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與物質:從材料學視角探索中西文明差異

文明與物質:從材料學視角探索中西文明差異

《預覽存草稿提交文明與物質:從材料學視角探索中西文明差異》是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毛衛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預覽存草稿提交文明與物質:從材料學視角探索中西文明差異
  • 作者:毛衛民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222 頁 
  • ISBN:978752039580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歷史學和考古學的觀察為依據,以材料學的常理及材料冶金史的研究為基礎,將材料工程科學和社會科學兩方面研究成果相結合,簡述了對中西方文明形成初期及後續過程中材料技術發展過程的觀察,並嘗試以材料學視角探索和挖掘影響中西方文明發展的某些客觀因素。本書僅涉及社會科學和工程科學兩方面的普及知識,適合用作工程專業研究生階段選修課教材,亦適合於廣大讀者閱讀,也期待能為社會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學者提供一定參考。

圖書目錄

引言
章 孕育文明的物質基礎
節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及其工具
一 原始石器
二 磨製石器
三 石木複合工具
四 中西方舊石器時代的人類
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及其工具
一 磨光石器
二 陶器
三 捻線工具與溫飽生活下的玉器加工
第三節 銅器的出現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
一 自然銅與塊煉銅
二 銅器的優勢
三 燒陶溫度與銅的冶煉
第二章 進入銅器時代的中西方社會
節 銅器的出現及其在中西方的廣泛使用
一 早期銅器的製作
二 銅工具
三 銅兵器
第二節 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與其承載體
一 西方文明早期的文字及其承載體
二 漢字的演變及其承載體
三 聯合國官方文字
第三節 中西方銅器時代的差異
一 大型銅器的對比
二 製造和使用銅器的差異
三 公元前1000年以前的銅礦資源與銅器時代特徵
第三章 從銅器時代到鐵器時代初期——中西方文明的萌生與崛起
節 中華民族的形成與融合的文明
一 中華文明來臨時的物質基礎
二 初的中華民族
三 早的王朝:夏
四 商、周王朝
五 中華文明的崛起
第二節 鐵器時代的來臨
一 鐵器的優點
二 鐵工具
三 鐵兵器
第三節 歐洲文明的形成與拓展
一 古希臘文明及其逐利特徵
二 羅馬王政與共和國時期的奴隸制社會
三 西方文明的崛起
第四節 西漢帝國與羅馬帝國對比
一 “損利比”對初期文明的影響
二 平等與民主的有限性
三 中西方兩大帝國的比較
第四章 傳統鐵器時代後期中西方文明的拓展
節 中西方冶鐵能力的發展與差異
第二節 中華文明延續的特徵與鄭和下西洋
一中國的統一與深度融合
二宗法制與皇權至上
三對統一的追求
四鄭和的海外交流 與融合
第三節西方文明延續的特徵 與哥倫布航海時代
一走出羅馬時期
二教會的追求與利益
三思想解放與變革
四哥倫布與海外擴張
五對平等的訴求
第四節中西方文明的差異化演變
一中西方早期的德治與法治
二突破神治與歐洲 工業革命的爆發
三儒學的演變及其對萌發工業革命的遏制
第五章工業文明及 其物質基礎
節工業革命與鋼鐵生產
一英國工業革命與鐵器生產
二皇權對中國鐵器生產 的約柬
三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鋼鐵生產與兩次世界大戰
第二節中國材料工業的現代化進程
一近代工業化的坎坷歷程
二鋼鐵工業的現代化
三市場經濟 下的材料工業
第三節工業文明深入發展的新型物質基
一信息材料的發展與第三次工業革命
二智慧型材料與第四次工業革命
三中國工業革命的步伐
第四節文明差異導致的不同觀察 與判斷
一對文 明起源時間的判斷
二中西方不同文明價值觀適用範圍
三中西方文明的差異化發展與戰爭
四自然資源和地理環境對東西方文明產生的影響,
附錄 文中部分圖片 拍攝地或來源地簡稱索引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毛衛民,北京科技大學材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畢業於德國亞琛工業大學金屬學與金屬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原理及材料結構方面的教學工作.並著重於材料基本原理、材料各向異性等方向的科學研究工作。在專業領域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11部。著有專業科普著作《材料與人類社會》,參與過CCTV10科教片《電子鋁箔的故事》的創作,具有豐富的科普創作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