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闡明了教師研究成果傳播的應然傳播路向,辨明了教師研究成果作為實踐性知識的檢驗標準,得出了教師研究成果傳播的三種不同傳播途徑的理論劃分框架,檢驗了教師採用三種不同傳播路徑的內在機理和外在影響因素,分析教師研究成果傳播不同途徑,探析不同教師選擇不同傳播路徑傳播研究成果的差異性根源,並總結歸納相應的結論,得出對教師研究者、教育理論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相應的建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教師研究成果傳播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 教師研究成果傳播的應然分析 第三章 教師研究成果傳播實然考察的個案設計 第四章 教師研究成果面對面傳播 | 第五章 教師研究成果出版傳播 第六章 教師研究成果網路傳播 第七章 教師研究成果傳播途徑的交叉分析 第八章 結論與啟示 |
創作背景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化,中國小教師興起了研究的熱潮,並取得大量研究成果。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有效地呈現與傳播這些研究結果,以便它們能夠最大限度地在校內外得到廣泛運用。以文字的形式通過論文、書籍來發表與傳播是一種辦法,但由於教師所做的研究與學者所做的研究在目的、方法等方面不同,其成果的呈現、傳播也應當有別。中國小教師研究成果究竟如何傳播?具體來講,中國小教師研究成果的有效呈現方式是什麼?中國小教師研究成果的有效傳播途徑有哪些?中國小教師研究成果傳播受何種因素影響?中國小教師為何要傳播教師研究成果?中國小教師研究成果傳播對教師教學有何意義?面對這些現實問題,結合中國小教師教學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教師研究成果傳播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鑑賞
從學術傳播角度考察中國小教師所做的研究是該書的創新之一。學術界關於中國小教師研究有兩種思路:一種主要是從改進教學出發而進行的教師研究;另一種主要是從提高傳播與分享研究成果效率出發而進行的教師研究。學術界現有的教師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種思路,較少從第二種思路進行深入研究。該書研究採用後一種思路,具有一定先進性。
該書提出中國小教學作為學術和教師實踐性知識的檢驗標準具有一定創新。該書根據教學學術思想和實踐性知識理論,認為中國小教學作為一種傳播知識的學術應與發現知識的學術有所區別,並具有走向公開的特徵,教師研究要走向公開,才能稱得上學術。此外,發現知識的學術形成的是理論知識,傳播知識的學術形成的是指導教師如何傳播知識的知識——“教師實踐性知識”。教師實踐性知識與理論性知識在來源、本質和形式上存在區別,其檢驗標準也不同。該書指出教師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個體與可及的實在相互動並產生有效的認識,其檢驗標準應包括個體性、可及性、互動性、有效性四個方面。該書這一檢驗標準的提出具有獨創性。
該書揭示了教師研究成果三種傳播途徑的內在區別及其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關係彰顯一定創新。該書採用個案研究的方法,具體探討和回答了中國小教師研究成果如何傳播的問題。具體包括中國小教師如何將這些研究成果呈現出來,形成可見的知識形態;如何將這種知識傳播給其他教師;在傳播過程中不同途徑受何種因素影響,教師選擇不同傳播途徑的價值訴求是什麼等。該書提出了教師研究成果傳播有面對面傳播、出版傳播和網路傳播三種不同途徑,教師應選擇適宜途徑傳播研究成果;教師選擇傳播途徑受多種因素影響,但通過不同途徑傳播研究成果都能夠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該書深入細緻分析教師研究成果傳播在學界開闢了新的研究領域,具有一定開創性。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歐陽修俊,教育學博士,
廣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主要研究課程與教學。曾獲廣西“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第五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