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驚世法蘭西》是2018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放言驚世法蘭西
- 作者:郭華榕
- 出版時間:2018年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頁數:448 頁
- ISBN:978-7-5060-9930-1
- 類別:世界史 歐洲史 法國史
- 定價:62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護封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德國史學家蘭克說:“法國的特點,是在各個世紀中不斷地衝破合法的圈子。”千百年來,法國人以批判為榮,敢于思考,勇於表達,言為心聲,以自由之言論對抗專制之暴力。
北大歷史系教授郭華榕,精選了法蘭西最具代表性的五十位歷史人物,以紮實的史料、生動還原他們一生重要經歷與思想演變,並著重介紹獨特的言論和行為:
直抒胸臆如丹東 “我請求珍惜人們的鮮血”;
冒死反抗如盧韋-德-庫弗雷“羅伯斯比爾,我就敢控告你!”;
冷眼觀察如梅里美 “不當朝廷的奉承者”;
真誠反省如羅蘭夫人 “自由女神,以你的名譽犯下了多少罪行!”
滿懷激情如拉馬丁 “人,作為奴隸,他生來便嚮往自由!”
奮起反抗如波蒂葉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
千餘年來的前賢先哲們關懷社會的思考、共赴國難的決心、對社會弊病的批判、對美好未來的暢想,盡在這些驚世之言中一一體現,這次獨特的探索使我們透過浪漫與激情的面具,得以還原歷史長河中特立獨行的法蘭西人和法蘭西燦爛文化的魅力。
作者簡介
郭華榕,1934年生,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世界近代史學會名譽會長,主要從事法國史與歐洲史研究。1959年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大學(今聖彼得堡大學)歷史系。1981—1982年,任巴黎第一大學訪問學者。1988—1989年,任法國第戎大學教授,主講法國近代史課程。1993—1994年任佛羅倫斯大學教授,講授法國近代史與俄國近代史課程。此外,曾應邀赴德國、義大利、加拿大等國講學。主要著作有《法蘭西第二帝國史》《法國政治制度史》《法國政治思想史》《法蘭西文化的魅力:19世紀中葉法國社會尋蹤》等。
目錄
前言 特立獨行的法蘭西人
一“武裝起來,公民們!” ——勇敢地顯示獨立
1禿頭查理(Charles le Chauve,823—877)斯特拉斯堡的莊嚴宣誓
“為了信仰基督教民眾的安全,也為我們兩人的安全。”
2 盧-德-利爾(Rouget del’Isle,1760—1836)一時激情,創作了傳世戰歌
“武裝起來,公民們!建立你們的戰鬥營!”
3繆塞(Musset,1810—1857)希望以“金羽之筆”撩開人們的心扉
“我的玻璃杯不大,但是我用我的杯子暢飲。”
4韋爾納 (Verne,1828—1905) 幻想中內含珍貴預見的“馱重牲畜”
“若無百萬家產與政治特權,根本無法闖入法蘭西科學院的大門。”
5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1890—1970)軍事水平與身體高度近似的人
“坦克集群,拂曉拔營,傍晚已飛奔至200公里以外。”
二 “如果我有一把劍!”——爭取排除障礙
6 菲利普二世(PhilippeⅡ,1165—1223)衝破“封建勢力”的重重樊籬
“法國國王絕對不承認更高的俗權。”
7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Ⅰ,1494—1547)西班牙古堡里的特殊囚徒
“使用武力強迫簽訂的條約……自然完全無效!”
8路易十三(LouisⅩⅢ,1601—1643)“血腥泥潭”中竭力掙扎的君王
“如果我有一把劍,一定將他戳個窟窿!”
9埃貝爾(Hébert,1757—1794)“無套褲漢的浮誇應聲蟲”
“已經到了必須砍殺活人的時候!”
三 “耕耘與放牧是真正的財富之源!”——良策治理國家
10路易九世(Louis Ⅸ Saint,1214—1270)親自聽申訴,實行“無罪推定”
“國王的權力來自天主與他本人,而非來自其他任何人。”
11菲利普四世(Philippe Ⅳ,1268—1314)主動禁止奢侈揮霍的君王
“公爵、伯爵、男爵……每年僅可置辦四套衣服。”
12 亨利四世(Henri Ⅳ,1553—1610)驚世駭俗,篤信天主的法蘭西國王
“為了巴黎,很值得去做一次彌撒!”
13 以農業為本的財政總監察官——絮利(Sully,1560—1641)
“耕耘與放牧是法蘭西的一對乳房,她的真正財富之源。”
14黎世留(Richelieu,1585—1642)“那個時代最嚴肅的人”
“或扼殺決鬥,或扼殺陛下的敕令,這是問題的關鍵。”
15羅丹(Rodin,1840—1917)“科學與工業”毀壞了巴黎
“從巴黎傳來的一切,都是貧瘠乏味!”
四 “我就敢控告你!”——抨擊極端政治
16維尼奧(Vergniaud,1753—1793)抵抗極端政策的“吉倫特派之鷹”
“巴黎僅為全國的一部分!”
17梅爾西葉(Mercier,1740—1814)議會講壇上大膽警告掌權集團
“你們認為已經徹底獲勝,因而自我沉醉!”
18盧韋-德-庫弗雷(Louvet de Couvrai,1760—1797)不怕斷頭的共和國議員
“羅伯斯比爾,我就敢控告你!”
19丹東(Danton,1759—1794)冷靜地對抗潮流,真誠地呼籲寬容
“我請求珍惜人的鮮血!”
20布瓦西-當格拉斯(Boissy d’Anglas,1756—1826)“平原派”議員中的策略家
“拒絕那引發災難的火把,代之以教育的燭光!”
五 “先理解而後信仰!”——宗教信仰的爭論
21 阿貝拉爾(Abélard,1079—1142)遭受閹割與絕罰的教士
“先理解而後信仰!”
22富尼葉(Fournier,?—1342)庇里牛斯山麓“異端裁判處”的“處長”
“有人證明此人的異端劣跡嗎?”
23狄德羅(Diderot,1713—1784)主張無神論的哲學家
“如果你希望我相信上帝,必須讓我觸摸到他!”
六 “女士之城……將美麗絕倫,永遠屹立於塵世中!”——發揮女性的作用
24皮桑夫人(Mme Pisan,1365—1430)構想一個僅屬於女性的烏托邦
“女士之城將美麗絕倫……永遠屹立於塵世中!”
25瑪格麗特夫人(Mme Marguerite de Navarre,1492—1549)天馬行空的《七日談》作者
“帝王是窮苦大眾的公僕,窮人與天主是一家。”
26曼特儂夫人(Mme Maintenon,1635—1719)路易十四未封王后的妻子
“我只能對他說真話,讓他了解經常受騙或聽到壞主意。”
27古日夫人(Mme Gouge,1748—1793)《婦女與女公民權利宣言》的作者
“女性有權利走上斷頭台,她們同樣有權利登上講台!”
28勒蒂齊婭·波拿巴夫人(Mme Letizia Bonaparte,1750—1836)預見銅駝荊棘的母親
“去吧,我的兒子!聽從命運對你的召喚!”
29瓦勒夫斯卡夫人(Mme Walewska,1786—1817)先為波蘭獻身,後熱戀法國皇帝
“等您復興了波蘭,我一定每日穿上玫瑰色的衣裳!”
七 “從來沒有救世主!”——奮起反抗社會壓迫
30巴貝夫(Babeuf,1760—1797)為烏托邦公有制而密謀
“如果我有一根魔杖……”
31傅立葉(Fourier,1772—1837)“烏托邦主義者之王”
“抵制發現與侮辱發現者,這是文明制度的人所固有的怪癖。”
32羅什弗爾(Rochefort,1831—1913)以虛幻做武器,巧妙影射官方
“我寧願喜歡拿破崙二世……多好的朝代!”
33布朗基(Blanqui,1805—1881)獄中苦度半生 堅持造反
“既不靠天主,也不靠主人!”
34波蒂葉(Pottier,1816—1887)震撼世界的《國際歌》的詞作者
“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
八 “為革命而批評革命!”—— 史學探索的磨難
35米什勒(Michelet,1797—1874)五度落難,潛心重現歷史
“我已將他們從墓中挖出,使他們復活了。”
36基內(Quinet,1803—1875)激進而不極端的治史專家
“我的著作的關鍵與新意,在於為革命而批評革命。”
37奧拉爾(Aulard,1848—1928)不願捲入師生內訌的名教授
“我將盡力履行歷史探索者的職責,而不維護某種論點。”
38馬蒂葉茲(Mathiez,1874—1932)崇拜的熱情不利於學術研究
“羅伯斯比爾掌權,開始了一個新時代!”
39菲斯特爾-德-庫朗日(Fustel de Coulange,1830—1899)倔強的“城邦重造者”
“不必理睬路旁的荊棘,我的雙眼僅僅注視科學!”
九 “萊茵河不是一道鴻溝!”——面對歐洲局勢
40費奈龍(Fénelon,1651—1715)尋找歐洲的平衡與安全
“權力如同一張彎弓,過度拉開而不放鬆,它將突然折斷。”
41尚弗爾(Chamfort,1740—1794)挑戰歐洲君主們的圖書館館員
“給城堡以戰爭,給茅屋以和平!”
42康迸(Cambon,1756—1820)對內冷靜,對外激進的財政專家
“在我們進入的國家,所有特權者與暴君皆應視作敵人!”
43費弗爾(Febvre,1878—1956)不避親敵嫌疑的萊茵河之戀
“萊茵河並非鴻溝,而是一條紐帶、一個交流的通道。”
十 “人,生來心裡便嚮往自由!”——追求心中的自由
44羅蘭夫人(Mme Roland,1754—1793)“吉倫特派的靈魂”
“啊,自由女神!以你的名義犯下了多少罪行!”
45馬尼埃爾(Manuel,1775—1827)堅守議會制度反而被議會開除
“昨日,我曾說只對暴力讓步。今天,我來履行諾言。”
46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1768—1848)眷戀波旁王朝,又傾向君主立憲
“如果我是一隻自由的鳥!”
47貝利葉(Berryer,1790—1868)“正統派”首領,自由主義議員
“爭取立憲制與議會制的統治。”
48德·門(de Mun,1841—1914)群體事件的一種解讀
“先生們,我們到人民中間去!”
49梅里美(Prosper Mérimée,1803—1870)不戀官位的“皇室顧問”
“卡爾曼永遠是自由的!”
50拉馬丁(Lamartine,1790—1869)悲情的詩人,自由的火炬
“人,作為奴隸,生來心裡便嚮往自由!”
結語 關於法蘭西獨特性的初淺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