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紋南犁頭鰩

斑紋南犁頭鰩

斑紋南犁頭鰩(學名:Trygonorrhina fasciata)是犁頭鰩科、南犁頭鰩屬魚類。斑紋南犁頭鰩是中等大小的犁頭鰩,最大總長度為126厘米;最大體重為6.7千克。雌性的成熟長度約為89.2厘米,而雄性的成熟長度約為67.8厘米。其橢圓形盤的直徑小於尾巴的長度。半透明的鼻子是半圓形的,相對較短,圓形的鼻孔部分被肉質的鼻翼覆蓋。這些鼻孔通過凹槽連線到嘴。該物種的嘴幾乎是筆直的到稍凸的,眼睛很小。嘴中有許多小的鈍齒,用於壓碎包括貝類在內的堅硬的獵物。背鰭之間的距離大約等於第一背鰭的水平長度或更短。它們的大小大約與第一背鰭起源於骨盆鰭放置之後。在該物種中,尾鰭的下葉定義不清。尾巴的橫截面幾乎為半球形,且頗為凹陷且寬闊。背表面、背鰭和尾鰭是深黃褐色,有明顯的深邊藍灰色橫帶,在眼睛之間不形成三角形。眼睛之間有一條較暗的帶,向前延伸到椎間盤邊緣,在幼年標本中比成年標本更突出。椎間盤和骨盆鰭邊緣的顏色較淺,腹面和沿後邊緣的皮膚外側褶皺也較淺。

通常棲息於沿海岸的沙質底部和海草床附近的岩石礁地,水深從潮間帶到180米處。主要捕食貝類、螃蟹和其他居住在海底的無脊椎動物,幼魚的主要食物為糠蝦類、豆蟹、兩棲類和等足類動物。斑紋南犁頭鰩是澳大利亞南部海域的特有種,從巴斯海峽東部到西澳大利亞海域蘭斯林,包括維多利亞、北塔斯馬尼亞島和印度洋東部的南澳大利亞海域。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斑紋南犁頭鰩是中等大小的犁頭鰩,最大總長度為126厘米;最大體重為6.7千克。雌性的成熟長度約為89.2厘米,而雄性的成熟長度約為67.8厘米。其橢圓形盤的直徑小於尾巴的長度。半透明的鼻子是半圓形的,相對較短,圓形的鼻孔部分被肉質的鼻翼覆蓋。這些鼻孔通過凹槽連線到嘴。該物種的嘴幾乎是筆直的到稍凸的,眼睛很小。嘴中有許多小的鈍齒,用於壓碎包括貝類在內的堅硬的獵物。
背鰭之間的距離大約等於第一背鰭的水平長度或更短。它們的大小大約與第一背鰭起源於骨盆鰭放置之後。在該物種中,尾鰭的下葉定義不清。尾巴的橫截面幾乎為半球形,且頗為凹陷且寬闊。
背表面、背鰭和尾鰭是深黃褐色,有明顯的深邊藍灰色橫帶,在眼睛之間不形成三角形。這些條帶從眼睛的後方和側面、圓盤中部區域以及在眼睛後方以三個不同的條紋縱向放射。眼睛之間有一條較暗的帶,向前延伸到椎間盤邊緣,在幼年標本中比成年標本更突出。椎間盤和骨盆鰭邊緣的顏色較淺,腹面和沿後邊緣的皮膚外側褶皺也較淺。
斑紋南犁頭鰩的椎間盤背中線處有大的刺狀齒狀體。眶前、眶後和棘突有單根刺,在肩部區域有三排刺,外排最長。刺骨覆蓋這些刺的基部,形成小丘。

近種區別

斑紋南犁頭鰩與南犁頭鰩(Trygonorrhina dumerilii)出現在同一地理區域,是類似物種,南犁頭鰩位於昆士蘭州南部至維多利亞州東部邊界的東海岸。南犁頭鰩的顏色很容易與斑紋南犁頭鰩區分開,其身體是棕色的,中間散布著黃色或橄欖色。淡紫色的淡紫色條帶邊緣較暗,在眼睛之間和後面有一個獨特的三角形。
斑紋南犁頭鰩的另一個近親是黑體南犁頭鰩(Trygonorrhinamelaleuca),但是該種稀有物種的分布範圍僅限於南澳大利亞州聖文森特斯灣的淺水區。它可以與其他兩種南犁頭鰩物種區分開來,因為黑體南犁頭鰩在眼睛周圍沒有刺,並且在背側表面上有藍黑色。

生活習性

通常棲息於沿海岸的沙質底部和海草床附近的岩石礁地,水深從潮間帶到180米處。主要捕食貝類、螃蟹和其他居住在海底的無脊椎動物,它們能夠在其強大的顎之間擠壓。幼魚的主要食物為糠蝦類、豆蟹、兩棲類和等足類動物。

分布範圍

斑紋南犁頭鰩是澳大利亞南部海域的特有種,從巴斯海峽東部到西澳大利亞海域蘭斯林,包括維多利亞、北塔斯馬尼亞島和印度洋東部的南澳大利亞海域

繁殖方式

在澳大利亞西南部沿海水域,繁殖期在4-5月,大概是在排卵和受精時。每個繁殖周期產生4-6尾幼魚。儘管妊娠期為12個月,但胚胎僅在最後的4-5個月內快速生長。這種延遲的發育被稱為胚胎滯育。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5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雖然人們認為其肉很好吃,但在海產品銷售點只出售少量的魚肉,對漁業的商業利益很小。在商業漁業和休閒漁業中,其經常作為副漁獲物被捕獲。它能很好地適應圈養環境,經常在公共水族館展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