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美國教育水平和工資結構在20世紀的協同演化過程進行了嚴謹的歷史性分析。
基本介紹
- 作者:[美] 克勞迪婭·戈爾丁 ,[美] 勞倫斯·凱茲
- 譯者:陳津竹,徐黎蕾
- ISBN:978-7-100-10414-2
- 頁數:609
- 定價:¥49.00
- 出版時間:2015年07月
- 開本:32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
圖書信息
定價:¥49.00
著者:[美] 克勞迪婭·戈爾丁 ,[美] 勞倫斯·凱茲
譯者:陳津竹,徐黎蕾
出版時間:2015年07月
本印時間:2015年07月
版次:1
印次:1
頁數:609頁
開本:32
冊數:1
ISBN:978-7-100-10414-2
內容簡介
本書的研究是一個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兩位作者提出了一體化框架,用以解讀人力資本的需求和供給如何影響了20世紀美國勞動力市場的收入分配,並描繪了勞動力市場呈現出的主要趨勢。
本書對美國教育水平和工資結構在20世紀的協同演化過程進行了嚴謹的歷史性分析。作者認為,20世紀不僅是美國的世紀,同時也是人力資本的世紀。也就是說,美國的教育系統是其能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的根本原因。美國的教育系統一直要比多數歐洲國家更大眾化,它在19世紀普及國小教育的舉措成效顯著,到了1900年以後更是開始推廣中學教育。
本書認為,技術變革、教育和貧富差距之間的關係好比一場競賽。在20世紀最初的80年中,受過教育的工人供給量的增長超過了對他們的需求,從而提高了大多數人的收入並縮小了貧富差距。然而,大約自1980年起,情況出現了逆轉。教育水平的增長速度開始放緩,與之相伴的是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兩位作者剖析了這一現象背後複雜的原因,並提出了改善方案。
本書對美國教育水平和工資結構在20世紀的協同演化過程進行了嚴謹的歷史性分析。作者認為,20世紀不僅是美國的世紀,同時也是人力資本的世紀。也就是說,美國的教育系統是其能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的根本原因。美國的教育系統一直要比多數歐洲國家更大眾化,它在19世紀普及國小教育的舉措成效顯著,到了1900年以後更是開始推廣中學教育。
本書認為,技術變革、教育和貧富差距之間的關係好比一場競賽。在20世紀最初的80年中,受過教育的工人供給量的增長超過了對他們的需求,從而提高了大多數人的收入並縮小了貧富差距。然而,大約自1980年起,情況出現了逆轉。教育水平的增長速度開始放緩,與之相伴的是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兩位作者剖析了這一現象背後複雜的原因,並提出了改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