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計量學

文獻計量學

文獻計量學是指用數學和統計學的方法,定量地分析一切知識載體的交叉科學。它是集數學、統計學、文獻學為一體,注重量化的綜合性知識體系。其計量對象主要是:文獻量(各種出版物,尤以期刊論文和引文居多)、作者數 (個人集體或團體)、辭彙數(各種文獻標識,其中以敘詞居多)文獻計量學最本質的特徵在於其輸出務必是“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獻計量學
  • 外文名:1860年
  • 性質:計量學
  • 屬性:文獻
文獻計量學,研究,核心,

文獻計量學

wenxian jiliangxue
bibliometrics

研究

人們對文獻定量化的研究, 可以回溯到 20世紀初。1917年F.J.科爾和N.B.伊爾斯首先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1543~1860年所發表的比較解剖學文獻,對有關圖書和期刊文章進行統計,並按 國別加以分類。1923 年E.W.休姆提出“文獻統計學”一詞,並解釋為:“通過對書面交流的統計及對其他方面的分析,以觀察書面交流的過程,及某個學科的性質和發展方向。”1969年文獻學家 A.普里查德提出用文 獻計量學代替文獻統計學,他把文獻統計學的研究對象由期刊擴展到所有的書刊資料。目前,文獻計量學已成為情報學和文獻學的一個重要學科分支。同時也展現出重要的方法論價值,成為情報學的一個特殊研究方法。在情報學內部的邏輯結構中,文獻計量學已漸居核心地位,是與科學傳播及基礎理論關係密切的學術環節。現在全世界每年發表的文獻計量學學術論文約為400~500篇。

核心

文獻計量學是以幾個經驗統計規律為核心的。例如:表征出科技文獻作者分布的洛特卡定律(1926);表徵文獻中詞頻分布的齊普夫定律(1948);確定某一學科論文在期刊中分布的布拉德福定律(1934)等。文獻計量學一直圍繞這幾個定律,沿著兩個方向發展:其一是驗證與完善這些經驗定律;其二是擴大與推廣這些經驗定律的實際套用。目前,文獻計量學套用十分廣泛。微觀的套用有確定核心文獻,評價出版物,考察文獻利用率,實現圖書情報部門的科學管理。巨觀的套用有設計更經濟的情報系統和網路,提高情報處理效率,尋找文獻服務中的弊端與缺陷,預測出版方向,發展並完善情報基礎理論等。
由於存在影響文獻情報流的人為因素,很多文獻問題尚難以定量化。特別是由於文獻系統高度的複雜性和不穩定性,我們不可能獲得足夠的、有效的信息,來揭示文獻的巨觀規律。文獻計量學的發展有賴於數學工具和統計學技術的支持,移植或利用更有效的數學工具和統計學方法,將是其重要的發展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