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科學方法論

政策科學方法論

《政策科學方法論》是201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德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政策科學方法論
  • 作者:趙德余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7月
  • 頁數:235 頁
  • 定價:5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0814513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共十一章的內容。在第一部分,對於政策科學的圖景與譜系的構造,用政策科學和醫學的對比隱喻來探討這一問題。在第二部分,將政策科學研究方法論的討論重點放在了政策理論體系的構造上。在第三部分,我們對常用的幾種政策理論模型的運用提供了若干案例研究。在本書的最後一章,對政策科學方法論研究的前景與展望進行了探討。本書可以供公共政策相關學科的讀者閱讀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譜系與假設
第一章 公共政策科學的圖景:一個醫學的隱喻
一、引言
二、政策科學的整體系統:分類的隱喻
三、政策科學的功能性特徵及其邊界: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四、政策科學的多學科交叉模式
五、政策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啟示
第二章 政策科學研究中人的假說及其發展
一、引言
二、個人的目的性
三、人類行為的動機
. 四、個人的知識與信息
五、經濟人的理性
六、個人決策與行為的環境狀況
七、結論與評述:人的行動及其理論
第三章 政策科學理論構建中的基本概念及其類型學
一、類型學的含義及其在政策過程中的分布概覽
二、政策科學研究中形形色色的類型學:以政策實施研究為例
三、政策科學研究中類型學面臨的問題
四、類型學對政策理論構建的啟發價值與挑戰
第四章 知識、證據與政策辯論:決策的循證邏輯
一、問題與意義
二、證據的來源、性質及其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知識是如何轉換為證據的?
三、美國醫改政策決策辯論中證據運用的:民主黨、共和黨與利益集團
四、醫改政策辯論中證據可靠性的懷疑與爭論
第二部分 理論比較與體系構造
第五章 解釋政策過程的理論模型:比較的視角
一、引言
二、政治市場模型:公共選擇與制度變遷理論
三、政策過程模型
四、理性主義與行為策略模型:政策科學分析與博弈論
五、政治系統模型
六、馬克思主義: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政策
七、政策解釋模型的比較與評價
八、結論與進一步討論
第六章 政策科學理論模型中的參照系構造:科斯定理的運用
一、引言
二、政策科學理論中已有的分析性模型:成就與局限性
三、政策過程整合視野下的政策實施:完美性假設與參照系模型構造
四、政策決策的民主機制及其局限性:科斯定理的參照系構造
五、結論與討論
第三部分 理論模型與方法的運用
第七章 政策解釋中的博弈論與制度分析
一、“制度信任的形成”得了解釋嗎?
二、制度與信任形成的關係:博弈論的視角
三、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的信任問題:如何解釋真實世界中的經驗?
四、結論
第八章 政策網路分析的多重面孔
一、政策網路的研究範式
二、基於系統動力學模型的政策網路
三、基於服務流及其行動者關係的政策網路模型
四、基於政府部門間關係的政策網路
五、基於政策議題的政策共同體與工具選擇網路
六、政策網路的多重面孔:結論與討論
第九章 政策模擬的模型構造及其面臨的內在困境
一、引言:問題與文獻
二、建模思路:如何構建合理的分析性模型?
三、如何設定政策模擬系統參數:參數設定的諸多困境
五、如何改進政策模擬的質量?
四、政策模擬的運行與控制
六、結論與討論:完美政策模擬假說
第十章 政策績效評估設計及其面臨的問題診斷
一、 引言
二、設施菜田發展政策:案例的描述及其評估範圍
三、設施菜田政策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與結果
四、政策績效評估面臨的常見問題
五、結論與討論
第十一章 政策科學方法論研究的前景與展望
一、有關完美政策過程假說:科斯定理及其評價標準
二、有關政策研究方法的跨學科問題
三、政策科學研究中的規範主義與實證主義之爭
四、政策科學研究方法的展望
附錄:
第一篇 政策科學與人類學是如何相遇的
第二篇 一個政策工程師可以做哪些事情:以楊浦掛職為例
第三篇 關於經濟學與政策科學交叉研究的思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