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路(河南省許昌市文化路)

文化路(河南省許昌市文化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文化路,在許昌市區北部,南北走向,南起健康路(今建安大道西段),北至一環北路(現名天寶路),因兩側多文化教育部門而得名。1956年建成5米寬的灰渣路面。1958年拓寬,鋪瀝青路面,寬6米。1966年更名為紅衛路,1968年恢復原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路
  • 地理位置:河南省許昌市
  • 起點:建安大道
  • 終點:天寶路
歷史沿革,地名典故,

歷史沿革

半個多世紀前,文化路只是一條田間小路,連線著村莊和田地,便於村民下地施肥、澆水。起初,這條路並不和城市相連,南端到護城河就斷了,因為河上沒橋,無法通過。民國時期許昌幾經戰火,城牆曾夷為平地,後在原址上壘起土城牆。城牆外有護城河環繞,形成防禦屏障,清虛街對著的那條小路被護城河隔斷。
如今,在文化路南頭,橫跨護城河的清虛橋連通了文化路與清虛街。很多人不知道,清虛橋的“前身”是一座窄窄的木橋。許昌解放前的一年,一支國民黨部隊駐守在許昌城。他們將清虛街北段的土城牆扒開一個豁口,並築起一個碉堡,作為防禦日軍的工事,還在城牆豁口處開挖了一條小河,並放滿了水。但這些防禦工事在後來的戰爭中並沒有發揮作用。後來,有人在城牆豁口處的護城河上修建了一座小木橋,城外居民可由此進城。這樣,城外的文化路和清虛街才得以連通。當時,這座小木橋很窄,僅能通過一輛架子車。

地名典故

文化路的“蛻變”,與城市規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對教育事業極為重視。1949年至195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3年經濟恢復時期。在此期間,許昌專區積極妥善地改造舊教育,發展新教育,貫徹“教育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向工農開門”的方針。各級、各類學校從無到有,逐步建立起來。1953年至1957年,國家第一個5年計畫期間,許昌教育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在許昌,學校建設和城市建設同步進行。當時,全國上下都在學習蘇聯的城市建設模式,對城市進行新的區域規劃,將不同性質的單位集中在一起,形成特定功能區,便於城市管理。經過一段時間的建設,許昌城北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1993年出版的《許昌市志》記載,1948年至1958年,許昌專區在恢復生產、安定社會秩序、妥善安排人民生活的同時,用“以工代賑”的方法組建了一支施工隊伍,對城市進行治理。1954年,許昌市城市建設初步規劃編成,主要規劃了城北文教區和市場前街(現人民路)等建設項目。許昌一中許昌一高、許昌師範、許昌師範附屬國小等學校相繼建成,城北文教區基本形成。
1955年,許昌城北已建成許昌一高、許昌二高、許昌一中、許昌縣一高、許昌師範等學校的校舍。為打通城北和老城之間的通道,土城牆被徹底扒開,清虛街北段護城河的木橋加寬,城外小路拓寬,小路北端直抵北關部隊。
許昌最早的瀝青路是1956年鋪設的南平定街和衙前街。據記載,當時那兩條路均為政府所在地。文化路在1958年鋪設瀝青路面,由此可見當年城北文教區在城市建設中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