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學方法論》是黃文山所著作品,出自於《黃文山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文化學方法論
- 作者:黃文山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黃文山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文化的研究,自文化人類學興,始劃然標出有系統的主張,成為一種嶄新的科學,前此則惟有片段的哲理。社會學與人類學向有密切的關係,到了社會學者套用人類學者的文化搜討(Cultural Approach)以研究當代社會現象後,文化社會學乃異軍突起,影響所至,社會科學或文化科學的整個領域,為之開一新紀元。我們想對於這兩種簇新的科學之範圍與方法,作嚴格的區定,殊不容易。現在學者對於這個問題的主張,約分數派:第一派主張前者所研究的為史前文化,後者則單獨注意高等文明。但是文化人類學者現亦注意現代生活的研究,可見這種畫分,並非確切不移的。第二派謂這兩種科學,由範圍和方法看,可謂全然無別;這種主張不啻把兩種科學混為一氣,證諸雙方的著作,亦嫌與事實相去太遠,非不磨之論。第三派謂文化乃“自成一類”(Sui Generis)的現象,本身不但具有特獨之歷程,變動的機構,而特質上也有相互的關係,故主張這種現象,要由文化學者(Culturalist)來研究。大抵文化的探討,因文化人類學與社會學的接殖,已駸駸然由附庸蔚為大國,殆為今日學術界上最鮮明之趨勢。文化人類學者向來所注意的,多半涉於文化的始源問題,故集中精力於初民文化的論究;現在文化學者則進一步,注重文化的性質與動力,因而“文化分析”(Culture Analysis)的範圍,越推越廣。德國社會學者米勒利耶(Muller-Lyer)所以說社會學就是“文化學”(Culturlehre),而飛爾康特(Vierkandt)則主張在社會學之外,另立文化學,以資區別。十餘年來,文化學派的思潮,不斷地向前奔放,見其進未見其止,於是文化學(Science of Culture,Culturology)的名詞,已不期然而然地為學者所採用了。【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黃文山是民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和學者。他與20世紀上半葉中國主要的社會思潮都有密切的關係,曾經受到無政府主義的深刻影響,對馬克思主義有較深的了解,後服膺三民主義,親身參與了國民黨意識形態的建構。在學術上,黃文山在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哲學、歷史學等領域都有相關著述和譯述,特別是大力倡導“文化學”,是近代中國開展“文化學”學科構建的主要代表性人物之一,在思想界、學術界和教育界都具有較大的影響。編者簡介趙立彬,男,1967年生,湖南邵陽人。歷史學博士。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重點為中國近代思想史,著有《民族立場與現代追求——20世紀20—40年代的全盤西化思潮》、《西學驅動與本土需求——民國時期“文化學”學科建構研究》,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