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田

文心田

文心田,男,漢族,1948年2月出生,曾任四川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獸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動物醫學全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科協副主席,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兼全國動物傳染病學分會副理事長,省科技顧問團顧問兼農業和農村經濟組副組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心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成都
  • 出生日期:1948年2月
  • 職業:校長,教授
  • 代表作品:《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動物傳染病學》、《獸醫診療新技術》等
人物經歷,人物事跡,作品,成就榮譽,

人物經歷

男,四川成都市人(父母原籍山西),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省人大農委副主任委員。原 四川農業大學校長、黨委書記、四川省科協副主席、省科技顧問。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獸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兼全國動物傳染病學分會副理事長,省科技顧問團顧問兼農業和農村經濟組副組長。1987年赴德留學,1990年回國。曾任四川農大動科學院院 長、副校長。近年被選為全國動物微生態學會副理事長、省農學會副理事長、省高教學會副會長,雅安市顧問委員會等。
文心田文心田
1984年12月四川農學院預防獸醫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農學碩士學位,留校後在位於川西山區雅安的四川農大已工作近22年,一直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1987年10月至1990年3月公派聯邦德國,在漢諾瓦獸醫大學學習和從事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受到國外教授高度評價。1992年晉升副教授,1994年12月破格晉升教授。1991年後曾任獸醫系副系主任、校長助理,1992年任副校長,1998年5月後任校長,2002年後為四川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兼任省科協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獸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高校動物醫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全國動物傳染病學分會副理事長、全國動物微生態學分會副理事長、《中國人獸共患病雜誌》副主編、四川省高教學會副會長、四川省科技顧問團顧問和省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科技專家諮詢組組長等。

人物事跡

愛國敬業,勤奮工作
文心田同志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黨的路線、政策和改革開放。積極參與並領導學校的各項改革。勤奮工作、執著追求,教書育人,治學嚴謹,有優良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1990年服從學校工作急需,從留學國按期返校任教。1993年10月作為四川唯一代表,出席中宣部、人事部、中國科協舉辦的“拳拳赤子心”活動,入錄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1998年入評省首批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被中國農學會評為“全國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為中國科協“六大”代表。2003年被中組部、中宣部、中統部、教育部人事部、科技部等6部聯合表彰為“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獲“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其事跡在全國有較大影響。
文心田同志擔任學校主要領導,團結班子成員、與全校師生員工團結奮鬥,抓住機遇,立足發展,奮力推進學校“211工程”建設(四川省屬高校唯一)取得顯著成績,改革建設邁上新台階。1998年以來學校教學、研究生培養、科技工作、對外開放、體育衛生、學生社會實踐和畢業生就業等工作被國家部委評為全國先進。2003年學校被評為“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工作單位”。學科建設成績顯著,1998年以來學校新增工程院院士2人,新增博士點學科24個、碩士點學科47個、本科專業23個。學校辦學規模由1998年的4千餘學生髮展到現近3萬學生。“九五”以來,四川農大又分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該同志為“川農大精神”所哺育,以“川農大精神”要求自己,“心繫三農”多次帶隊深入四川萬源、通江、古藺、廣安、青川、天全、石棉等革命老區和廣大農村地區推進科教興農和校地合作,與五十餘個市、區、縣建立有長期科教合作關係,創建10餘個專家大院,實施科技包村、創造“科研園-孵化院-示範園”三級科技園區建設模式,1998年以來,學校二百餘項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取得190億元以上巨大社會經濟效益,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致富增收作出了突出貢獻。
重大成果
文心田同志在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方面,取得了具有前沿性、有效性和系統性的創新成果,具有重大科學價值和社會效益,為四川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和得到公認。
“九五”以來,文心田同志結合我國經濟體制的兩個根本性轉變,深入思考我國農業高校人才培養如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等重大問題,以第一作者在《高等農業教育》等刊物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如《面向21世紀樹立農業高校新的育人觀和質量觀》、《堅持“三個面向”,深化我國農林高教改革》、《高等農林本科教育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革措施》等。1998年初該同志提出“大基礎教育、寬口徑培養、按需要選課、主輔修結合、強能力訓練、重素質培養”的總體教改思路,得到教育部肯定和學校批准。在此基礎上突破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模式,提出並構建起“大基礎教育結合專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形成了以素質教育為中心,將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改革研究與改革實踐相結合的總體教改方案和教學計畫並予實施。以教育部農林課改組負責人龔祖文教授為首的成果鑑定專家組認為:“總體教改思路,體現了面向新世紀教育教學觀念的創新和改革的整體性、綜合性”;“為培養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農林本科人才進行的探索立意新、起點高、改革力度大,具有創新和十分明顯的特色”;“該成果指導思想明確、思路清晰、工作紮實,具有開拓性、創新性和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全國同類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中處於領先水平”。2001年後教育部向全國進行了宣傳和推廣。
與此同時,該同志與山東農大、東北林大的同志共同主持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改項目——《高等農林本科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承擔了“我國高等農林本科教育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革措施”研究任務,並形成研究成果。以該成果指導四川農大的實踐教學改革,構建起具有特色的“一個基礎,兩個循環”的實踐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該成果獲200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並成為《高等農林本科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總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第一作者發表於《高等農業教育》上的《高等農林本科教育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革措施》被農業部教育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農業教育研究會等聯合評為全國優秀論文一等獎。總項目2001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鑑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並有一定的創新和突破”,“第一次系統地構建了高等農林本科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在全國本科教育同類項目研究中居領先地位”。2001年後教育部向全國進行了宣傳和推廣。
進入新世紀該同志深刻認識我國農業產業化的興起和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聯繫生物科技的發展,提出農業高校中農林本科專業建設應率先實現現代化。在《中國高等教育》等刊物上發表《以生物高新技術發展帶動農業高校的現代化》等文章,創造性提出新世紀農林本科專業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與基本理念、建設模式與建設思路、建設目標與改革方向,指導學校“十五”農科專業現代化建設取得突出成績。以教育部屬華中農大校長張端品教授為主任的成果鑑定委員會認為:“該成果具有明顯的前瞻性和創新性”,“體現了人才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時代特徵”,“取得了突出成效,對提高學生的基礎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該成果對農業高校堅持為‘三農’服務的方向,保持優勢和特色,促進學校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教育部已對成果進行了宣傳。
以上教學成果使學校服務西部的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2000年國家實行畢業生自主擇業以來,學校普通本專科畢業生已達2.1萬餘人,一次就業率均在85%以上,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20個百分點,2005年達93.6%。畢業生80%以上都在四川和西部就業。2002年以來,國家啟動服務西部計畫和優選到基層的“選調生”川農大人數均名列全省高校前矛。2001年和2003年學校被評為全國和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1998年以來學校通過成人教育、自考和網路教育等方式為地方培養了各類人員4.3萬人。學校“純樸勤奮、孜孜以求”的校風受到普遍讚揚,畢業生“勤奮樸實、易於開拓”的品質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和歡迎。
科研與人才培養
在教學科研與人才培養方面,該同志專業所屬的動物醫學為博士點一級學科,其所在的實驗室為省級重點實驗室。文心田教授作為博士生導師,現主持“十五”攻關“主要動物疫病快速診檢技術研究與示範”、“基因晶片技術的研究套用”等多項研究;主講《動物傳染病專題》等研究生學位課,培養和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52名,已畢業29名。指導博士等研究生論文受到校外專家的高度評價。已編著出版《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動物傳染病學》、《動物防疫檢疫手冊》等專著和高校教材8部(主編,副主編5部,參編3部),在國內外發表論著100餘篇,對動物衣原體病和動物疫病快速聯合診檢研究取得重要進展。主要參創的《中國現代養殖叢書》(全套21冊,印數已在25萬冊以上)獲四川省首屆優秀科普圖書一等獎。技術研究方面已獲國家授權專利4項,其中“滾式翻蛋孵化出雛裝置”獲首屆中國金榜技術博覽會金獎。
教育優先 共享資源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我們高興地看到,十七大報告中,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列在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六大任務之首。”四川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文心田代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文心田代表說,實現教育公平,應科學規劃,加大投入,統籌協調,特別注重不斷縮小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辦學條件的差別,如通過遠程教育等形式,儘可能使農村和邊遠貧困地區也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注重縮小農村教師與城市教師待遇的差別;注重宣傳紮根農村獻身教育事業的教師的崇高精神。不久前,四川省出台《關於切實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從2008年起,各級財政新增教育專項資金用於鄉村教育發展,用5年時間使城鄉教育差距明顯縮小,城鄉學校辦學經費、辦學條件、教師隊伍和教育質量明顯提高。
文心田代表介紹說,四川農業大學多年來堅持產學研結合,以建立農業科技“專家大院”的形式促進教育資源向農村轉移。以“專家大院”為載體,學校教師把成果帶入企業,培育基地,帶動產業,把科技傳播到千家萬戶,目前已建立示範戶9400多戶。2006年,學校主動承擔起四川省委培訓12000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任務,當年培訓6700多名。在培訓過程中,教師們充分滿足村黨支部書記們對實用科技的學習需求,注重針對性和實用性,深受村黨支部書記們歡迎。
潛心解決“三農”問題
文心田代表在四川省代表團討論中激情發言:要把學校建設成為高水平的現代農業的研發基地,高素質農業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基地,為解決“三農”問題作出貢獻。
22年來,文心田一直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1991年以來被評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學位獲得者”、“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首批學術帶頭人。他主講過研究生課程“傳染病實驗室技術”、“動物傳染病專題”;已編輯出版《動物傳染病學》、《獸醫診療新技術》等專著和高校教材5部,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
文心田在動物衣原體病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他研製的自動滾式翻蛋孵化技術獲1994年首屆中國金榜技術與產品博覽會金獎,已獲國家專利4項。

作品

曾主持和主研的項目
1、1983-1985年曾對免疫螢光技術進行了較深入研究,研究建立丫啶橙免疫螢光菌團法快速檢測禽沙門氏菌感染取得成功,發表論文多篇,該研究為國內首次報告。獲得醫學檢驗專家的好評,被黃策等主編的《免疫標記技術的進展》論文集引用,並收入《獸醫診療新技術》(王天益教授主編)等教材中。
2、動物衣原體病研究。1988年-1990年在西德漢諾瓦獸醫大學從事研究工作,進行了“衣原體對豬的致病性研究”,進行的衣原體感染診斷膜片研究取得突出成績,該校著名專家Biping教授認為:“研究工作預示了一個重要進展和在這個領域的新的認識”。以上研究結果以多篇論文在國內外發表,收入多種論文集。
3、芽孢桿菌新獸藥及添加劑研究 。1991年獲農業部頒發的新獸藥證書,1994年中試成功,成果登記(排名第二)經專家鑑定和結題驗收,評價為“國內首創”,該新獸藥用於生產實際、防疫保健,已創重大社會經濟效益。
4、主持省重大科研項目“豬疫病試膜快速診斷技術研究”和“主要畜禽疫病快速診檢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研究取得重要新進展,現正積極籌備示範推廣。
標誌性成果
1、《構建大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獲2001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大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與新教學計畫實施》,獲200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
2、《高等農林本科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獲2001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4);《我國高等農林本科教育實踐教學現狀研究與四川農業大學改革實踐》,獲200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
3、《新世紀農林本科專業現代化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獲2005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1);獲2004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1)

成就榮譽

對動物衣原體病研究有重要成果。已獲國家專利4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40多篇,編著有《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動物傳染病學》、《獸醫診療新技術》等專著,1991年以來被評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學位獲得者"、"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首批學術帶頭人。入錄中國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獲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重大貢獻榮譽獎和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文心田教授1991年和1994年被評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學位獲得者”和“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 1996年獲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重大貢獻榮譽獎,2005年第二次入評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為省第八次黨代會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