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哲(上海1939)》1939年1月創刊於上海,屬於學術類刊物,半月刊。該刊由光華文哲研究組編輯發行,社址位於上海漢口路四二二號光華大學內。1941年6月出版第二卷第四期後,由於刊物創始人相繼畢業,就此停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哲(上海1939)
- 主辦單位:光華文哲研究組、文哲(上海1939)研究組
- 創刊時間:1939年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簡介,辦刊宗旨,
期刊簡介
《文哲(上海1939)》是光華大學學生組織——“文哲研究組”創辦的文史學術類刊物,該組織是九·一八事變後,光華大學搬遷,在外部環境的壓力下,由該校師生組建的一個文化交流學術團體。文哲研究組下分四個小組,分別是哲學組、歷史組、中國文學組和西洋文學組,刊物所登載的文章也以這四個專業的相關論文為主,載文專業性較強,從該刊“編者的話”欄目可見曾多次受到“不夠大眾”的質疑。在文章選擇上,秉持“不採‘好立異說’,更不願‘株守舊聞’”,設有主要欄目談話、公開演講、學術研究、文藝、書評、意見箱、特載、校聞。該刊以一學期所出刊次為一卷,自創刊號起,內容逐漸擴充,從最開始的十一頁增至約三十頁。 “校聞”與“意見箱”兩欄內容,雖然每期占比較少,但其中的內容較為真實地反映了光華大學在淪陷時期的上海辦學過程中的情況,以及學生們的心理狀態。該刊標題由張壽鏞題寫。該刊出版第二卷第四期後,編者表示即將畢業,工作將交於組內後來者,但該期也是館藏的最後一期,因而該刊繼續出刊的可能性較小。
《文哲(上海1939)》作為一份淪陷時期國內高校出版的校園刊物,注重學術研究,刊載了豐富的文史類研究論文,且館藏資源較為齊全,這對於抗戰文化史、光華大學校史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史料參考價值。
辦刊宗旨
該刊以“提高學術興味,養成讀書風尚”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