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藝術顯示文化和旅遊部技術創新中心

數字藝術顯示文化和旅遊部技術創新中心,是首批文化和旅遊部技術創新中心,依託單位為京東方藝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單位為華郵數字文化技術研究院(廈門)有限公司、中國美術學院媒體城市研發中心、北京沸銅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創新中心主任:白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數字藝術顯示文化和旅遊部技術創新中心
  • 省級管理單位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 依託單位:京東方藝雲科技有限公司
  • 機構地址:湖南省長沙高新開發區文軒路27號麓谷鈺園創業大樓2305室
中心概況,研究方向,機構職能,支撐條件,機構領導,主任,專家委員會,

中心概況

數字藝術顯示文化和旅遊部技術創新中心於2023年8月由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籌建,依託京東方藝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華郵數字文化技術研究院(廈門)有限公司、中國美術學院媒體城市研發中心、北京沸銅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設,致力於解決數字藝術顯示、數字文旅等行業關鍵問題,開展數字藝術顯示技術、互動體驗與服務技術等研究方向的技術創新,實現數字藝術領域相關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
發展目標:集中國內力量,聚焦數字藝術顯示技術研究和互動體驗與服務技術研究,以場景創新驅動硬體顯示、圖像處理、感測識別等技術突破,推動數字藝術領域相關技術的產業化套用。
依託單位京東方藝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BOE(京東方)向物聯網轉型的先行先試企業,秉承“讓有文化味的健康顯示無處不在”的企業使命,提供類紙護眼顯示系統產品與服務,深耕數字藝術顯示場景,構建多維生態。
華郵數字文化技術(廈門)研究院作為產業創新驅動中心,基於數字藝術顯示技術裝備,致力於推動XR、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創新套用,落地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實現技術標準產業化。
中國美術學院媒體城市研發中心成立於2012年7月,是中國美術學院集合媒體技術研發、城市研究、多媒體藝術實踐於一體的校屬創意研發機構,重點關注城市美學、鄉土實踐、互動媒體、藝術設計、跨媒介展演五個研究方向。
北京沸銅科技是面向數字中國和文化數位化戰略實施構建,圍繞新場景、新體驗與新服務,通過大數據、AIGC等創新技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數位技術融合的科技企業。
以依託單位為主,與共建單位共同投入研發力量,以全職和兼職結合的形式融合辦公,充分發揮企業、高校和研究院的資源及平台優勢,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協同創新,以資源開放、科研合作、項目共創的形式開展技術創新中心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方向

  • (一)數字藝術顯示技術研究
內容:包括自然非偏振光液晶顯示技術研究、無損Gamma2.0技術研究、超級類紙廣視角技術研究、自然3D顯示技術研究、動態圖像顯示技術研究等。自然光顯示技術讓顯示更柔和,類紙特性進一步增強;無損gamma2.0使畫作的灰階層次得到無損還原,即使在高亮環境也能充分展示畫作明暗細節;超級類紙廣視角讓畫面接近藝術作品原作,並且提升了觀看視角,讓更多的角度都具備舒適的觀賞性;自然3D顯示技術通過圖像算法和眼動追蹤技術把立體的2D藝術品用3D的效果展示出來,並且視覺上達到無眩暈的效果;動態圖像顯示技術通過圖像智慧型匹配識別不同的畫作風格、特性和主題,調整顯示參數,使得用戶從顯示器中獲得的作品與原作效果一樣的觀感。
  • (二)互動體驗與服務技術研究
內容:包括人體姿勢檢測、多人行為監測、高精度測距、超分圖像還原技術等。人體姿勢檢測是基於深度學習算法對用戶體態姿勢、用眼行為、身份信息進行自動檢測、輸出;多人行為監測是基於多路攝像頭影像融合技術、深度學習算法進行身份信息識別、姿勢監測、人員活動軌跡分析、異常風險行為預警(非專注、近視風險);高精度測距是基於物聯網感測技術通過紅外感測器對計算機視覺算法的距離檢測值的實時校準,實時輸出校準後的用戶距離檢測值;超分圖像還原技術是指使用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將低解析度圖像恢復為高解析度圖像的過程。

機構職能

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對技術創新中心目標落實負責,決定技術創新中心的整體運行計畫、管理機構設定和研究方向。負責召開專家委員會審議會議及相關工作會議,擬定技術創新中心中長期規劃。
專家委員會主要負責審議技術創新中心的發展目標、重點技術創新任務等,並對相關重大事項提出意見建議。
技術創新中心內設部門及職責如下:
協調創新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執行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專家委員會決議,與共建單位的資源及項目協調,並推動落實執行;負責技術創新中心的年度考核,配合有關行政部門做好驗收、評估和檢查等工作。
技術研發部:主要負責技術創新中心各類軟體產品設計、開發、測試,硬體的驗證、適配、集成和系統測試,對監視和測量裝置的管理,以及對產品團隊的產品培訓、產品開發中質量問題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等工作。
產品創新部:主要負責產品市場洞察、產品路線圖及上市布局、產品推廣策略以及用戶意見分析等工作。
項目管理部:主要負責協助技術創新中心研發落實、管理和新產品上市的全周期市場工作。
智慧財產權管理部:主要負責智慧財產權管理系統,專利申請、軟著等智慧財產權的諮詢、審核、管理工作。

支撐條件

京東方藝雲將技術創新中心作為公司獨立部門管理運行,投入全職研發及配套人員18人,專用場地三處,以長沙為中心,北京、蘇州三地聯動辦公,投入自籌建設費用150萬元,配備專業的研發儀器及顯示設備,建設實驗室、展廳、會議室等配套設施。長沙區域位於芙蓉區瀏陽河大道,面積300平方米,北京區域位於通州區雲杉路設計小鎮智匯園63號樓,均設有辦公區、研發實驗室、會議室及產品展示空間等配套設施;蘇州區域設在吳江區東太湖旅遊度假區湖景街蘇州灣數字藝術館5層,用於技術創新中心科研成果面市調研。
華郵數字文化技術(廈門)研究院將位於廈門市軟體園三期B10棟約300平方米作為技術創新中心使用場地,投入研發及相關人員5人,並配備有辦公及研發設備設施。
中國美術學院媒體城市研發中心,將提供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11-209和杭州市西湖區錢江block 6-801,作為技術創新中心的使用場地,配備必要的辦公、研究和實驗空間,配備研發及相關人員4人及一系列先進的儀器設備,場地位置便利,便於技術創新中心人員的交流和合作。
北京沸銅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提供AIGC數字研發所用場地,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8號富華大廈F17C展示廳,由展示區、會客區組成。配備研發等相關人員8人,畫屏5台,算力服務12個月,主要用於研究、設計、開發AIGC模型。

機構領導

主任

白峰,京東方藝雲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專家委員會

1.主任委員
呂繼剛,京東方藝雲數字文化創新研究院院長。
2.副主任委員
陳洪,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
3.委員
魯曉波,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向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費俊,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
陳勁,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
高世強,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學院教授。
周正平,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首席專家。
支錦亦,西南交通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執行院長。
洪鈞,北京沸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程,浙大城市學院藝術與考古學院常務副院長。
梁偉,京東方藝雲首席技術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