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胸短翅鶯

斑胸短翅鶯

斑胸短翅鶯(學名:Locustella thoracica):小型鳥類,體長11-13厘米。上體暗赭褐色,眉紋灰白;下體白色,下喉至上胸具灰褐點斑,很顯著;腹部中央灰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腳淡灰角色,爪角褐色。

棲息于海拔360-4300米山地丘陵、高山地區。繁殖季節多棲息於1000-1800米(北方或東北地區)中高山針葉林和林緣疏林灌叢,以及2000-4300米的中高山森林和灌木中。單獨或成對活動,冬時成小群活動。食物為鞘翅目昆蟲、步行甲、雙翅目昆蟲、蝸牛、蜘蛛等。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朝鮮、寮國、蒙古國、緬甸、尼泊爾、俄羅斯和泰國。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斑胸短翅鶯上體包括翅和尾的表面概暗赭褐色;眼先近黑色;眉紋狹窄而長,自鼻孔向後延伸至頸部,呈灰白色;頰和耳羽灰褐和白色相混雜;尾羽具不明顯,但隱約可見的暗色橫斑。下體:頦、喉純白;胸部灰白,各羽中央為灰黑色,形成極為顯著的斑點;腹部中央白色;兩脅與背同色,但較淡;尾上覆羽亦與背同色,尖端白色,形成數道寬的白色橫斑,很顯著。雌雄兩性羽色相似。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淡灰角色,爪角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g,♀-g;體長♂-mm,♀-mm;嘴峰♂-mm,♀-mm;翅♂-mm,♀-mm;尾♂-mm,♀-mm;跗蹠♂-mm,♀-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360-4300米山地丘陵、高山地區。繁殖季節多棲息於1000-1800米(北方或東北地區)中高山針葉林和林緣疏林灌叢,以及2000-4300米的中高山森林和灌木中,也棲息於高山草灌叢和蘆葦叢中。冬季下遷至1000米以下(中國北京及東北地區)和2500米以下(中國南方地區)。

生活習性

單獨或成對活動,冬時成小群活動。一般多活動於灌叢中,也見於林間沼澤、林緣、道旁灌叢—草叢中。性活潑,善於隱蔽自己,不易被發現。頻繁地在灌叢低枝間跳來跳去尋覓食物。
食物以動物性食物為主。食物為鞘翅目昆蟲、步行甲、雙翅目昆蟲、蝸牛、蜘蛛等。
叫聲:叫聲包括拖長的沙啞聲"tzee-eenk","chacking"及爆破音"pwit"。諸亞種的鳴聲有別——乾澀似蟬鳴的"dzzzzzzr, dzzzzzzr, dzrrr"或有節律的"trick-I-di, tric-I-di”等。

分布範圍

世界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

中國

陝西(太白山)、甘肅(西北部)、青海(東北部門源)、西藏(南部偏東地區、昌都地區西南部)、四川(東北部萬源、西北部石渠、北部松潘、西部白玉、西南部木里)、貴州(綏陽、麻江、三都)、雲南(怒江與瀾滄江間山脈、麗江、金沙江大灣處)、內蒙古(興安盟、赤峰)、黑龍江(小興安嶺、牡丹江、齊齊哈爾)、吉林(渾江、通化、延邊)、遼寧(朝陽)、北京、河北、山東、河南(羅山)、廣西(瑤山)(繁殖鳥)。
斑胸短翅鶯分布圖斑胸短翅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巢呈半球形或深杯形。外壁由粗糙草莖鬆懈地構成,內壁由細草莖編成,沒有真正的內墊,有時僅有1根或2根羽毛。巢多築於很隱蔽的離地面50厘米的灌叢低枝或草叢中。每窩產3-4枚卵,卵為白色,有粉紅色或磚紅色淺色斑點,鈍端斑點尤為密集,形成圈形或帽形斑。卵的大小平均為18.4×13.0毫米。

亞種分化

斑胸短翅鶯(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
斑胸短翅鶯西北亞種亞種
Locustella thoracica przevalskii
Sushkin, 1925
2
斑胸短翅鶯亞種指名亞種
Locustella thoracica thoracica
Blyth, 1845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