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力量:人與自然的創意》一書的出版社是新世紀出版社,作者是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出版時間是2013年01月。
基本介紹
- 書名:文明的力量:人與自然的創意
- 作者: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
- 出版社:新世紀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01月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介紹,目錄,媒體推薦,編輯推薦,
基本信息
《文明的力量:人與自然的創意》
作 者: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
出版社:新世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
開 本:16開
書 號:ISBN 978-7-5405-6338-7
定 價:75.00元(上下冊)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奇特的文明史,也是一本充滿新意的文明史。作者的注目焦點不在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文明史,而是生態環境。
作者進行了一次大膽的實驗,以風、雨、氣溫、地形、洋流、緯度、海陸比例等元素為依據,將人類文明分成九大類型十七種生存實境,細數歷史上人與環境的各種可能。
區別於其他書籍,本書具有深刻的內涵,作者獨樹一幟,文字引人深思。文明的高下是可以評斷的,不過我們應該自我警惕,避免套用過去染上特定意識形態的社會發展度量表,而應該以社會如何與環境互動為依據,替文明化的成果打成績。在作者新穎的歷史架構之下,“文明”不等於“進步”,人類文化不能自外於自然環境。作者陳列在我們眼前的不只是文明的影像,還有文明興起與枯朽帶來的問題,令人目不暇接。
作者介紹
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知名歷史學者,倫敦瑪麗皇后大學環境史教授,塔夫斯大學西班牙史教授,家喻戶曉的BBC 節目主持人。共有十多本著作,已翻譯成二十二種語言,包括《文明的力量》、《真實、真相、真理》、《改變世界的觀念》等。他有關海洋與殖民史的著作為他贏得不少榮譽,包括1997年英國國家海洋博物館的凱氏獎章和1999年的約翰·卡特·布朗獎章。各書評媒體對他讚譽不斷,《文學評論》 說他是世界上最好的歷史學家之一,《紐約時報》也將他比擬吉本、湯因比、布勞岱爾等歷史學大師。
目錄
自 序I
導 論 文明欲:多種文明與單一文明1
上 冊
第一卷 荒原:荒漠、凍原、冰3
歐洲冰河時代·北斯堪的納維亞·亞洲凍原·北極區美洲·格陵蘭
第二章 土地死亡:沙漠中的適應與反適應23
北美洲西南·秘魯北部·撒哈拉·戈壁·卡拉哈里
第二卷 草葉集:不可耕作的草原
第三章 颳風:北美草原與茂密的稀樹草原57
大平原·非洲稀樹草原·薩赫勒沙漠之邊
第四章 文明的康莊大道:歐亞大陸草原83
中亞·蒙古·俄羅斯
第三卷 下雨:熱帶低地與後冰河期森林的文明
第五章 原始林:後冰河期的溫帶林區109
濫伐森林的事例·美國密西西比沖積平原·北美溫帶森林·歐洲
第六章 黑暗之心:熱帶低地139
弗雷德里克·亨德里克島·奧爾梅克心臟地帶·亞馬孫下游流域·低地區瑪雅·高棉谷地·貝寧城
文明的力量:人與自然的創意
第四卷 發亮的泥地:漸漸乾燥的氣候里的沖積土
第七章 荒涼平坦的沙地:誤導人的近東案例173
恰爾尚巴沖積平原·約旦河谷·蘇美爾與埃及
第八章 鞋與稻米:超越發源環境的中國與印度209
印度河·黃河·長江
第五卷 天空之鏡:文明開化的高地
第九章 雲中的花園:新大陸的高地文明239
古中美洲與安第斯山
第十章 攀上樂園:舊大陸的高地文明263
紐幾內亞·辛巴威·衣索比亞·伊朗·中國西藏
下 冊
第六卷 水域邊緣:海洋塑造的文明
第十一章 諸神如何分派:小島文明299
南太平洋·夏威夷與復活節島·阿留申群島·馬爾地夫·馬爾他·米諾斯文化的克里特島·威尼斯
第十二章 海岸上的視野:沿海文明的本質331
海上民族·腓尼基與斯堪的納維亞·航海的尼德蘭
第十三章 追逐季風:亞洲的沿海文明363
日本·航海的阿拉伯·東南亞·科羅曼德爾與古吉拉特·中國福建
第十四章 尤里西斯的傳統:希臘羅馬沿海393
維奧蒂亞·希臘外海·雅典·愛琴海與愛奧尼亞海· 羅馬·羅馬帝國·文藝復興及其背景
第七卷 破浪:馴服大洋
第十五章 幾乎是絕地的環境:海洋文明的興起433
從印度洋到大西洋·從大西洋到印度洋
第十六章 亞特蘭蒂斯再浮現:大西洋文明之形成465
文化傳播——從歐洲到美國,再從美國傳回歐洲
第十七章 大西洋時代與人類未來:從西方中心到全球視野505
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從太平洋到世界
尾聲 德里克賈曼的花園542
中英對照546
注釋579
媒體推薦
媲美湯因比,具有原創的洞見……充滿各式各樣的新奇故事,令人興奮。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這是一部具有爭議的著作,充滿了極其新穎而又獨特的觀點。
——《獨立報》The Dependent
他不僅向我們展示了文明的圖像,同時提出了有關文明的危機和衰退的問題。這一切令我們由衷讚嘆。
——《旁觀者》The Spectator
從阿梅斯托氣勢磅礴的寫作風格,涵蓋古今中外讀者熟悉或者不熟悉的文明案例,可以感受到他的野心。作者重新評價了許多概念,包括“兩河流域是文明的濫觴”這樣習以為常的觀點。他滔滔雄辯、引證事實論證,標舉出傑出歷史學家的地位。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 Weekly
一部充分展示了學識與激情的智慧之作。
——《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如同賈德·戴蒙的《槍炮、病菌與鋼鐵》,阿梅斯托從地理學、農業、生態環境評估各文明的表現。最成功者,往往能跨越不同環境,套用多樣資源的文明。任何環境,包括極地、沙漠、都可能有文明的誕生,但相似的自然環境不保證有相同的發展。
——《圖書館月刊》Literary Journal
他與你攀談,提出一個有趣的話題,然後話題就此無限展開……這是一本充滿樂趣且可讀性極高的書。
——《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編輯推薦
解開人類對文明本質的思索之謎,巧妙結合歷史學、地理學、考古學、美術史的創新大作。
文明是巨大建築?法典?運河?是“野蠻”的反義詞?是一種“狀態”?還是人與自然的各種可能性?
每種環境類型里的人類都殫精竭慮,試圖適應環境或者改變環境,作者進行了一次大膽的實驗。衝破“以西方為中心”的線性歷史觀點,重塑人類文明的含義。在全新的文明史里,人類被放回“自然環境”的脈絡,變成實際面對自然挑戰的物種,不論荒原、沙漠、沙地、高地或洪水經常泛濫的沖積平原,“文明”不再是一種標準,而是多種環境下的生存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