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嘴鴨的譜系地理格局及遷徙行為演化

斑嘴鴨的譜系地理格局及遷徙行為演化

《斑嘴鴨的譜系地理格局及遷徙行為演化》是依託南昌大學,由王文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斑嘴鴨的譜系地理格局及遷徙行為演化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文娟
  • 依託單位:南昌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鳥類遷徙行為演化與種群歷史動態密切相關。目前有關鳥類遷徙行為演化的假說主要針對歐美遷徙路線上的鳥類提出。申請者前期研究表明,雖然東亞與歐美地區處於相同緯度帶,但由於經歷的冰期歷史不同,所分布物種呈現不同的種群歷史動態(J Biogeography 2013)。據此,申請者推測東亞鳥類遷徙行為的演化過程可能與歐美地區不同。本項目選擇擁有遷徙型和居留型兩種生態型的東亞特有鳥類—斑嘴鴨(Anas zonorhyncha)為研究對象,利用線粒體基因和多個核基因位點,並結合生態位模型,研究斑嘴鴨的遺傳多樣性地理格局,重點分析遷徙型和居留型種群間的遺傳差異、演化關係和種群歷史動態。本項目旨在了解東亞遷徙路線上鳥類遷徙行為的演化過程,探討東亞、歐美地區不同冰期歷史對遷徙行為的影響。本研究成果對理解和預測全球氣候變化對遷徙行為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結題摘要

基因漸滲和不完全譜系分選是導致物種間非單系的主要原因,區分兩者較為困難,因為它們會形成相同的遺傳信號。本項目採用地理來源較廣的樣品,結合多基因和溯祖分析,研究:(1)斑嘴鴨(Anas zonorhyncha)的遺傳多樣性地理格局;(2)斑嘴鴨和綠頭鴨(A. platyrhynchos)的遺傳關係;(3)基因漸滲和不完全譜系分選在種間遺傳格局形成中的作用;(4)基因漸滲方式及原因。結果表明我國東北地區的部分斑嘴鴨個體擁有特有單倍型。斑嘴鴨和綠頭鴨並非互為單系,而是線上粒體和核基因上存在大量共享單倍型。基因漸滲和不完全譜系分選可能在非單系形成中均發揮了作用。斑嘴鴨和綠頭鴨間的線粒體基因流具有不對稱性,主要由斑嘴鴨流向綠頭鴨。不對稱線粒體基因流可能與性選擇和/或合子後隔離有關。本項目研究結果有助於深入、全面地了解斑嘴鴨和綠頭鴨的遺傳格局及演化歷史。本項目已達到預期目標。目前已發表SCI論文2篇(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Wetlands),待發表英文論文2篇(Current Zoology二審;Avian Research一審);協助培養碩士研究生2名。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