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國精選:人生聽雨客舟中》收錄了陳守湖的地妹:雲貴高原上空悠揚婉轉的歌調、李存剛的溪頭溝:二郎山下深居簡出的美麗村姑、李天斌的坪寨:貴州高原上泥土和炊煙的氣息、李新立的靜寧:官院避風灣長路咀串連的懷念、東湖的湖東:古雷水退出後留下的時光劃痕、陳瑤的四層樓:湘江邊大山下青石堆砌的碼頭、方健榮的敦煌:塵世形體和氤氳精神的聚合體、青年河的青年河:魯北平原腹地深埋暗處的涌動、楊獻平的蓮花谷:南太行的生存態度和俗世哲學等。他們以散文的方式,祝福看到《散文中國精選:人生聽雨客舟中》的每一個人。
基本介紹
- 書名:散文中國精選:人生聽雨客舟中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頁數:200頁
- 開本:16
- 品牌: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作者:楊獻平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0107899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散文中國精選:人生聽雨客舟中》編選了近年來散文界的最新作品,它們或優雅純淨,娓娓道來,有引證,更有目擊,或觀察獨到、簡潔有力,直逼心靈,或想像奇詭,必掉深沉,或飽含詩意,或樸實自然。這些作品是無聲的,但有刀子一般的力量,向更廣闊的疆場行進,就像風中的騎手,沉默疾馳。
圖書目錄
序大地是我們的最初和最終/楊獻平
陳守湖:巫味飄蕩的土地
巫味飄蕩的土地
過去的匠人
趕牛市
地名錄
李存剛:溪頭溝
門前三株茶
埡口上
溪水靜靜流
石榴花季
記憶里的狗
兩隻鳥兒
李天斌:在農曆的天空下
在農曆的天空下
一個村莊的簡歷
時問的舊址
最後的事情
李新立:村莊地理及歲月影像
村莊地理
歌唱的村莊
影像
東湖:消失的古雷水
紙上雷池
村莊裡的父母
時光的劃痕
收稅筆記
陳瑤:失落的村莊
拾起散落的碎片
關於外婆的一塍記憶
江水清清
方健榮:在敦煌
湖卜時光
鳴沙山·月牙泉之夢
青年河:一個人的幾種歷史
家族史
心靈史
流浪史
楊獻平:南太行鄉村世界
蓮花谷及其特點——文化信仰、人際關係、生態環境、財產觀
蓮花谷自然村之一:北河沿
蓮花谷自然村之二:墒頂山
蓮花谷自然村之三:羯羊圈
蓮花谷自然村之四:奶頭山
陳守湖:巫味飄蕩的土地
巫味飄蕩的土地
過去的匠人
趕牛市
地名錄
李存剛:溪頭溝
門前三株茶
埡口上
溪水靜靜流
石榴花季
記憶里的狗
兩隻鳥兒
李天斌:在農曆的天空下
在農曆的天空下
一個村莊的簡歷
時問的舊址
最後的事情
李新立:村莊地理及歲月影像
村莊地理
歌唱的村莊
影像
東湖:消失的古雷水
紙上雷池
村莊裡的父母
時光的劃痕
收稅筆記
陳瑤:失落的村莊
拾起散落的碎片
關於外婆的一塍記憶
江水清清
方健榮:在敦煌
湖卜時光
鳴沙山·月牙泉之夢
青年河:一個人的幾種歷史
家族史
心靈史
流浪史
楊獻平:南太行鄉村世界
蓮花谷及其特點——文化信仰、人際關係、生態環境、財產觀
蓮花谷自然村之一:北河沿
蓮花谷自然村之二:墒頂山
蓮花谷自然村之三:羯羊圈
蓮花谷自然村之四:奶頭山
序言
大地是我們的最初和最終
楊獻平
我們為什麼出生在這裡?又為什麼生活在這裡而不是那裡?出生地與我們究竟是怎樣一種關係?在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的出生及生活的地方又處在什麼樣的狀態?我們自己又是處於怎樣的狀態?——大地是我們的開始,也是我們的最終,在享受或體驗的過程當中,“我”和另一個我,“你”和另一個你,“他”(她)和另一個他(她),肯定都是寶貴的、不可或缺的,我們在大地上同行卻可能永不謀面,也可能擦肩而過,此後終生不復再見。每一個人的稟性、信仰與處世態度都與自己的出生地、自己成長生活的經歷密不可分。
青年河(孫光新)對自己出生和至今生活的山東惠民縣城作了提綱挈領、針對“要害”的發現和書寫。從青年河這些文字當中,我個人得到的驚喜主要源於三個方面。一是他的寫作是淡定的。我在幾年前看到他的作品,就認定這是一種“寧靜致遠”、“從容不迫”、“排斥功利”和“綿里藏針”的寫作,就認定他的寫作是富有潛力和提示意義的。再幾年,打開他具有鮮明特點的文章,不看署名,也知道文字的作者是哪一個。二是青年河的散文寫作體現了一種平民知識分子的風度與良知。在我看來,這種用文字建立起來的“風度”,是基於個人才智與身邊物象的“獨立判斷”和“豐裕展現”。三是青年河的寫作往往格物及心,有著強烈的悟道意味。如他的《心靈史》,歷數鄉賢,勾其肖像,說其事跡,述其品質,是對自我的一種審視和關照,在先輩及鄉賢的故事陳跡當中,梳理內在的那個“我”。
老湖(陳守湖)是一個心懷美德,並在現實生活當中彰顯美德的人,他可能是隱忍的,也可能是天性所致。數年前,老湖就以系列文章《老家植物志》為人所稱道(《草木書》,湖南文藝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在那些作品中,我看到了一些不事張揚,在天地之間卑微而又自在的生命景觀,有著強烈的民間氣息和純正的精神韻律。這一次,老湖依舊寫的是自己所熟悉的那片地域——貴州天柱縣——地妹——一個侗族人聚居地,當然也是作者出生地。相對於漢民族在某些方面的共通性,侗族可能有著自己的信仰及對事物的認知態度和方法。陳守湖對村莊“地妹”的傾情書寫,本質就是對自己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的一種推廣和張揚。老湖是一個十足的自然主義者,對事物保持著最大限度的尊重,以同等甚至同類之心,去揣度和發現它們的生活和秘密,從各種角度,呈現大地之物及性靈生存的某種狀態和變化。王國維在評納蘭容若詞時說他:“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筆寫情。”把這句話贈與陳守湖,是恰當的。
幾年前,李存剛就開始了他的醫生、醫事作品,我將之稱為“職業寫作”,並一直以為,這是大有前途的,像政府機關可以勘破諸多高層玄機一樣,醫生距離人性最近,也距離生與死最近,幾乎每一天,都可以看到諸多面目雷同而表現不一的生命形狀。存剛先生對此深有體悟,在文字當中表現了許多我們平素難以見到的生命景象。存剛兄在這本書中的文字,帶有強烈的自傳性質,他打量往事和風物的視角是平和的,觀察和書寫人事“融物入心”。在穩紮穩打的敘述當中,呈現的是一個人對大地的用心摩挲與熱愛之情。他寫自己及親人,還有身邊的人事,不面面俱到,但追求特徵鮮明,並且力圖從那些蛛絲馬跡與片段場景中找出某些命運的軌跡,在如水歲月中捕捉到了時光的波光水影。他筆下的故鄉風物,都與個人生命歷程及內心體驗緊密相關,它們在時光的河流載沉載浮,而人卻漸行漸遠。這種物我失之交臂的況味,顯然包含了更多的隱喻與註解。
李天斌是黎族人,有著一股子不竭的激情,文字有著一種強烈的衝突與崛起力量。天斌是神速的,儘管那時候他可能激情進發,而使得文字稍有疏忽。從那時起,我就覺得,天斌一定會走出來——文字是最好的證明。在本書中,天斌寫的是自己的出生地——貴州關嶺縣的一個村莊。閱讀的時候,似乎能夠感受得到天斌為自己的出生地及某個地域立傳的雄心。他從農曆的角度觀察農事,用“我”的真實體驗,對自己的鄉村進行了全方位的觀察、發現和書寫。比如他寫神秘的羅氏後裔,寫“像一種天籟”的布穀鳥,寫母親對莊稼的深深依賴,寫村莊的諺語、“泥土上的春天”(農曆節氣)、神靈、時間在大地某處的痕跡和村莊簡歷(簡史),都用一種獨特角度,或者說中國的角度,立春、穀雨、白露、霜降等等節氣,其本身就是中國歲月的年輪齒痕,那些與自己朝夕相處、相伴生活的事物與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與作家自身有著深刻的關係。
李新立是甘肅靜寧人,那裡有著極其鮮明的文化源流、地域風情。新立作文很勤奮,有股隴地人的倔強與韌性,不妥協的精神和內在的“狡黠”。新立的文字有時候給人一種大智若愚的感覺。他書寫,把所有的都給你拿出來,讓人在閱讀當中,自己去判斷和理解,他從不強加於人,總是以那種不緊不慢的方式,去書寫周圍的一切。這一次,新立所展現的,還是他的靜寧大地。這組文字整體上是素樸的、雅致的和自由的。讀起來像是站在夕陽下歷數家事、村事的傾訴者。一事一物,一點一滴,不慌不忙,細細道來,有家常話的親切,也有詩歌的韻味。他寫官院、長路咀、漫花兒的村莊、村莊的年輕人和衰老、葬禮等等,真實展現了一方地域人群的喜怒哀樂。在這些文字當中,所有的喜怒哀樂其實就是李新立本人的,他將整個地域納入自己的血脈,為那片地域注入了異於他人的“魂魄”,他們是緊密相連的。
這一次,東湖帶來的是他位於安徽安慶——古雷水退出後形成的沖積平原當中的村莊,名字叫湖東。至此,我才知道了東湖筆名的由來,李俊平——東湖——湖東,像是一個暗示,將自已與地域——出生的村莊有意識地聯繫在一起。在文字書寫當中,東湖只說自己知道的、懂得的,以及與自己有著這樣那樣聯繫的人、事、物及循環不停的變遷(消失與誕生)。東湖是真誠的,他對周圍事物有著強烈的關切之心,並身體力行做著一些暖人暖己的事情,比如對親人、對鄰里命運的關切,對周身事物的細心呵護與溫和關照,都體現了一種由此及彼的思想素質與萬物同心的平等態度。除此之外,東湖總是能夠很敏銳地觀察和捕捉,時常於日常所見與瑣事當中找到某一些人習以為常但卻深含意味的東西,把微妙的瑣碎的用文字作出準確、客觀、細緻甚至特別的陳述,把強大的糅合成易於傳達和接受的具體之物,顯示了作家極強的“穎悟”與“化解”能力。
陳瑤散文有沈從文之風。她的詩意可能與生俱來,呈現在文字間,極其細緻,且有著一種瀰漫的氣息和妖嬈意味。在表述方式上,陳瑤似乎更注重內心乃至個性的闡發與抵達,使得筆下的物事只能是一種心靈基點上的映襯和激發,她總是能把那些看似分散的思緒和物事,用巧妙的迂迴方式,很好地“統”在一起,並最大限度地為我所用。由此,我覺得,陳瑤的散文是有個性的,也是有獨立意識的。她在本書中的一組作品,寫的也是自己的出生地,具體位置是“湘江邊上的一座小鎮”。文章起始,陳瑤就用一種柔韌的詩性語言,以及層次分明的表述方式,將閱讀者引入到一種“閒庭信步”式的從容狀態之中。但是,細心的讀者還會發現,陳瑤散文追求詩意、體現詩性,但又對詩意保持了一定的警惕和距離,從而使自己的散文語言,既自由散漫又恰到好處。優雅的語速當中,既有情感的浸淫,又有實物的佐證;既能出乎於心,又能見物顯性,意象紛紛卻又瓷實沉靜。
身居敦煌的方健榮早先以詩歌聞名,筆下物象和“心思”從沒游離過“敦煌”及其氣質內蘊。對方健榮而言,敦煌不僅僅是自己肉體的降生之地和生存場所,更是一種精神和靈魂皈依。不論是詩歌還是散文,方健榮總是能夠從敦煌或者敦煌本土找到最佳情感突破口和思想闡述平台,自覺地將敦煌當做了自己的一種由始至終的精神圖騰,乃至不棄不離的肉身與靈魂翔升與安妥之地。或許正是這樣一種情感,使得方健榮敦煌散文題材的寫作充盈著一種飽滿的精神活力,一種源自生命深處的依戀、博愛與寬容的品性和氣質。以至於他的散文及詩歌,無一例外地都含納和張揚了敦煌——即使散步、工作、思想,甚至睡眠之間,也富有濃郁的敦煌色彩、敦煌品質和敦煌精神。由此,可以說,方健榮的散文是一種自覺的文學要求,是心靈和精神在敦煌之上的自由釋放,是個人情感在敦煌這一文化符號上的溫情擴張。
最後,說說我自己。對於南太行,我寫過無數次,有時候同一題材反覆寫。有人說這是在重複自己,我也承認,但我覺得,那個熟悉的出生地於我來說時時都是嶄新的和陌生的。我出生後在那裡的生活,基本上已經沉浸到骨血當中了,形成了極其頑固、無法剔除的烙印。我之所以反覆寫,是企圖接近,更接近一些,是想把那一片地域和人群、人性本質看透,並用文字,為她樹立多個參照點。以前,我覺得出生地是一個永恆存在,就像我第一次見到那樣,再多年多代人之後,還能看到。可是,倉促而迷離的世事已經使我改變了這種看法。人也好,物也好,靈魂也好,肉體也罷,“眼見”已經非常不可靠。為此,我從多個方面對南太行——包括具體村莊和人,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觀察、分析、言說演說和呈現。
應當說,這些作品與我和朋友們主張的原生態散文寫作理念是一脈相承、環環相扣的。需要重申的是,原生態散文之“貼近大地”不是一味下沉,在泥土和灰塵當中自我掩埋,而是要基於大地、立在大地;所謂“眾生關懷”是一種方向,也是一種品質;只是關心“我”,用各種方式“超度”自我。我們要的是對每個人、每個自然存在的尊重與理解,憐愛和同情。關於“從現實出發”和“時代特質”,絕不是排斥和杜絕想像,也不是對現實的直接“挪用”與急就章式的“拿來”,而是要從現實出發,從自我出發,以不拘一格的方式,有所創造地進行散文革新,豐富散文的風度和品質。
然而,在經濟效益第一的當下,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這些書籍的成功出版,離不開天津人民出版社以及紹東兄弟的幫助。在文學日趨利益化、圈子化、市場化、人情化、盲目化的境遇下,一些優秀的寫作者往往寂寞無名,如果由此使得他們站得更高,走得更“漂亮”,正是我們求之不得和倍感欣慰的。再回到文章開頭……那些問題,似乎從一開始就有答案,雖然難以言說。它們如影隨形,在內心,在靈魂,在肉體,也在這浩蕩世事——天地人心中。因為,大地是我們的最初,也是我們的最終。
二00九年九月二十六日於額濟納
楊獻平
我們為什麼出生在這裡?又為什麼生活在這裡而不是那裡?出生地與我們究竟是怎樣一種關係?在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的出生及生活的地方又處在什麼樣的狀態?我們自己又是處於怎樣的狀態?——大地是我們的開始,也是我們的最終,在享受或體驗的過程當中,“我”和另一個我,“你”和另一個你,“他”(她)和另一個他(她),肯定都是寶貴的、不可或缺的,我們在大地上同行卻可能永不謀面,也可能擦肩而過,此後終生不復再見。每一個人的稟性、信仰與處世態度都與自己的出生地、自己成長生活的經歷密不可分。
青年河(孫光新)對自己出生和至今生活的山東惠民縣城作了提綱挈領、針對“要害”的發現和書寫。從青年河這些文字當中,我個人得到的驚喜主要源於三個方面。一是他的寫作是淡定的。我在幾年前看到他的作品,就認定這是一種“寧靜致遠”、“從容不迫”、“排斥功利”和“綿里藏針”的寫作,就認定他的寫作是富有潛力和提示意義的。再幾年,打開他具有鮮明特點的文章,不看署名,也知道文字的作者是哪一個。二是青年河的散文寫作體現了一種平民知識分子的風度與良知。在我看來,這種用文字建立起來的“風度”,是基於個人才智與身邊物象的“獨立判斷”和“豐裕展現”。三是青年河的寫作往往格物及心,有著強烈的悟道意味。如他的《心靈史》,歷數鄉賢,勾其肖像,說其事跡,述其品質,是對自我的一種審視和關照,在先輩及鄉賢的故事陳跡當中,梳理內在的那個“我”。
老湖(陳守湖)是一個心懷美德,並在現實生活當中彰顯美德的人,他可能是隱忍的,也可能是天性所致。數年前,老湖就以系列文章《老家植物志》為人所稱道(《草木書》,湖南文藝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在那些作品中,我看到了一些不事張揚,在天地之間卑微而又自在的生命景觀,有著強烈的民間氣息和純正的精神韻律。這一次,老湖依舊寫的是自己所熟悉的那片地域——貴州天柱縣——地妹——一個侗族人聚居地,當然也是作者出生地。相對於漢民族在某些方面的共通性,侗族可能有著自己的信仰及對事物的認知態度和方法。陳守湖對村莊“地妹”的傾情書寫,本質就是對自己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的一種推廣和張揚。老湖是一個十足的自然主義者,對事物保持著最大限度的尊重,以同等甚至同類之心,去揣度和發現它們的生活和秘密,從各種角度,呈現大地之物及性靈生存的某種狀態和變化。王國維在評納蘭容若詞時說他:“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筆寫情。”把這句話贈與陳守湖,是恰當的。
幾年前,李存剛就開始了他的醫生、醫事作品,我將之稱為“職業寫作”,並一直以為,這是大有前途的,像政府機關可以勘破諸多高層玄機一樣,醫生距離人性最近,也距離生與死最近,幾乎每一天,都可以看到諸多面目雷同而表現不一的生命形狀。存剛先生對此深有體悟,在文字當中表現了許多我們平素難以見到的生命景象。存剛兄在這本書中的文字,帶有強烈的自傳性質,他打量往事和風物的視角是平和的,觀察和書寫人事“融物入心”。在穩紮穩打的敘述當中,呈現的是一個人對大地的用心摩挲與熱愛之情。他寫自己及親人,還有身邊的人事,不面面俱到,但追求特徵鮮明,並且力圖從那些蛛絲馬跡與片段場景中找出某些命運的軌跡,在如水歲月中捕捉到了時光的波光水影。他筆下的故鄉風物,都與個人生命歷程及內心體驗緊密相關,它們在時光的河流載沉載浮,而人卻漸行漸遠。這種物我失之交臂的況味,顯然包含了更多的隱喻與註解。
李天斌是黎族人,有著一股子不竭的激情,文字有著一種強烈的衝突與崛起力量。天斌是神速的,儘管那時候他可能激情進發,而使得文字稍有疏忽。從那時起,我就覺得,天斌一定會走出來——文字是最好的證明。在本書中,天斌寫的是自己的出生地——貴州關嶺縣的一個村莊。閱讀的時候,似乎能夠感受得到天斌為自己的出生地及某個地域立傳的雄心。他從農曆的角度觀察農事,用“我”的真實體驗,對自己的鄉村進行了全方位的觀察、發現和書寫。比如他寫神秘的羅氏後裔,寫“像一種天籟”的布穀鳥,寫母親對莊稼的深深依賴,寫村莊的諺語、“泥土上的春天”(農曆節氣)、神靈、時間在大地某處的痕跡和村莊簡歷(簡史),都用一種獨特角度,或者說中國的角度,立春、穀雨、白露、霜降等等節氣,其本身就是中國歲月的年輪齒痕,那些與自己朝夕相處、相伴生活的事物與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與作家自身有著深刻的關係。
李新立是甘肅靜寧人,那裡有著極其鮮明的文化源流、地域風情。新立作文很勤奮,有股隴地人的倔強與韌性,不妥協的精神和內在的“狡黠”。新立的文字有時候給人一種大智若愚的感覺。他書寫,把所有的都給你拿出來,讓人在閱讀當中,自己去判斷和理解,他從不強加於人,總是以那種不緊不慢的方式,去書寫周圍的一切。這一次,新立所展現的,還是他的靜寧大地。這組文字整體上是素樸的、雅致的和自由的。讀起來像是站在夕陽下歷數家事、村事的傾訴者。一事一物,一點一滴,不慌不忙,細細道來,有家常話的親切,也有詩歌的韻味。他寫官院、長路咀、漫花兒的村莊、村莊的年輕人和衰老、葬禮等等,真實展現了一方地域人群的喜怒哀樂。在這些文字當中,所有的喜怒哀樂其實就是李新立本人的,他將整個地域納入自己的血脈,為那片地域注入了異於他人的“魂魄”,他們是緊密相連的。
這一次,東湖帶來的是他位於安徽安慶——古雷水退出後形成的沖積平原當中的村莊,名字叫湖東。至此,我才知道了東湖筆名的由來,李俊平——東湖——湖東,像是一個暗示,將自已與地域——出生的村莊有意識地聯繫在一起。在文字書寫當中,東湖只說自己知道的、懂得的,以及與自己有著這樣那樣聯繫的人、事、物及循環不停的變遷(消失與誕生)。東湖是真誠的,他對周圍事物有著強烈的關切之心,並身體力行做著一些暖人暖己的事情,比如對親人、對鄰里命運的關切,對周身事物的細心呵護與溫和關照,都體現了一種由此及彼的思想素質與萬物同心的平等態度。除此之外,東湖總是能夠很敏銳地觀察和捕捉,時常於日常所見與瑣事當中找到某一些人習以為常但卻深含意味的東西,把微妙的瑣碎的用文字作出準確、客觀、細緻甚至特別的陳述,把強大的糅合成易於傳達和接受的具體之物,顯示了作家極強的“穎悟”與“化解”能力。
陳瑤散文有沈從文之風。她的詩意可能與生俱來,呈現在文字間,極其細緻,且有著一種瀰漫的氣息和妖嬈意味。在表述方式上,陳瑤似乎更注重內心乃至個性的闡發與抵達,使得筆下的物事只能是一種心靈基點上的映襯和激發,她總是能把那些看似分散的思緒和物事,用巧妙的迂迴方式,很好地“統”在一起,並最大限度地為我所用。由此,我覺得,陳瑤的散文是有個性的,也是有獨立意識的。她在本書中的一組作品,寫的也是自己的出生地,具體位置是“湘江邊上的一座小鎮”。文章起始,陳瑤就用一種柔韌的詩性語言,以及層次分明的表述方式,將閱讀者引入到一種“閒庭信步”式的從容狀態之中。但是,細心的讀者還會發現,陳瑤散文追求詩意、體現詩性,但又對詩意保持了一定的警惕和距離,從而使自己的散文語言,既自由散漫又恰到好處。優雅的語速當中,既有情感的浸淫,又有實物的佐證;既能出乎於心,又能見物顯性,意象紛紛卻又瓷實沉靜。
身居敦煌的方健榮早先以詩歌聞名,筆下物象和“心思”從沒游離過“敦煌”及其氣質內蘊。對方健榮而言,敦煌不僅僅是自己肉體的降生之地和生存場所,更是一種精神和靈魂皈依。不論是詩歌還是散文,方健榮總是能夠從敦煌或者敦煌本土找到最佳情感突破口和思想闡述平台,自覺地將敦煌當做了自己的一種由始至終的精神圖騰,乃至不棄不離的肉身與靈魂翔升與安妥之地。或許正是這樣一種情感,使得方健榮敦煌散文題材的寫作充盈著一種飽滿的精神活力,一種源自生命深處的依戀、博愛與寬容的品性和氣質。以至於他的散文及詩歌,無一例外地都含納和張揚了敦煌——即使散步、工作、思想,甚至睡眠之間,也富有濃郁的敦煌色彩、敦煌品質和敦煌精神。由此,可以說,方健榮的散文是一種自覺的文學要求,是心靈和精神在敦煌之上的自由釋放,是個人情感在敦煌這一文化符號上的溫情擴張。
最後,說說我自己。對於南太行,我寫過無數次,有時候同一題材反覆寫。有人說這是在重複自己,我也承認,但我覺得,那個熟悉的出生地於我來說時時都是嶄新的和陌生的。我出生後在那裡的生活,基本上已經沉浸到骨血當中了,形成了極其頑固、無法剔除的烙印。我之所以反覆寫,是企圖接近,更接近一些,是想把那一片地域和人群、人性本質看透,並用文字,為她樹立多個參照點。以前,我覺得出生地是一個永恆存在,就像我第一次見到那樣,再多年多代人之後,還能看到。可是,倉促而迷離的世事已經使我改變了這種看法。人也好,物也好,靈魂也好,肉體也罷,“眼見”已經非常不可靠。為此,我從多個方面對南太行——包括具體村莊和人,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觀察、分析、言說演說和呈現。
應當說,這些作品與我和朋友們主張的原生態散文寫作理念是一脈相承、環環相扣的。需要重申的是,原生態散文之“貼近大地”不是一味下沉,在泥土和灰塵當中自我掩埋,而是要基於大地、立在大地;所謂“眾生關懷”是一種方向,也是一種品質;只是關心“我”,用各種方式“超度”自我。我們要的是對每個人、每個自然存在的尊重與理解,憐愛和同情。關於“從現實出發”和“時代特質”,絕不是排斥和杜絕想像,也不是對現實的直接“挪用”與急就章式的“拿來”,而是要從現實出發,從自我出發,以不拘一格的方式,有所創造地進行散文革新,豐富散文的風度和品質。
然而,在經濟效益第一的當下,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這些書籍的成功出版,離不開天津人民出版社以及紹東兄弟的幫助。在文學日趨利益化、圈子化、市場化、人情化、盲目化的境遇下,一些優秀的寫作者往往寂寞無名,如果由此使得他們站得更高,走得更“漂亮”,正是我們求之不得和倍感欣慰的。再回到文章開頭……那些問題,似乎從一開始就有答案,雖然難以言說。它們如影隨形,在內心,在靈魂,在肉體,也在這浩蕩世事——天地人心中。因為,大地是我們的最初,也是我們的最終。
二00九年九月二十六日於額濟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