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radioactive seed)是2018年公布的核醫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放射性粒子
- 外文名:radioactive seed
- 所屬學科:核醫學
- 公布時間:2018年
放射性粒子(radioactive seed)是2018年公布的核醫學名詞。
放射性粒子(radioactive seed)是2018年公布的核醫學名詞。定義將放射性同位素(、)吸附在銀棒上並用鈦金屬殼密封成直徑0.8mm 、長度為4.5mm的放射性微粒源。按治療計畫將粒子植入腫瘤內,可持續有效地...
放射性顆粒是指在一尺寸範圍內具有特定形狀的幾何體,且這幾何體的原子核能發生衰變,放出我們肉眼看不見也感覺不到的射線。這裡所說的一尺寸一般在毫米到納米之間,顆粒不僅指固體顆粒,還有霧滴、油珠等液體顆粒。定義 尺寸一般在毫米到納米之間範圍內,具有特定形狀的幾何體,它的某些元素的原子通過核衰變自發地放...
組織間放射性粒子植入(也稱近距離)治療法,是將微型放射源(粒子)植入腫瘤內或受腫瘤浸潤的組織中,包括惡性腫瘤沿淋巴途徑擴散的組織,通過放射性粒子源發出持續低能量的γ射線,使腫瘤組織遭受最大程度的輻射損傷和破壞,而正常組織不受損傷或僅受輕微損傷,以達到治療目的。按粒子植入時間可分為永久性植入法和非...
α粒子是一種放射性粒子,由兩個質子及兩個中子組成,並不帶任何電子,亦即等同於氦-4的核心,或電離化後的氦-4,He2+。通常具有放射性而原子量較大的化學元素,會透過α衰變放射出α粒子,從而變成較輕的元素,直至該元素穩定為止。由於α粒子的體積比較大,又帶兩個正電荷,很容易就可以電離其他物質。因此,...
放射性粒子植入屬於組織間內照射或微創介入性放射治療,是近幾年開展起來的治療惡性腫瘤的新手段,主要是套用放射性粒子治療計畫系統(TPS)設計治療方案,在CT或B超引導下將放射性粒子按腫瘤大小、形態植人腫瘤內或受腫瘤侵犯的組織中,通過放射性粒子發出持續、短距離的放射線,使腫瘤組織遭受最大程度的殺傷,而正常...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閻爾坤及相關技術團隊歷經十年研發的項目。簡介 2014年12月22日報導,在天津,由閻爾坤和他的技術團隊歷經十年研發的“放射性粒子植入”項目,能夠通過在腫瘤中植入長約4.5毫米的放射性粒子源,直接殺死癌細胞。項目研發 該項目不僅獲得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市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培育重大項目等10...
fangshexingeheniiangyubao放射性沉降預報(radioac‘ivefalloutforecast)對核爆炸後放射性粒子沉降造成的地面放射性沾染的分布和強度作出的預報。製作放射性沉降預報是組織大氣層核試驗、實施核防護和核反擊勤務保障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一般由軍隊各級司令部組織,防化部門與氣象部門協同完成。核爆炸後,煙雲和塵柱中的放射...
《I-125放射性粒子劑量學特性的基礎研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楊瑞傑擔任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作為一種頗具特點的近距離放療技術,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腫瘤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在我國發展迅猛。劑量分布是影響粒子植入腫瘤控制和正常組織損傷的最重要因素。研究組以往研究發現不同核素粒子具有不同的劑量學特性,...
《腹部腫瘤放射性粒子治療技術》是201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俊傑、張福君。內容簡介 《腹部腫瘤放射性粒子治療技術》結合該院大量腹部腫瘤粒子植入經驗,具體講解腹部不同部位腫瘤粒子植入的適應證、禁忌證、植入方法、植入路徑、手術前準備、術後護理、經驗教訓以及療效等。資料詳實、內容豐富,通俗易懂,...
《放射性粒子近距離治療腫瘤》是2001年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勁天、王俊傑。內容簡介 本書率先向國內學者系統介紹了放射性粒子近距離治療的理論基礎和臨床套用。此書的出版將對我國順利開展粒子治療起到很好的推動、促進和幫助使用,並為腫瘤外科、放療科和超聲診斷醫師學習這一先進技術提供了一本較好的...
,通常所說的放射性是指原子核在衰變過程中放出α、β、γ射線的現象,放射性α粒子是高速運動的氦原子核,在空氣中射程只有幾cm,β粒子是高速運動的負電子,在空氣中射程可達幾m,但α、β粒子不能穿透人的皮膚,而γ粒子是一種光子,能量高的可穿透數m厚的水泥混凝土牆,它輕而易舉地射入人體內部,作用於...
放射性粒子帶 放射性粒子帶(radioactive seed ribbon)是2018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核醫學名詞。定義 多個放射性粒子串聯固定在一條導絲上進行血管內照射的裝置。常用的放射源為銥-192。出處 《核醫學名詞》第一版。
放射性物質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輻射能量,發出射線的物質。一般都是原子質量很高的金屬,像鈽 ,鈾,等。放射性物質放出的射線主要有α射線、β射線、γ射線、正電子、質子、中子、中微子等其他粒子。分類 按來源分類 物質的放射性來源於其包含的放射性同位素,因此與放射性同位素的分類相對應,放射性物質可分為天然...
β粒子衰變後,會產生質子、電子、中微子(反中微子也是β衰變的副產品),放射性物質進行核聚變反應時會出現β衰變的現象。例如,太陽核心的氫核聚變就會引發β衰變,生成中微子,並將中微子投射向宇宙中,有人提出的“中微子導致地核融化”一說的中微子就是來自太陽的β衰變。1930年,奧地利物理學家泡利為了解釋中子在...
製作放射性沉降預報是組織大氣層核試驗、實施核防護和核反擊勤務保障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一般由軍隊各級司令部組織,防化部門與氣象部門協同完成。放射性沉降預報的方法主要有:①危險區域法。利用核爆炸區地面至煙雲頂部的高空風繪製成風矢量迭加圖,推算出放射性粒子沉降到達的主要地區(危險區域)和到達的時間。②類比法...
簇放射性cluster radiaactivity稱重粒子放射性(heay-particle radinactiiTy):是不穩定的重原子核白髮發射一個質量大幹He核(。粒子)的核子集團(重粒子)轉變為另一種核的過程。1984年在zzarz.樣品上首次觀察到ia.衰 34C*~,』r.卜._』._.r‘_r變,'23Ra一-y>_r>4#, ia.的動能約為3UMeV.,迄今d在17...
最初以為β-衰變僅放出電子,實際測量發現,放出的電子能量從零到Qβ-連續分布,曾困惑物理學家多年。1930年W.E.泡利提出β-衰變放出e-的同時還放出一個靜質量為零、自旋為1/2的中性粒子,衰變能為電子和該粒子分享,該粒子後來被稱為中微子,1952年以後被實驗確鑿證實。放射性核衰變的常見類型 科學研究表明...
由於這些低能粒子具有很大的BRE (處於4-6 ),因而有著很高的細胞殺死效率。當這類離子入射在感興趣的區域(腫瘤)內,來自它衰變後的發射粒子一定會提高對癌細胞的殺傷力。放射性離子束的產生和加速 研究背景 20 世紀核物理的一個重要推動力是核反應探針(離子束) 種類的不斷更新和增多。 30 年代起為輕離子,如 ...
“氦,我們已經完全認識清楚了。”產生危害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α粒子放射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α粒子釋放出的放射性同位素在人體外部不構成危險,但是釋放α粒子的物質(鐳、鈾等)一旦被吸入或注入,那將會十分危險,能直接破壞內臟的細胞。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原子核的人工衰變,使古代鍊金術士夢寐以求的把一種元素變成另一種元素的空想有可能成為現實。當時盧瑟福寫了一本書就取名為《新鍊金術》。危害 只釋放出α粒子的放射性同位素在人體外部不構成危險。然而,釋放α粒子的物質(鐳、鈾等等)一旦被吸入或注入,那將十分危險,它能直接破壞細胞內...
在β衰變過程當中,放射性原子核通過發射電子和中微子轉變為另一種核,產物中的電子就被稱為β粒子。在正β衰變中,原子核內一個質子轉變為一個中子,同時釋放一個正電子,在“負β衰變”中,原子核內一個中子轉變為一個質子,同時釋放一個電子,即β粒子。特性 由於電子的質量比質子、中子要輕得多,當β粒子通...
γ射線是由各種放射性核素髮射出的、具有特定能量的粒子或光子束流。概念 Y射線束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產生。是一種高能電磁波,波長很短(0.001-0.0001nm),穿透力強,射程遠,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劑量比較均勻,危險性大,必須禁止(幾個厘米的鉛板或幾米厚的混凝土牆)。γ射線束作用 γ射線束...
地面上的主要輻射源是放射性礦物質;高空的主要輻射源是空氣簇射的次級粒子,海拔在20公里處輻射最強,100公里以上的宇宙輻射的主要形式則是宇宙射線和太陽風。探測方式 空氣簇射的成份中重子較少、輕子居多。空氣簇射的探測方式主要有三種方式:螢光望遠鏡、切倫可夫望遠鏡、地表或地下陣列。切倫可夫望遠鏡主要採集次級粒子...