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歲初處分》是唐代張九齡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敕歲初處分
- 作者:張九齡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敕歲初處分
敕:天地以大德生群品,聖人以大寶守萬物:古者受命之君,謂之承天之序,明有所代,夫豈徒然?若道無欽崇,命不永保,帝實臨汝,人曷戴君?朕所以每期庶乎合於仁覆之意也。夫宓羲神農,黃帝堯舜,或誅而不怒,或教而不誅:彼亦何為,獨臻於此?朕自有天下,二紀及茲,雖未能畫衣以禁,亦未嘗刑人於市,而政猶踳駁,俗尚澆漓,當是為理之心,未返於本耳。凡人豈不仁於父母兄弟,不欲於飲食衣服乎?而卒被無孝友之名,不溫飽之困,其故何哉?蓋未聞義方,不識善道,或任小智而為詐,或見小利而苟得。致遠則窮,繼之以暴,已而身受戮誅,家不相保。愚妄之徒,類多自陷,訟獄之弊,恆由此作,吁可悲乎!亦在教之不明也。蓋刑罰者,不獲已而用之。天下黔黎,皆朕赤子,以誠告示,其或知歸,何必用威,然後致理?先務仁恕,寧不懷之?且五常循行,豈須深識?六親和睦,何待丁寧?自宜勉之,以副所望,刑措不用,道在於茲。
今獻歲之吉,迎氣伊始,敬順天常,無違月令,所由長吏,可舉舊章:諸有嫗伏孕育之物,蠢動生植之類,慎無殺伐,致令夭傷。九土異宜,三農在候,聚眾興役,妨時害功,特宜禁止,以助春事。至若家有徵鎮,人或孤煢,物向陽和,此獨憂悴,良可憫也,亦宜所由隨事優恤。蓋不體仁無以為長,不知道無以用心,故道者眾妙之門,而心者萬事之統。得其要會,義可以兼濟於人;失其指歸,生不能自全於已。故我元元皇帝著《道德經》五千文,明乎真宗,致於妙用,而有位者未之講習,不務清淨,欲令所為之政教,何從而致於太和者耶?百辟卿士,各須詳讀,勉存進道之誠,更圖前席之議。至如計校小利,綜緝煩文,邀名直行,去道彌遠,違天和氣,生人怨心:朕甚厭之,所不取也。各勵精一,共興元化,俾蒼生登於仁壽,天下還於淳樸,豈遠乎哉?行之可至。其老子《道德經》,宣令士庶家藏一本,仍勸習讀,使知指要;每年貢舉人,量減《尚書》、《論語》一兩道策,準數加《老子》策,俾敦崇道本,附益化源。朕推誠與人,有此教誡,必驗行事,豈垂空言?今之此敕,亦宣家置一本,每須三省,以識朕懷。
作者簡介
張九齡(約678~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卒於開元二十八年(740)。中宗景龍初年中進士,曾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為人耿直,以直言進諫聞名於朝,是著名的良相。文學上,其詩風樸實,意蘊深厚,對於詩歌的發展有很大貢獻。開元二十四年(736)因被李林甫排擠而貶至荊州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