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導論(第四版)

政治學導論(第四版)

《政治學導論(第四版)》是2011年11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光斌。

基本介紹

  • 書名:政治學導論(第四版)
  • 作者:楊光斌
  • ISBN:9787300145372
  • 定價:38元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在體系上,本書基於政治的內在邏輯,首先考究了以權力為核心的政治的性質,然後依次闡述影響政治體系運作的政治意識,政治體系本身和政治行為,以及作為政治體系變化和政治行為結果的政治發展,從而形成了較有特色的政治學原理體系。在內容上,本書通俗地闡述了既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充分吸收了國內外政治學的最新成果,諸如新制度主義政治學、新國家理論和政府理論、政黨適應性轉型、社會資本、公共治理等。因此,本書有助於讀者系統地和動態地了解作為“國家學”的政治學理論。

圖書目錄

第一編 政治的性質
第一章 政治與政治學
第一節 政治的含義
第二節 政治學
第三節 政治學方法論
第二章 政治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第一節 權力與權利
第二節 法治與民主
第二編 政治意識
第三章 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
第一節 政治文化
第二節 政治社會化
第四章 意識形態
第一節 意識形態的含義與特徵
第二節 意識形態的基本類型
第三節 意識形態的基本功能
政治體系
第五章 國家
第一節 國家起源與國家的目的
第二節 現代國家建設
第三節 國家類型與國家形態
第六章 政府
第一節 政府體制理論
第二節 中央政府及其行政機關
第三節 國家元首、立法機關與司法機關
第四節 國家內政府間關係
第七章 政黨
第一節 政黨理論
第二節 政黨制度
第八章 政治社會
第一節 利益集團
第二節 新興社會組織
第三節 新聞媒體
第九章 政治人
第一節 政治人與公民
第二節 政治家
第四編 政治行為
第十章 政治統治
第一節 政治統治理論
第二節 政治統治的過程與方式
第三節 政治統治的類型與規律
第十一章 公共治理
第一節 公共治理的概念與原則
第二節 公共治理的模式
第三節 公共治理的實踐
第十二章 政治參與
第一節 政治參與的含義
第二節 政治參與的制約因素
第三節 政治參與的作用
第五編 政治發展
第十三章 政治現代化
第一節 政治現代化理論
第二節 現代化進程中的革命與改革
第三節 現代化的問題
第十四章 政治民主
第一節 政治民主理論
第二節 政治民主的制度化類型
第十五章 人權
第一節 人權的含義
第一篇政治的性質
從人類有政治生活開始,就有了關於政治生活的“道理”即政治學,只不過政治學在有的文化系統中比較零散,在有的文化系統中相對系統。不管什麼樣的“政治學”,大致都有對“善”的追求,對“善”的不同理解導致政治上的歧見甚至兵戎相見。本書所講的政治與政治學,固然也離不開關於“善”的觀念之爭,但重點是近代以來思想界關於政治與政治學的理解,儘管任何政治問題都是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連續譜系,儘管當下的政治學在知識論上也離不開古典政治學。這樣,“政治科學”的色彩就濃厚一些,政治科學的方法論自然也就是重點了。
第一節政治的含義
一、什麼是政治
要給“政治”一詞作一個統一的界定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就出現了政治現象,因而就有了對“政治”的描述。在中國古籍中,“政治”字樣的詞散見於《尚書》、《周禮》、《論語》等著作中。“政治”一詞的流行還應歸功於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的《政治學》。歷史上,人們對於政治的認識相去甚遠,觀點不勝枚舉,只能擇其要者進行考察。
在前資本主義社會,人們普遍接受“君權神授”思想,認為政治是一種上帝安排人世的力量。這種說法是一種主觀臆測,經不起推理和實證,並且往往是暴君借神權迫害人民的“護身符”。另外一種政治觀認為政治是一種治國之道。孔子說“為政必先正名”(《魯論》)。“正名”是孔子的政治指導原則,是一種政治手段。除了“正名”,還要“為政以德”,即以統治者的道德規範和禮制對人民進行教化。孔子的政治教化說影響極為深遠,在這裡,政治不僅表現為治國之道,還體現了古代思想家的一種道德價值追求。這種價值取向在柏拉圖那裡就是實現“正義的理想國”,在亞里士多德那裡就是要“全城邦可以得到自足而至善的生活”,即 “人類真正的美滿幸福”
第三種是一般民眾和一些政治理論家的看法,認為政治就是爭奪權力。馬基雅維利認為,統治者應以奪取權力和保持權力為目的。因此,權力便是國家一切機構與法律的基礎。馬基雅維利是第一個使政治學獲得獨立、同倫理學徹底分家的人,是資產階級政治學的奠基人。1850年版的《牛津英語詞典》對“政治”的解釋可以說代表了普通百姓的政治觀:政治“是計算、謀略、詭計;精心計謀或被算計的外交”。雖然這種表述不甚精確,但也觸及了政治的核心——權力。顯然,這裡的權力是指政治家或政治統治機構的權力。當代西方政治學中的權力理論的奠基人哈羅德·拉斯韋爾也認為,政治就是研究權力的形成和分享,研究誰得到什麼,如何得到和何時得到。
第四種觀點認為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動。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說:“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當代最有影響的學者之一馬克斯·韋伯認為,“如果在一特定疆土內,命令得以持續實行是憑藉行政人員運用武力和武力威脅,那么這個社團的活動就是政治性的”。應該說,這類定義反映了工業社會組織結構的特點及當時的研究水平。20世紀二三十代,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政府之外產生了團體、公司、學校等各種大型社會組織,其規模、制度和行為越來越近似於政府組織,它們在國內政治生活和國際舞台上的作用引人注目。因此,這種現象迫使政治學家們去研究這些非政府組織的政治活動。另一方面,政府的職能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階級統治逐漸為社會管理所掩飾,在很多方面已很難把政府的行為與公司、企業的行為截然分開。於是,出現了新的政治觀,這就是下面將要討論的資源分配的政治觀。
近代以來,在所有的政治觀中,對政治現實影響最大的一種政治觀可能就是馬克思主義關於政治的論述。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觀包羅萬象,其基本線條是:
第一,“政治是經濟的最集中的表現”,政治活動和政治現象是派生的事物,受到更深層的經濟結構的制約。這一論斷分析了政治與經濟的關係,即經濟基礎決定著政治上層建築,政治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第二,“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鬥爭”。毛澤東說:“政治,不論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階級對階級的鬥爭,不是少數個人的行為。”應該說,這些論斷反映了經典作家們所處時代的特徵。但同時,列寧也告誡我們,政治的範圍很廣泛,不僅涉及敵對階級間的關係,也涉及其他類型的階級關係;不僅階級之間,而且階級內部也存在政治。另外,隨著階級對抗社會的消亡,政治不能簡單地等同於階級鬥爭,否則就會導致國家的巨大損失。當年中國之所以爆發“文化大革命”,沒能正確地認識政治這一概念是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這是馬克思主義關於政治內容的規定。具體地說,政治就是要爭取政權和保持政權,“至今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即舊的階級要保持統治,新興的階級要爭得統治”。而政治統治的工具便是國家機器。因此,一切政治關係和政治活動都是圍繞國家政權這一社會公共權力而展開的。馬克思主義關於政治內容的規定既說明了政治的核心,又為後人認識政治的概念拓展了思路。
第四,“政治是一門科學,是一種藝術”。政治現象、政治關係和政治規律似乎又是最複雜、最難以把握的,在實踐中要不斷地學習和掌握這門科學,因而它又是一門藝術。
由上述可以發現,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觀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論,為人類認識政治現象作出了革命性貢獻。馬克思主義第一次把對政治的研究與人類的徹底解放結合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