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地塊南緣構造岩漿演化與成礦作用研究

《敦煌地塊南緣構造岩漿演化與成礦作用研究》是由甘肅省地質調查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王玉璽、王金榮、第鵬飛、李通國、張翔、張淵、王軍、馬國傑、湯慶艷、魏振宏、陳萬峰、楊婧、王懷濤、王曉偉、余超、朱永新、路鵬飛、魏志軍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敦煌地塊南緣構造岩漿演化與成礦作用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甘肅省地質調查院
  • 主要完成人:王玉璽、王金榮、第鵬飛、李通國、張翔、張淵、王軍、馬國傑、湯慶艷、魏振宏、陳萬峰、楊婧、王懷濤、王曉偉、余超、朱永新、路鵬飛、魏志軍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200641
成果名稱
敦煌地塊南緣構造岩漿演化與成礦作用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甘肅省地質調查院
主要完成人
王玉璽、王金榮、第鵬飛、李通國、張翔、張淵、王軍、馬國傑、湯慶艷、魏振宏、陳萬峰、楊婧、王懷濤、王曉偉、余超、朱永新、路鵬飛、魏志軍
研究起始日期
2012-04-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5-12-01
主題詞
敦煌地塊, 角閃石岩,成礦作用,構造-岩漿演化,成礦定量預測

成果摘要

敦煌地塊是中亞造山帶最南緣的重要組成部分,具穩定克拉通前寒武紀變質基底,經歷了複雜洋陸轉換及板內活動過程。本次選擇敦煌地塊南緣岩漿岩進行了岩石學、礦物學、地球化學、LA-ICP-MS鋯石U-Pb年代學、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學進行研究,確定了岩漿岩的成岩時代、岩石成因、岩漿源區、構造岩漿演化過程等。選擇多壩溝金礦床、延龍山鈧礦床作為典型礦床,開展了礦石Pb-S-O-H同位素、流體包裹體和金賦存狀態等研究,探討了礦床成礦物質來源和成因。分析了1:20萬化探39種元素數據,以金為預測礦種,首次開展了基於岩漿岩信息的金礦找礦靶區定量優選工作,為區域金礦找礦提供了可靠依據。 對敦煌地塊南緣9個花崗岩體和3個基性-超基性岩體進行了研究,劃分四個構造岩漿演化階段。發現和評價了多壩溝構造蝕變岩型金礦和延龍山角閃石岩型鈧礦,多壩溝金礦為小型床規模,遠景資源量有望達到大型,延龍山鈧礦達到超大型規模。 利用多元統計方法構建了敦煌地塊基於化探數據的金礦找礦定量預測模型和基於岩漿岩信息的金礦找礦靶區定量優選模型,確定的123個金找礦靶區進行優選,共選出27個金找礦靶區,81.5%的靶區面積小於20平方千米,岩漿岩信息找礦技術在敦煌地塊化探金礦找礦靶區優選上具有明顯效果,為敦煌地塊金礦找礦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敦煌地塊是中亞造山帶最南緣的重要組成部分,具穩定克拉通前寒武紀變質基底,經歷了複雜洋陸轉換及板內活動過程。本次選擇敦煌地塊南緣岩漿岩進行了岩石學、礦物學、地球化學、LA-ICP-MS鋯石U-Pb年代學、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學進行研究,確定了岩漿岩的成岩時代、岩石成因、岩漿源區、構造岩漿演化過程等。選擇多壩溝金礦床、延龍山鈧礦床作為典型礦床,開展了礦石Pb-S-O-H同位素、流體包裹體和金賦存狀態等研究,探討了礦床成礦物質來源和成因。分析了1:20萬化探39種元素數據,以金為預測礦種,首次開展了基於岩漿岩信息的金礦找礦靶區定量優選工作,為區域金礦找礦提供了可靠依據。 對敦煌地塊南緣9個花崗岩體和3個基性-超基性岩體進行了研究,劃分四個構造岩漿演化階段。發現和評價了多壩溝構造蝕變岩型金礦和延龍山角閃石岩型鈧礦,多壩溝金礦為小型床規模,遠景資源量有望達到大型,延龍山鈧礦達到超大型規模。 利用多元統計方法構建了敦煌地塊基於化探數據的金礦找礦定量預測模型和基於岩漿岩信息的金礦找礦靶區定量優選模型,確定的123個金找礦靶區進行優選,共選出27個金找礦靶區,81.5%的靶區面積小於20平方千米,岩漿岩信息找礦技術在敦煌地塊化探金礦找礦靶區優選上具有明顯效果,為敦煌地塊金礦找礦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