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觀視角下的清代重慶城空間形態研究

文化景觀視角下的清代重慶城空間形態研究

《文化景觀視角下的清代重慶城空間形態研究》是2018年10月1日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薌斌。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化景觀視角下的清代重慶城空間形態研究
  • 作者:許薌斌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ISBN:978711222527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三峽庫區-長江上游-西南山地”為巨觀地域背景,以清代重慶為時空線索切入古代城市空間形態的整體研究,並對其主要構成要素(風水格局、景觀構成、空間結構、路網體系、功能分區和建築布局)和典型文化景觀對象(城池體系、移民會館、學宮書院、寺觀祠廟)展開分析,提取其演進規律、形態特徵、價值內涵。最後基於主體視角切入古代城市景觀觀察,結合古代輿圖、詩詞、遊記深入歷史時期人對清代重慶城市空間感知的研究。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清代重慶空間形態研究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內容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內容
1.2.3 研究意義
1.3 核心概念與研究界定
1.3.1 核心概念
1.3.2 研究界定
1.4 研究綜述
1.4.1 城市空間形態領域相關研究綜述
1.4.2 文化景觀領域相關研究綜述
1.4.3 重慶地區歷史文化研究綜述
1.4.4 重慶地區人居環境研究綜述
1.4.5 相關研究總體評述與展望
1.5 技術路線與研究架構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架構
第2章 清代重慶城空間形態的形成背景與動力因素
2.1 地域環境條件
2.1.1 地理空間特點
2.1.2 自然環境特點
2.2 社會發展特徵
2.2.1 歷史發展過程
2.2.2 區域交通樞紐地位的形成
2.2.3 農業經濟中心地位的形成
2.2.4 川東商業中心地位的形成
2.3 地域文化特徵
2.3.1 源起巫巴、動態演進的歷史特徵
2.3.2 環境獨特、信仰多樣的地域特徵
2.3.3 多次移民、兼容並蓄的社會特徵
2.3.4 水陸廊道、多元交流的文化特徵
2.3.5 耦合山地、禮制滲透的空間特徵
2.3.6 崇巫尚武、進取包容的精神特質
2.4 動力因素分析
2.4.1 自然環境因素
2.4.2 政治軍事因素
2.4.3 經濟社會因素
2.4.4 精神文化因素
2.4.5 科學技術因素
2.5 小結
第3章 清代重慶城市空間形態的構成與特徵
3.1 清代重慶城市空間形態的整體構成
3.1.1 古代重慶城市格局的形成過程
3.1.2 作為文化景觀的清代重慶城市空間形態
3.1.3 清代重慶城市空間形態的整體構成
3.2 清代重慶城市空間形態的要素與特點
3.2.1 “九宮八卦、龜蛇之象”的風水格局
3.2.2 城山相融、覽勝兩江的景觀構成
3.2.3 上下半城、城垣內外的空間結構
3.2.4 城門引導、耦合山地的路網體系
3.2.5 經濟主導、高低分區的功能分區
3.2.6 官方重禮、民間趨俗的建築布局
3.3 基於場所感的清代重慶空間形態地域性特徵分析
3.3.1 巨觀層次的地域性特徵
3.3.2 中觀層次的地域性特徵
3.3.3 微觀層次的地域性特徵
3.4 小結
第4章 體現威權象徵、內外分野的城池體系
4.1 清代重慶城池的空間形態
4.1.1 “片葉浮沉巴子國,兩江襟帶浮圖關”的城池選址
4.1.2 “名城危踞層岩上,鷹瞵鶚視雄三巴”的城池形態
4.1.3 “象天法地,九開八閉十七門”的城門布局與形態
4.2 清代重慶城池體系與城市意象
4.2.1 城池體系的“可意象性”與意象層次
4.2.2 城池體系的城市意象特徵
4.3 清代重慶城池體系的文化內涵
4.3.1 禮制思想與封建制度文化內涵
4.3.2 風水觀念與精神文化內涵
4.3.3 歷史變遷與城市職能文化內涵
4.4 小結
第5章 體現移民文化、社會整合的移民會館
5.1 清代重慶移民會館興起的社會背景
5.1.1 明末清初移民實川的社會背景
5.1.2 清代重慶商貿中心城市地位的形成
5.2 清代重慶移民會館的興起與發展
5.2.1 從“血緣”、“地緣”到“業緣”
5.2.2 重慶移民會館的發展過程
5.3 清代重慶移民會館的功能與形態
5.3.1 移民會館的選址與分布
5.3.2 移民會館的功能與形態
5.4 清代重慶移民會館的內涵與價值
5.4.1 制度文化內涵
5.4.2 精神文化內涵
5.4.3 建築文化內涵
5.5 小結
第6章 體現禮義教化、地方教育的學宮書院
6.1 學宮與書院的源流發展
6.1.1 學宮的起源與重慶府、縣學宮的發展
6.1.2 書院的起源與重慶地方書院的發展
6.2 清代重慶學宮書院的功能與形制
6.2.1 學宮的功能與形制
6.2.2 書院的功能與形制
6.3 學宮與書院的文化意義與價值內涵
6.3.1 制度文化內涵
6.3.2 精神文化內涵
6.3.3 空間文化內涵
6.4 小結
第7章 體現地方信仰、公共生活的寺觀祠廟
7.1 寺觀祠廟文化景觀的體系構成
7.1.1 體現禮義教化的壇壝與官方祠廟體系
7.1.2 體現多元化與功利性的民間祠廟體系
7.1.3 作為一種特殊民間祠廟類型的會館祠廟
7.1.4 作為宗教信仰場所的佛道宗教寺觀
7.2 寺觀祠廟的空間分布及其結構類型
7.2.1 寺觀祠廟的整體分布規律
7.2.2 寺觀祠廟類型與空間分布的關聯
7.2.3 寺觀祠廟單體空間布局結構類型
7.3 寺觀祠廟的文化意義與價值內涵
7.3.1 制度文化內涵:國家與地方
7.3.2 精神文化內涵一:官方與民間
7.3.3 精神文化內涵二:本土與外鄉
7.3.4 精神文化內涵三:信仰與生活
7.3.5 空間文化內涵一:空間與意象
7.3.6 空間文化內涵二:共性與個性
7.4 小結
第8章 文化景觀主體視角下的清代重慶城市空間景觀
8.1 輿圖中的清代重慶城市景觀
8.1.1 清代重慶輿圖的種類及其主要內容
8.1.2 水運經濟發達影響下的濱水空間景觀
8.1.3 商品經濟發達作用下的城市空間景觀
8.2 詩詞中的清代重慶城市景觀
8.2.1 清代重慶詩詞的作者群體及其身份特徵
8.2.2 清代重慶文人詩中的閒暇生活
8.2.3 清代重慶文人詩中的城市景觀
8.3 遊記中的清代重慶城市景觀
8.3.1 19世紀下半葉旅渝遊記及其作者
8.3.2 遊記中的清代重慶城市景觀
8.4 小結
第9章 結語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