且常常在中部斷裂,僅胸兩側具大型黑斑。
斑魚狗的虹膜淡褐色,嘴黑色,腳、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02g,♀100-130g;體長♂273mm,♀280-286mm;嘴峰♂40mm,♀50-52mm;翅♂136mm,♀139-140mm;尾♂74mm,♀74-75mm;跗跛♂10mm,♀10-11mm(雲南亞種)。
棲息環境
斑魚狗主要棲息於低山和平原溪流、河流、湖泊、運河等開闊水域岸邊,有時甚至出現在水塘和路邊水渠岸上。
生活習性
斑魚狗成對或結群活動於較大水體及紅樹林,喜嘈雜,是惟一常盤桓水面尋食的魚狗。多在距水面幾米至十幾米的低空飛翔覓食,時而貼近水面,時而升起,來回振翅飛翔。一見魚群,立刻收斂雙翅,一頭扎入水中,然後又急劇升起。休息時多棲息於水邊樹上,特別是枯樹和岩石上,或突出於水面的岩石和樹枝上。同時注視著水中動靜,一發現魚類,立即沖入水中捕食。食物以小魚為主,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及其幼蟲,也啄食小型蛙類和少量水生植物。叫聲為尖厲的哨聲。
分布範圍
斑魚狗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包括整個歐洲、北回歸線以北的非洲地區、阿拉伯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山——橫斷山脈——岷山——秦嶺——淮河以北的亞洲地區),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
繁殖方式
斑魚狗的繁殖期為3-7月。在繁殖季節會持續鳴叫,激烈捍衛自己的巢和配偶 。通常營巢於河流岸邊沙岩上,自己掘洞為巢,無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3-6枚,多為4-5枚。卵白色,卵圓形或長卵圓形,大小為28-32×23-25毫米,平均30×24毫米。雌雄鳥輪流孵卵。雛鳥晚成性,雛鳥孵出後眼睛看不見,但5天后就可以看到東西並長出羽毛。
亞種分化
拉丁學名 | 中文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Ceryle rudis insignis | | Hartert, 1910 |
Ceryle rudis leucomelanurus | | Reichenbach, 1851 |
Ceryle rudis rudis | 斑魚狗指名亞種 | Linnaeus, 1758 |
Ceryle rudis travancoreensis | 斑魚狗印度亞種 | Whistler & Kinnear, 1935 |
(以上內容來自:)
種群現狀
斑魚狗分布範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因此被評價為無危物種。
保護級別
斑魚狗已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