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源流淺說》是學海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康殷
基本介紹
- 作者:康殷
- 出版時間:1979年11月
- 出版社:學海出版社
- ISBN:9786666140519
- 裝幀:平裝本
《文字源流淺說》是學海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康殷
《文字源流淺說》是學海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康殷內容簡介本書是用淺近而直接的方法,介紹千多個文字的叢生構成極其變化,想把一向被人看做古奧玄妙、枯燥乏味,似乎只有幾個人才懂得的神秘學問,成為通俗生動活潑的,甚至於是饒有趣...
《文字源流淺說·釋例篇》是現代康殷釋編著的工具書。內容簡介 該書共選收1000多個漢字進行例釋。在編排上,依照字的意義或形體的聯繫遠近來歸類,分為表現人的文字、表現生產的文字、表現大自然的文字、表現生活的文字和其他文字(內容...
文字源流 “師”字的本義因各家對字形的理解不同而說法不一。分析“師”的古文字,有人把其左邊理解為“弓”,右邊理解為“矢射中人足”,左右合起來理解為“弓發,矢射中人足”(康殷《文字源流淺說》)。從這個角度理解,“師”...
《評康殷文字學》是1991年7月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淥。內容介紹 康殷寫過一系列關於古文字的書:《文字源流淺說》《說文部首》《古文字學新論》《古文字學發微》等,在社會上影響較大。但其中有不少錯誤,夏淥教授從古...
康殷《文字源流淺說》認為,圖A、B、C的甲骨文均為早期的“津”字,其字形像一個人手持長篙撐船渡河。張亞初則把這些字解釋為“𦨐(舦)”字(見《古文字分類考釋論稿》,《古文字研究》第17輯)。這些字實際上可分為兩種形態...
康殷《文字源流淺說》認為:甲骨文、金文“都分明是毒蛇形”,“吊”字“即像巨蛇纏齧人之狀"。“古文即用此情此景以表現被害者處於此際的憂懼、絕望。”夏淥在《評康殷文字學·釋吊》一文中又提出“神判說”:“邑人失竊,盜與失...
著有《古文字形發微》《文字源流淺說》《古文字學新論》《說文部首詮釋》。編纂中國第一部古印璽全集《印典》。曾獲“國家圖書獎”、北京“社會科學獎”、“優秀圖書獎”。人物介紹 康殷(1926一1999),字伯寬,曾擔任中央文史研究館...
康殷在《文字源流淺說》一書中說:甲骨文中的“虢”字,其象形文字是:右邊一 只虎,左邊為一兵器“戈”。並進一步解釋說:“綜合分析其初文,從手從戈,從虎,概原象以戈獵虎之狀。戈亦聲。後漸訛做雙手之形,有徒手搏虎之意...
主要著作有《國學概論》《墨子學辨》《老子學辨》《托爾斯泰與佛經》《文字源流淺說》《簡易學說》《中國文學史略》《修辭學發微》《中國詩學通評》《中國民歌研究》《中國小說研究》《中國文學過去與未來》《中國戲曲史》《中國神話》《...
胡懷琛(1886-1938),安徽涇縣人,著名學者、報人、詩人。勤於選編、著述,涉及文學史、哲學、經學、佛學、考據學、地方志、詩歌、小說、傳記、評論、雜記等。主要學術著作有《國學概論》《墨子學辨》《文字源流淺說》等。圖書目錄 ...
主要著作有《國學概論》《墨子學辨》《老子學辨》《文字源流淺說》《簡易學說》《中國文學史略》《修辭學發微》、《中國詩學通評》《中國民歌研究》《中國小說研究》等。陳友琴(1902年-1996年),筆名珏人、靜岩。1935年開始發表作品,...
據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撰寫的《文字源流淺說》第五章就介紹了人類早期烙印的演變過程。鄧散木所著的《篆刻學》一文中也介紹到“古印有極大者,其上多附直鈕,就印文以觀,意為烙馬或鈴於…之用,大都以鐵為之。”而關於烙馬印,《...
從“盈”字字形看,像人浴身於浴器中,與“浴” 字字形相近,稍不同的地方僅是“盈”字的浴器中“見足明示裸浴”(康殷《古文字源流淺說》)。“盈” 字字形則向人們展示了先秦人用浴器沐浴的情景。到了西周時期,沐浴禮儀逐漸...
作者簡介 胡懷琛(1886-1938),安徽涇縣人,著名學者、報人、詩人。勤於選編、著述,涉及文學史、哲學、經學、佛學、考據學、地方志、詩歌、小說、傳記、評論、雜記等。主要學術著作有《國學概論》《墨子學辨》《文字源流淺說》等。
阜九”,康殷《文字源流 淺說·釋例篇》解釋“阜”“表示升降運動”。3、後來用數里四簡寫為一,在此特殊記號系統里熟悉者不會認錯。——後人不知則會錯譯。4、出現過二次的十字應該是某人對七字的潦草寫法,熟悉 者不會認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